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共6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15: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01
04
03
02
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当堂检测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各段名称
荆江
扬子江
沱沱河
通天河
金沙江
宜昌
荆江因为弯曲被称为“ ”。
九曲回肠
湖口
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北省)、湖口(江西)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 205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 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 40%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气温:绝大部分地区暖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生物量多,产出快,生物资源丰富河流无结冰期,四季通航,利于河运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降水:降水丰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河流水量大,利于河运发展。
但雨季长,降水的变率大,伏旱、旱涝、台风等气象灾害是本流域的不利因素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地形:东中部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西部高原山地,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地形的复杂也给交通造成不便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矿产资源:湖北的铁、贵州的煤,四川的天然气、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的有色金属非常丰富,为本流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长三角矿产资源不足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水: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丰富;
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污染严重
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分布示意
交通便利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内河航运:长江流域河运发达河港城市众多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工业发达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旅游资源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长江大桥
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
空间格局
“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环江绿化带
课堂探究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走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
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威胁,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时期的围湖造田、填湖造陆,使得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面积由 1950 年的 17198 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不足 6 600 平方千米。尽管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1. 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课堂探究
(1)位置和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资源优势: 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产业优势: 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
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市场优势: 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
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2) 环境污染严重; 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
产业同质化;上、 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 能源资源不足;


0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 1 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
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接、
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
“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
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渤海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以冲积扇、冲积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开阔;西、北山地阻挡冬季风,缓解冬季寒冷,东南临渤海,利于夏季风深入,降水多;河流扇形入海,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1、自然条件优越
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东出渤海,西进黄土高原,南达华北平原,北至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四通八达,华北要冲。
01京津冀的发展背景
2、战略地位突出
3、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京津冀人口密度分布
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枢纽;天津、唐山、秦皇岛优良海港,交通便利。本区人口超一亿高。
京津冀交通分布
4、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措施: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合理规划,形成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建立高端并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区域完整产业链;提高经济合作层次,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资源获取渠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02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战略
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
白洋淀
张家口,坝上草原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战略
知识型
北京
加工型
天津
资源型
河北
产业与技术扩散
产业与技术扩散
资源、劳动、初级产品、农副产品
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
产业与技术扩散
资源、劳动、产品
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必要性
可行性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重点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保留“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目前,
京津冀形成 1.5 小时交通圈,推行公交一卡通和高铁互联互通;司法、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以生态型都市圈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课堂探究
2017 年 4 月,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规划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医疗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课堂探究
(1)说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2)议一议,设立雄安新区,对推进京津冀
协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雄
安新区重点营造优美的亲水生态环境,
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绿色智
能交通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新城。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课堂探究
[参考答案]
(1) 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立体化的交通便捷通
畅;坐落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周围,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重要意义: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
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
分工和合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
(3)雄安新区的建设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生态、绿色、环保、高端高
新产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实现错位发展;依托白洋淀湿地,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因地制宜,进行城市规划。
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资源丰富,种类多
气候资源优越,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表水、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产出快。
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方式齐全
长江内河航运货运量全球之首;南北铁路干线交织;高速公路、高铁完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
工农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
工业部门齐全,产业结构合理,东、中、西合作协调发展。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居民收入高,消费市场需求大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条件复杂
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台风灾害多发
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水污染严重
围湖造田、填湖造陆,湖泊萎缩,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优势产业的综合利用
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河长制,治理水污染
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改造提升,关停并转
协调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航道通航能力
解决限制性因素的措施
四川盆地
宜昌
湖口
巫山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流经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横断山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110°E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游:
划分:源头--宜昌
特点: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中游:
划分:宜昌--湖口
特点: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
下游:
划分:湖口--入海口
特点: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 ,但水流平稳,江阔水深适合航运
开发利用:水能开发
开发利用:航运、灌溉、养殖
开发利用:航运、灌溉、养殖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黄金水道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运里程长。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河运廉价。
1.分析长江经济带内河航运的优势条件?
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平稳;
降水丰富,流量大,水位高;
全年无结冰期;
流程长,通航里程长,干流纵横东西,直通海洋;
南北支流众多,水系发达,沟通南北
经济腹地广阔,工农业发达,
人口众多,城市密布
航运条件-自然条件
航运需求-社会经济(决定性)
【重点突破一】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3.如何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
【重点突破一】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①上游保持水土,疏浚下游航道,增强干流航运能力;
②改善支流通航条件;
③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
材料1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三峡船闸的货运量在2011年便已达到饱和状态。加之干支流河道淤塞,长江航运能力已不能满足通航需求。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布
中国三大发展战略
课堂讨论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地理背景。
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 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2. 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优势条件
资源丰富,种类多
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方式齐全
工农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复杂
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台风灾害多发
湖泊萎缩,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水污染严重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限制因素
地理背景
2. 解决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的措施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优势产业的综合利用
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河长制,治理水污染
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改造提升,关停并转
协调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航道通航能力
课堂讨论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
基础、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地理背景。
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2. 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 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恢复; 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 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避免产业同质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据图推断,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哪个城市群经济最发达,并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人口、产业结构等角度说明该城市群发展的地理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水热充沛;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人口稠密,高素质人才多;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产值高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距天安门46千米、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67千米、距雄安新区55千米,为4F级国际机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机场通航仪式,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