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4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4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14: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积的变化规律
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青蛙的外貌特征吗?
2只眼睛4条腿
1只青蛙1张嘴
一、游戏导入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5只青蛙5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6只眼睛12条腿
10只眼睛20条腿
二、探究新知
每个铅笔盒6元,买2个多少元?
买20个多少元?
买200个多少元?
自学指导 (一)
先仔细观察这组题中的三个算式,填一填:
1、算式②与①比较,你有什么发现?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算式③与算式②比较,又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也( )。
2、算式③与算式①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也( )。
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发现吗?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 ),积也( )。
6 × 2 =
6 × 20 =
6 × 200 =




12
120
1200
×
10
×
10
× 10
×
10


×
100
×
10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要乘几。
(0除外)
我算得最快!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16×50=
32×50=
(8×2)
(8×4)
800
(400×2)
1600
(400×4)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0除外),积也要乘几。
① 20×4 =80
② 10×4 =40
③ 5×4 =20
合作探究二:
自学指导 (二)
先仔细观察这组题中的三个算式,填一填:
1、算式②与①比较,你有什么发现?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算式③与算式②比较,又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也( )。
2、算式③与算式①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也( )。
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发现吗?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 ),积也( )。
20 × 4 =
10 × 4 =
5 × 4 =






÷2
÷2
÷2
÷
4
÷
4
80
40
2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要除以几。
÷ 2
(0除外)
我算得最快!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8×25=
2×50=
(50÷2)
(8÷4)
200
(400÷2)
100
(400÷4)
两数相乘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 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这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积也要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你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吗?
三、知识运用
1. 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
两题的得数。
12×3=
120×3=
120×30=
48×5=
48×50=
48×500=
8×50=
8×25=
4×50=
36
360
3600
240
2400
24000
400
200
200
可以先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
再用长乘扩大后的宽,就是扩大后的绿地
面积。我的列式:200÷8=25(米)
25×24=600(平方米)
三、知识运用
你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
解决这个问题吗?
2. 扩建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长)×8=200
(长)×24=
×3
×3
600
三、知识运用
2、拓展提升:
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6×18=648
(36÷2)×(18×2)=
(36÷4)×(18×4)=
(36×3)×(18÷3)=
四、课堂小结,巩固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