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13: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十三能织素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课前导学学训练
基础知识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偏义复词。
3.理清文章思路,复述故事情节。
学习提示:
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性强,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来把握诗歌的思路与结构。
§背景知识扫瞄 45秒
1.文体知识——乐府诗
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
§背景知识扫瞄 45秒
徐陵(公元507一583)字孝穆。今山东
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
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梁时,官东宫
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
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
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
官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编选。十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所收诗歌上自汉魏,下迄梁代,共七百九十六篇,其中为《文选》所收者六十九篇。选诗范围较狭窄,多叙男女闺情,但也不乏杰作,如具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主题和高度艺术成就的我国第一首成熟的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世或题作《孔雀东南飞》)即最先见于此书。
1.听录音,参考课下注释或查字典掌握字词的读音,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2.看序言部分,它给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4.通读全文,根据情节的发展划分诗歌的层次,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本精要探究 10-15分钟
6.思考全诗是以什么为顺序、按怎样的线索叙述故事的?
3.序言中有3个“之”,分别由“逼”“闻”“伤”引出,这里的3个“之”个指代什么?3个动词各起什么作用?
【素材日积月累】3分钟
(课内素材,热点素材)
【课时作业】(一)12---18分钟
完成1-5题15题
再见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授课人:宁县一中 张文强
课前导学训练P5 3-4
成语考查及病句修改考查
【学习目标】 20秒
1.梳理文中的一词多义及其他特殊文言现象。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4.充分认识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背景知识扫瞄 40秒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3)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原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两个主人翁以其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而赢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赞叹,主人翁的墓地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粮站前方,经后人的修缮,现已经成为一处免费供游人凭吊的风景地。为了拍摄相关电视,在小市镇建成了“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名扬海外。
§文本精要探究  12-18分钟
1.通读课文,对重点写“荷塘”“月色”的第4、5两段反复诵读,欣赏作者笔下“荷塘月色”的美景。
(1)在第4段中,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提示:要理出作者写景的顺序,体会所写景物的层次感——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第5段中作者从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提示:分析词语运用的好处时,要注意扣住这个词语要表现的对象去分析。比如,这里问“描写月光”的动词,那么要分析的词语的表现对象就是“月光”,它的好处应该是表现了“月光”什么样的特点。
2.反复诵读,体会下面语句的表现力。
(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1)提示:三个比喻虽一气呵成却是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荷花的。这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月光,但作者眼中的景物全是月下之景,分析时要抓住这一点。
(3)提示: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3.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请找出来朗读,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素材日积月累】3分钟
(美文“悦”读)
【课时作业】(一)12—15分钟
完成10-13题15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