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测试
(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把一个重为2牛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空中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阻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不变。若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 )
A.F1可能小于F2 B.F1可能等于F2
C.F1一定等于F2 D.F1一定大于F2
2、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静止在水平桌面的电饭锅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饺子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3、下列常见的一些交通提示语,其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前方路段,雷达测速限速100km/h B.前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
C.请勿超载 D.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4、下列现象中,为了防范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列车进站前撤去动力 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
5、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逐步走进每个家庭,自驾游已成为人们假期游玩的一种选择,小田和爸爸自驾出行,汽车行至湿滑山坡时,车轮打滑,无法前行,爸爸让小田下车,减轻车身重量便于爬坡,小田否定了爸爸的提议,反而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果然车不再打滑,开上上坡,下列做法与小田的做法蕴含相同原理的是( )
A.用力捏自行车车闸刹车
B.给轮滑鞋的转轴加润滑剂
C.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
D.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6、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动能( )
A.一直变大 B.一直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7、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8、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书所受重力就是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
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子对物理书的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理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手指轻推物理书,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9、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自由下落的雨滴
B.环绕地球匀速飞行的神舟飞船
C.减速进站的列车
D.匀速直线下降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
10、如图所示,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最终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
C.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如果要使滑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就不需要再蹬地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实验探究方案有如下两种:
方案 甲 乙
装置图
过程 (1) 系将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左右两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将轻质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 系将于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左右两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在左盘中再填加一个钩码,小车将向左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你认为______方案更为合理,具体操作是______。
2、小明用5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使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若木块原来处于匀速下滑过程中,减小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放于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的木块,AB段木块加速运动,BC段匀速运动,达到C点时,撤去拉力,木块开始减速运动至D处静止,整个过程中,只有BC段时,测力计示数稳定为1.6N。那么,该木块在BC段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在整个A至D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______(填“不变”、“变化”或“无法判断”)。
4、为了研究当物块受斜向上拉力且处于静止时,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将相同物块分别置于电子压力计中央,用不同的拉力作用于物块,并改变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过程如图8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请判断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
5、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在总结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小东同学家中新购买了一辆小汽车汽车的一些基本参数和某次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测得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g取)求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小汽车总质量 1.6
行驶的路程 3
行驶的时间 2
受到的阻力f 总重的
(1)受到的重力G;
(2)行驶的速度v;
(3)牵引力。
2、一位质量为60kg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质量是20kg,在水平路面上以4m/s速度匀速行驶,g取10N/kg,求:
(1)这位同学受到的重力;
(2)该同学骑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总重的0.05倍,求该同学骑车过程中的牵引力。
3、爸爸给小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小明发现说明书上有“车重120N,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可小明想知道自行车的质量和摩擦力的具体数值,请你帮忙解决这两个问题(g=10N/kg)。
4、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AC、CD和DB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 C点上悬挂一质量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可在D点上施加一个力(未画出),整个系统保持静止。求在D点施加这个力的最小值。已知CD绳张力大小为。
5、科学研究表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上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它们之间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为f滑=kF压(指k摩擦系数为小于1的正数,与材质和粗糙程度有关;F压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均不变时,k的大小不发生改变;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改变时,k的大小将改变。现有三种不同的硬质材料做成的长方体物体A((重量20N)、B(重量10N)和C(重量100N),A、C之间的摩擦系数kA=0.3,B、C之间的摩擦系数kB未知。将A、C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用水平推力F1恰好使A在C的表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A、B和C如图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用大小为8N的水平推力F2恰好使A、B一起在C的表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如图甲,水平推力F1的大小为多少?
(2)如图乙,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3)如图丙,将物体C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压力F3将A、B重叠压在C的表面上,且A、B一起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水平压力F3的大小为多少?
(4)如图丁所示,有一根材质均匀的圆柱形钢管水平悬空放置,有一个半径比钢管稍大的圆环A套在钢管上,小培同学在圆环的两侧绑有较长的轻绳,并在另外一端用轻棍固定好。使得圆环A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顺畅的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圆环A的质量为6kg,圆环与钢管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且圆环还受到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4的作用。若F=10N,则这个竖直方向的力F4的大小为多少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详解】
当物体上升时,受力情况如下图
阻力与重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下,合力的大小
F1=G+f
当物体下降时,受力情况如下图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物体受到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
F2=G-f
则
F1>F2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A.泼水前,盆和水一起向前运动,泼水的瞬间,外力作用使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飞出去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水平桌面的电饭锅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把鸡蛋向碗边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速度行驶,与惯性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车如果紧急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超载时质量增大,惯性增大,紧急刹车时,不容易刹住,会造成事故,与惯性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是指违反交通规则,酒后驾驶,反应变慢,易发生交通事故,与惯性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A.列车进站前撤去动力,还能继续前行一段距离,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拍打窗帘前,窗帘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窗帘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窗帘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急刹车或减速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使用安全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是为了避免惯性造成的伤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A.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给轮滑鞋的转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当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且在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离开弹簧后,因水平面光滑,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块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所以动能的变化是先增加后不变。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物体牌平衡状态有两种,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不受力也可能是受平衡力,故A错误;
B.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里没有说明两个力是否方向相反及是否受力物是同一物体,不一定平衡。故B错误;
C.物体在平衡状态下要么是静止,要么是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动的物体一定就是匀速直线运动了,故C正确;
D.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对平衡力一定要方向相反,这里没有强调是否方向相反,所以不一定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分析】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详解】
A.物理书所受重力受力物体是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所以物理书所受重力就是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A错误;
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桌子对物理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理书,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这一对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物理书,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理书,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用手指轻推物理书,没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A.自由下落的雨滴,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环绕地球匀速飞行的神舟飞船,速度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减速进站的列车,速度变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匀速直线下降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
【详解】
A.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当我们不再蹬地,由于受到阻力滑板车会停止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A.由于滑板车与地面之间存在阻力,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最终滑板车会停下来,故B正确;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作用,故C错误;
A.如果要使滑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就需要给滑板车一个向前的力,该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时,滑板车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需要再蹬地,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相等 甲 将卡片从中间剪开
【解析】
【详解】
(1)[1]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2]在左盘中再填加一个钩码,左端钩码的数量大于右端钩码的数量,即左端的拉力大于右端的拉力,小车将向左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3)[3][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应该让两个拉力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相比两个方案,甲方案更为合理,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从中间剪开。
2、 20 变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木块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G=20N
[2]木块原来处于匀速下滑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受到的压力有关,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与墙壁间的粗糙程度不改变,木块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减小,此时摩擦力小于重力,木块会向下加速运动。
3、 1.6N 不变
【解析】
【详解】
[1]BC段匀速运动,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此时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滑动摩擦力为1.6N。
[2]在整个A至D的过程中,由于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都为1.6N。
4、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分析比较(a)与(b)与(c),相同物块受斜向上拉力静止时,拉力的大小相同,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说明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与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分析比较(b与(d),相同物块受斜向上拉力静止时,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拉力的大小不同,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说明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故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5、 牛顿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分析】
【详解】
[1][2]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三、计算题
1、 (1);(2);(3)
【详解】
解:(1)受到的重力
(2)行驶的速度
(3)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小汽车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答:(1)受到的重力;
(2)行驶的速度;
(3)牵引力。
2、(1)600N;(2)40N
【详解】
(1)这位同学受到的重力
(2)该同学骑自行车的总重力
该同学骑自行车匀速行驶,骑车过程中的牵引力
答:(1)这位同学受到的重力是600N;
(2)求该同学骑车过程中的牵引力是40N。
3、12kg,24N
【详解】
解:由重力公式 G=mg可得,自行车的质量
=12kg
摩擦力的大小
f=0.2G=0.2×120N=24N
答:自行车的质量是12kg,摩擦力是24N。
4、
【详解】
如图所示:
D点受绳子拉力大小等于CD绳的拉力T,方向向左;要使CD水平,由几何关系可知,当力F2与BD垂直时,F2最小,而F2的大小即为拉力的大小;故最小力
F=Tsin60°==
答:在D点施加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5、(1)6N;(2)2N;(3)150N;(4)10N或者110N
【详解】
解:(1)图甲中AC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AC=kAFA=kAGA=0.3×20N=6N
用水平推力F1恰好使A在C的表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F1与fAC为一对平衡力,大小为6N。
(2)如图乙,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fBC=F2-fAC=8N-6N=2N
(3)B与C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如图丙,将物体C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压力F3将A、B重叠压在C的表面上,且A、B一起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B与C之间的摩擦力等于BC的重力之和,即30N,水平压力F3的大小为
(4)圆环A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顺畅的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F=10N,则圆环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为10N,圆环与钢管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圆环与钢管之间的压力为
若圆环与钢管之间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上,则F4的大小为
F4=G环+F压=6kg×10N/kg+50N=110N
若圆环与钢管之间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则F4的大小为
F4=G环-F压=6kg×10N/kg-50N=10N
答:(1)水平推力F1的大小为6N;
(2)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2N;
(3)水平压力F3的大小为150N;
(4)这个竖直方向的力F4的大小为10N或者1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