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11: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2.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KNO3)是复合肥
B.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和丰收都起着重要作用
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鉴别氯化铵(NH4Cl)和氧化钾两种化肥
D.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残留
4.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NaOH B.CaO C.Cu D.CaCO3
5.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分子的不断运动
B 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易压缩 液体、固体中分子间无间隔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
D 碳酸钠、碳酸钾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两种盐中都含碳酸根离子
A.A B.B C.C D.D
7.下列离子能在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8.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9.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10.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溶液中 D.加入溶液中
11.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H4Cl、K2CO3、NaOH、Na2SO4 B.MgSO4、NaCl、Ba(NO3)2、FeCl3
C.KOH、Na2SO4、HCl、NaHCO3 D.HCl、NaNO3、K2SO4、NH4Cl
14.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离子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
B.咨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Cl-、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CI-、Na+
二、填空题
1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天然气主要成分______;
(2)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3)发酵粉中含有的小苏打______;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
16.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他们的化学性质都______________,武德合金常用作保险丝,是因为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要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镁铝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一种镁铝合金Mg17A112是特殊的储氢材料,完全吸收氢气后得到MgH2和A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向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_______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5)若锌和镁混合物的质量为4.8g,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17.硫酸和盐酸时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__7(填“>”、“=”或“<”符合).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___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___________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称量I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B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C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D除杂过程中有生成
三、推断题
19.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和可发生中和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的俗称为______.
(2)的化学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四、实验题
21.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3)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 ;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____________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 .
22.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反应方程式为______,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某同学将两支相同的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水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装置G、H所示,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探究过程设计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
五、计算题
23.聊城市的铝产业在我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初步生产的铝往往含有杂质,为测定某种铝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反应),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铝样品的质量/g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H2的质量/g
一 30 100 1
二 30 200 2
三 30 300 3
四 30 400 3
(1)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4.小新用20 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
(1)20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A3.D4.D5.A6.B7.C8.C9.C10.C11.D12.B13.D14.C
15. CH4 H2O NaHCO3 Ca(ClO3)2
16. 金属材料 稳定 低 Ag、Cu Al3+、Zn2+ 0.2
17. < Fe2O3+6HCl=2FeCl3+3H2O 中和 浓盐酸 H2SO4+BaCl2=BaSO4↓+2HCl
18. 过滤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BD
19. 熟石灰(或消石灰)
20. H2SO4 NaOH+HCl=NaCl+ H2O 产生白色沉淀 ④
21. ②③ 3 K2CO3 两 KCl、Ca(NO3)2
22.(1) 2KClO32KCl+3O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2)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满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H2O+CO2=H2CO3
(3) 2NaOH+CO2=Na2CO3+H2O 作对比
23.(1)49%
(2)由表格数据可知,30g铝的样品中加入硫酸质量为300g时,产生的氢气最多,并且之后再增加硫酸的质量,氢气也不再增加,说明加入硫酸300g时30g铝样品中的铝恰好全部反应完全。设参与反应的铝的质量为y
则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90%。
24.(1)10.6g
20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0g×53%=10.6g
(2)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反应后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
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