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学情评估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学情评估卷(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1 16: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学情评估卷
(限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图片能反映化学改善我们生活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2. 学习化学原理我们还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
A. 铁丝为什么会生锈
B. “天宫二号”如何与“神舟十一号”对接
C. 补铁为什么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
D. 某些绿色植物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
3.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 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5.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 收集气体并观察
B.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6.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7.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示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7.TIF" \* MERGEFORMATINET
A. 液体喷出 B. 弄脏胶头滴管污染试剂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9.tif" \* MERGEFORMATINET
C. 酒精溅出 D. 试管底部破损
8. 实验室里量取6 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10 mL量筒 ③100 mL量筒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试管
⑦试管夹 ⑧胶头滴管 ⑨烧杯
A. ②④⑥⑦⑧
B. ①③④⑥⑧
C. ①②④⑥⑧
D. ①②④⑤⑧⑨
9. 科学家用一种高分子膜制成了一个鸟笼,把它放在水里,笼中的鸟儿和水中的金鱼可以幸福地在一起生活。则这种高分子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 隔水隔热
B. 隔水透气
C. 透水透气
D. 只隔水不透气
10.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1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1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 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焰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11. (12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名称进行填空。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1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1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1题)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2)用作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为准确量取还应该辅助的仪器是________。
(3)用于过滤的仪器是________;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
12. (10分)请将下列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炸裂
C. 减小实验误差
D. 1~2 mL
E. 盖满试管底部
(1)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胶头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 8 mL 的液体时,选用 10 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 mL 的量筒的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
13. (10分)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填名称)。
(2)加热碱式碳酸铜时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3)很多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充了氮气,因为氮气不活泼,不易与食品反应,也为了避免食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反应而变质。
(4)下列物质:①澄清石灰水 ②水蒸气 ③白酒 ④氧化镁
⑤洁净的空气 ⑥铁粉
⑦加碘食盐  ⑧五氧化二磷
⑨冰水混合物 ⑩铜绿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4. (8分)味精为白色柱状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可用于食品增鲜。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 ℃以上时,谷氨酸钠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如图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第14题)
(1)味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谷氨酸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做菜时添加味精的主要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4. 5 mL溶液,需要的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2 mL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 (8分)《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
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1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1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1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1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取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在一支点燃的小蜡烛上,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小蜡烛熄灭,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4)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和二氧化碳;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2分)已知铜粉(红色)在加热的条件下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INCLUDEPICTURE "九年级上册 物理 化学baidu(荣德基)/2022-9HXsj1-1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化学\\化学-HJ\\文件\\WORD\\2022-9HXsj1-1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 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是40 mL。
(1)连接好装置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铜粉。为了保证氧气全部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你所看到的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 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D 2. B 3. A
4. A 点拨: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B. 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C. 氧气用于急救,属于氧气的用途,说法错误;D. 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故选A。
5. A 6. A 7. C 8. A 9. B
10. C 点拨:A. 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石蜡蒸气凝华成的固体颗粒,而不是液态石蜡,说法错误;B. 子火焰能够燃烧是因为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较低,而不是熔点较低,说法错误;C. 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因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实验不会成功,说法正确;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焰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的焰心部位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说法错误。故选C。
二、11. (1)细口瓶;试管 
(2)量筒;胶头滴管
(3)漏斗;酒精灯
12. (1)B (2)A (3)C (4)D;E
点拨:(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炸裂,故选B。(2)胶头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防止药品污染,故选A。(3)为减小实验误差,量取8mL的液体时,选用10 mL的量筒,故选C。(4)为节约药品,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取用化学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1~2 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分别选D、E。
13. (1)碳元素 (2)二氧化碳 (3)氧气 
(4) ①③⑤⑦⑩;②④⑥⑧⑨
14. (1)白色柱状晶体;当加热至100 ℃以上时,谷氨酸钠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
(2)在实验研究范围内,加热时间相同时,加热温度越高,焦谷氨酸钠含量越高(或在实验研究范围内,加热温度相同时,加热时间越长,焦谷氨酸钠含量越高)
(3)做菜时,不宜提前加入味精进行长时间加热
15. (1)5 mL量筒
(2)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5)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三、16. 【进行实验】(1)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白烟燃烧
【实验结构】(4)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拨:【进行实验】(1)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外焰温度最高。(2)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白烟燃烧,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实验结构】(4)题干提供: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 (1)检查装置气密性;过量
(2)反复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
(3)红色粉末变成黑色;铜+氧气氧化铜 (4)20%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