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选择题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不包括( )
A.运动方式 B.制造工具的能力 C.脑发育的能力 D.体表被毛
2.人类起源于( )
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长臂猿
3.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大象 B.金丝猴 C.黑猩猩 D.阿拉伯狒狒
4.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A.造山运动 B.出现冰川期 C.森林变得稀疏 D.恐龙灭绝
5.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6.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 )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直立人、南方古猿、能人、智人 D.智人、能人、南方古猿、直立人
7.以下不属于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选项是( )
A.产生语言,用语言交流 B.使用复杂的工具
C.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D.群体生活
二、简答题
8.森林古猿在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只是自身形态发生了变化,与外界环境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9.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谈谈环境是如何影响生物,生物又是如何来适应环境的?
10.观察图7-21-10,说出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图7-21-10
11.为什么现代的类人猿不会再变成人类?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C 6.A 7.D
8.这种说法不正确。由于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生活。而部分森林古猿,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自身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代一代地保持下来,并且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9.1 000~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代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了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
10.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11.科学家根据许多事实已证实人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得干燥,森林大面积减少,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从树上走下来,到地面上生活,逐渐发展成现代人类。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们逐渐进化为现代的类人猿。现代类人猿,仍然生活在森林的环境中,它们只适应在森林中生活。由于不会发生巨大的环境变化而迫使它们从树上走下来,不能利用上肢去劳动,所以也就不可能变成人。任何事情的转变,都需要一定的外因。如果没有外因,就不能发生转变。所以,现代的类人猿不会再变成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