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说课
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区别
项目 触球的部位 球的落点 整体要求
行进间运球 后上方 身体的 同侧前方 人与球
要协调一致
原地运球 身体的 正前方 五指张开
自然运球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人教2011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尊重”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思维的发展。采用科学的锻炼方式和方法进行引领,使学生掌握运动的方法,从而达到经常练习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健身性、观赏性已经成为世界三大球之一,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更为普及。行进间运球是小学三、四年级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是篮球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是学生能够进行篮球比赛的前提。对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参加篮球锻炼的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突出篮球运动的集体性、游戏性和竞争性。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对小篮球有原地运球的基础。行进间运球是新教材,和原地运球不同,所以大多学生不能熟练地进行行进间运球。基于篮球基础水平的差异,学生还不能协调地进行行进间运球,需要加强移动与控球之间的强化练习。小学三年级学生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技能有所增强。三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兴趣广泛,感知动作要领比较笼统,无意记忆还占优势,讲解时间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本班有一部分学生篮球基础较差,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材施教设计任务。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逐步进行教学。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对比,掌握小篮球的行进间运球,并能初步运用过障碍。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3.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对小篮球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1.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球的后上方)
2.球的落点。(身体同侧前方)
六、教学难点
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人球合一)
七、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音乐热身——合作运球——体验练习——师生同练——游戏竞赛——交流分享
七、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师生问好
2.本课内容
和安全措施。
3.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指尖拨球。
2.双手持球绕环。
3.抛球拍手。
4.摔球。
三、复习原地运球
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屈
膝,五指自然下压。
1.原地左右手练习。
2.二人合作运球
3.小游戏抓尾巴
七、教学流程
基本部分
小篮球:
行进间运球
重点: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
体协调配合。球的落点。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七、教学流程
二、游戏
1.过障碍
每组相等的人数运球
绕过标志桶,要求运球绕八字过障碍。
最后一人先到者
全队举球整齐为胜。四组运球比赛。
注意事项:
1)按要求绕过标志桶
2)到标志线后下一个学生方能出发。
三、
仰卧举腿(夹球、触摸球)。
七、教学流程
结束部分
1.放松(音乐伴奏)
2.总结
3.器材归库
4.课后作业
5.宣布下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