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1 16: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安市新安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3分)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D.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C.它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文言文阅读 (1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是寡人之过也 过错
B. 越国以鄙远 边邑
C. 夫晋,何厌之有 厌恶
D.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
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朝济而夕设版焉 因人之力而敝之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C.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D. 因人之力而敝之 何厌之有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晋侯、秦伯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郑国既依附于晋又依附于楚的原因共同围攻郑国。
B.就在郑国危难之时,佚之狐建议郑伯请烛之武前去游说秦王,郑伯前往请求烛之武前往,烛之武欣然答应。
C.秦王听了烛之武的劝说之后很高兴,和郑国人订立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然后撤军。
D.秦国撤军后,子犯请求攻打秦军,但被晋侯拒绝,最终晋国也撤了兵。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 8分)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2)诗的五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除了对偶外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4分)
10名句默写 (5分)
甲: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
乙: (1) 但我不能放歌, ,
(2) 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寻梦?撑一支长篙, 。
(5) 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4分)
盲人看
毕淑敏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一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啪桶??矗??凑庖黄?蝗煌5纾??返贫济鹆耍?挥械缦吒伺裕?皇?庵?缡持竿逼菩翘欤?柯2偶?悄敲と舜蛄耸值纾?诼衾?蚧鸩瘢?矍?鼙阋耍?腋辖袈蛄艘环荩?沧套痰鼐醯么?毓饷鞲?兹恕?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像个荧火虫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住,我……不知道……蜡烛光……该有多大。荧火虫的尾巴……是多亮。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
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
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您放心。
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目的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人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他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得一些滑稽。
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
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地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大,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以动。
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着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的前行,脚步抬得很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11文中多处写到“我”。纵观全文,试简析写“我”的作用。(5分)
12从修辞角度对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5分)
13盲人用手捉了盲妻的手指抚摸树皮树叶,并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盲人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
14作者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见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1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3分)
A.百舸gě 博闻强识shí 遒劲qiú 拜谒yè
B.湖泊pō 河畔pàn 叱骂chì 提防dī
C.颓圮pǐ 漫溯suò 竹篙 gāo 盛酒shèng
D.氾南fán 忤视wǔ 寥廓niǎo 叱咤zhà
1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学生进步了,老师带全班同学对他行鞠躬大礼,这是成都市营门小学某班的一条“班规”,这条“班规”被曝光,便引来众多非议,有人认为,学生进步当仁不让,行此大礼,要把学生置于何地。
B.时下,尽管国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了多项强力措施,然而房价上涨仍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让尚没有住房的“刚需族”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C.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在百花齐放的同时也鱼龙混杂。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既有众多思想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也有很多粗制滥造、庸俗无聊、缺少审美价值的劣质作品。
D.钱伟长与孔祥瑛的婚姻稳定而又和谐,夫妻二人荣辱与共,相濡以沫61年,可以说,妻子孔祥瑛既是钱伟长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忠实伴侣,又是他事业上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不妄自菲薄,不消极避世,不养尊处优,有目标,有追求,又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高校将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18.阅读下面的报道,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5分)
本报北京1月5日电(记者原春琳)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月7日至9日举行。今天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今年各地将对考生进入考场实行更为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考试安全检查,而所有研究生招生单位自2012年起须将诚信考核作为专项环节纳入研究生复试。
今年共有165.6万考生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比2011年增加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43.7万。
教育部提醒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要遵纪守法,违规必究。对于作弊考生,除取消本次考试所有成绩外,考试组织部门还要将考生的作弊事实和处理决定通报考生所在学校和单位,并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摘自2012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
19有人在网上发帖称,高中语文教材将删除鲁迅部分名篇,后虽经证实此消息并不准确,但在当时还是迅速引起了许多传媒、网友热烈的争论。有人说现在怎么也读不懂“鲁迅”是“鲁迅大撤退”的主要原因。请结合下面这幅漫画,概括一下现今中学生“读不懂鲁迅”的原因。(不超过20字) (5分)
20结合语境,仿写句子 (6分)
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是哈佛这所世界顶尖级大学的图书馆的一句训言,它时刻提醒着在书山中学海里因产生困惑而欲停歇的人们。在中国文化里,也早就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哲言,也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断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才有昔日辉煌的历史和今日民族伟大复兴的英雄气概。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用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主立意;②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六安市新安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 D解析( ABC均为令人忧虑的态度。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悲剧和陷阱。)
2. B 解析(B是反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是原因,而是背景。)
3. C 解析(A以偏概全,“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说过传统节日的目的, 过传统节日也好,读经等等也好,都只是其中部分具体形式,而“灵魂附体”之“体”;B“发现了”错,再是理解错了,原文是警告人们要这样做,而不是已经做到了。D是说转化传统文化的目的。)
4、C??? 5、B.??? 6、B(“欣然答应”错。)
7(1)如果放弃郑国并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若,如果,1分;以为,把…作为,1分;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1分。)
(2)太子和知道这个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轲和秦武阳。(定语后置,1分;白衣冠,穿着白衣,戴着白帽,1分;之,荆轲和秦武阳 1分。)
(3)派遣将领守卫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1分;者也,判断句,1分;非常,意外的变故,1分;大意1分。)
清澈。(1分)喜欢清新的大自然,(1分)喜悦之中又含寂寞孤独(落寞抑郁)之气。(2分)
9 比喻手法(1分)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1分)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2分)
10. 甲: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大礼不辞小让 风萧萧兮易水寒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刑人如恐不胜
11.以“我”对盲人的误解反衬出盲人一心为别人着想,为人诚信为本,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善良本性和美好心灵。(3分),“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把盲人的事迹叙述出来。(2分)
12.“糊在铁门前”运用比拟,形象地描绘出家长拥挤在门前翘首热切等待、搜索孩子的情态。(3分)“好似风暴前的蚁穴”运用比喻,形象新奇,写出纷乱拥挤场面。(2分)
13.我们可以感受到盲人虽身处不幸却极其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感受到他的内心满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6分)
14.作者以一种自责心理,善意而含蓄地批评了“我们”健全人中那些对一切无所用心的人;委婉地劝告“我们”健全人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一切美好的东西。(其他观点,言之有理皆可得分。)(8分)
15 B解析(A识”应读“zhì”;C漫溯suò应为sù,盛酒shèng应为chéng;D寥廓niǎo应为liǎo)
16 D解析:A项当仁不让:指碰到应当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谦让;B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习成就等达到很高的程度后,仍需继续努力,更求上进;C项鱼龙混杂:比喻各式各样的人混在一起,难分好坏。
17 B解析(A,主语不一致;C,“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不当;D,“加快”与“规模”不搭配)
18答案:诚信考核将纳入研究生复试
19是因为被功利和浮躁蒙住了眼睛。(或:内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应试制度使然)。
20【参考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警语。(每空3分)
参考译文:
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如今秦军已逼近易水,恐怕灾祸要来临。太子丹十分忧虑,于是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鞫武回答说:“秦国的势力遍布天下,地盘广大,如果它们再用武力胁迫韩、赵、魏,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局势还不一定啊。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触犯秦国呢?”太子说:“那可怎么办好呢?”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过了一些时候,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进谏劝告太子说:“不能这样做啊。秦王残暴,又对燕国一直怀恨在心,如此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更何况他知道樊将军在这里!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灾祸难以避免了。即使管仲和晏婴在世,也无力回天。太子您还是赶紧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风声。请让我到西边去联合三晋,到南边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和匈奴讲和,然后就可以对付秦国了。”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我心里昏乱忧虑得要死,恐怕一刻也不能等了。况且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樊将军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因为秦国的威胁,就抛弃可怜的朋友,把他打发到匈奴去呢,这该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太傅您得另想办法才好。”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的。”
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