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21 16: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需要的战争!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德国毁约扩军: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3)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5) 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6)德意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构建轴心国战争体系(1936-1937) 二、绥靖政策:1、法国构建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失败: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什么是绥靖政策?表现:慕尼黑阴谋(顶峰)原因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企图“祸水东引”饱受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实力衰退影响(后果):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苏联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2、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1939.8)苏方代表莫洛托夫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 对内要“铸造神剑”对外要“寻觅朋友”(1)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2)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在内,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3)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德国国防部长拟定后请德国政府决定。——《德国国防法》(1935年3月16日)(节录)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希特勒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右)和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左)在意大利米兰火车站会面
柏林—罗马轴心形成罗马柏林东京 1934年2月法国现实主义政治家巴尔都出任外交部长,在其他内阁成员的推动下,形成“大联盟”的外交方针。
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对德国的毁约扩军行动采取强硬立场,不承认其合法性;
(2)坚决维护国联,维护欧洲现存的国际秩序和领土边界;
(3)加强法国的欧陆同盟体系;
(4)创建一个由若干区域性防御公约和互助条约构成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概念解析 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安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满足法西斯侵略欲望的政策(对法西斯侵略采取全面的姑息和纵容) 。图为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前左一)、法国总理达拉第(前左二)、德国希特勒(前左三)、意大利墨索里尼(前右二)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有牢固的同盟关系,……它又同苏联结盟,……捷克斯洛伐克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重要的军火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在……苏台德区。
——引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下册)
材料二: 德军当时……只有四十三个师可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四十五个师,拥有数达百万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当时法国有一百个师的兵力。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
9月27日,德军参谋本部给希特勒送了一份备忘录。……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两线作战。”
——引自朱忠武等编著《德国现代史(1918~1945)》 材料三:现在我们为了一个遥远的国家中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争吵,在这里挖掘战壕,试带防毒面具,这真是多么可怕,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可思议!……我这个人,从心底里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国与国之间的武力冲突,对我来说,好比一场恶梦……战争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们投入战斗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广播演说 1939年8月,苏联同意德国的要求,就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举行谈判。图为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德外长里宾特洛甫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2、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3、缔约国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同时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 《 秘密附属议定书》 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地
海(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
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
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
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
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漫画说明
希特勒和斯大林:荒唐的伴侣 思考:苏联当时该不该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 ——宽恕,但不忘记。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江泽民(日内瓦裁军会议)思考: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警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