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10:05: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密(zhì) 两栖(qī) 骨骼(gé) 臀部(diàn)
B.岛屿(yú) 褶皱(zhě) 彗星(huì) 地壳(qiào)
C.劫难(jié) 撞击(tóng) 携带(xié) 潮汐(xī)
D.衍射(yǎn) 二氧化硅(guī) 追溯(sù) 陨石(yǔn)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臀”读tún;
B.“屿”读yǔ;
C.“撞”读zhuàng;
故选D。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检测 衍射 泛大陆 B.膨胀 缓慢 岛屿链
C.漂移 流逝 不解之迷 D.地震 构造 天衣无缝
【答案】C
【解析】
【详解】
C.“迷”写作“谜”;
故选C。
3.下列词语有错误的是( )。
A.流逝 时间流逝 流失 水土流失
B.熔化 岩石熔化 融化 冰雪融化
C.导致 导致失败 倒置 本末倒置
D.漂移 大陆漂移 飘逸 白云飘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D项应为白云飘移。所以应该选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掌握。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褶皱(zhě) 臀部(diàn) 骨骼(gé)
B.潮汐(xī) 驮着(tuò) 携带(xié)
C.陨石(yǔn) 衍射(yǎn) 排斥(chì)
D.熔化(ròng) 深渊(yuān) 铱(yī)
【答案】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字音选择题通过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来达到解题的目的。A项的注音有误,正确的应为臀部(tún)。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21教育网
B.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
C.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
D.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栖”应读“qī”。C项“陨”应读“yǔn”。D项“蜍”应读“ch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是错别字,对其修改不正确的—项是( )
(1)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溶化。
(2)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贱到了平流层中。
(3)它的原子相据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4)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邹变形。
A.(1)中的“溶”改为“融” '
B.(2)中的“贱,改为“溅”
C.(3)中的“据”改为“距”
D.(4)中的“邹”改为“皱”
【答案】A
【解析】
【详解】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的修改不正确,“溶”应该改为“熔”。“熔化”一般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为液体。“溶化”是固体在液体里溶解。“融化”指(冰、 雪等)变成水。
7.《恐龙无处不在》第四自然段举了青蛙、蟾蜍的例子,原因是( )。
A.作者熟悉青蛙、蟾蜍。
B.作者喜欢青蛙、蟾蜍。
C.是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有代表性,简明易懂。
D.作者举不出别的例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举例子要举读者熟悉易懂的。故选C。
8.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方位顺序和逻辑顺序。
B.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抒情和描写在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总分式和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大都用递进式结构。
D.说明文中比较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摹状貌、举例子、作诠释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故选A。
9.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B.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C.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恐龙的灭绝呢?是星体撞击呢?还是火山爆发?
D.“毫无疑问,”教授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句号放在引号外面;
C. 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故应将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D. 前后都是教授说的话,那么教授说的后面就不能用冒号,而应该用逗号,故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恐龙无处不在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来源:21cnj*y.co*m】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选文按照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提出说明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都有发现的事实,阐释_________,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证据。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涉及的地质学和生物学虽处于不同的领域,但这两个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B.“板块构造”理论为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提供了不解之谜。
C.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南极也有恐龙化石。
D.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12.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答案】10. 逻辑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大陆漂移学说
11.B
12.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南极洲的寒冷程度及其冰的含量之多。
13.(1)“几乎”有十分接近、差不多的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但仍然有些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似乎”有仿佛、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本身就是一种假设,“似乎”表示并不十分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解析】
10.
本题考查理解说明内容及顺序。
《恐龙无处不在》开篇第①段“不同科学领域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是紧密相连的”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第⑥⑦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选文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www.21-cn-jy.com
11.
B.根据文章第⑥段“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可知“提供了不解之谜”表述有误;故选B。
1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文中画线句“南极洲是全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冰箱”,将“南极洲”比作“全球的大冰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十分之九”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状态以及南极洲的冰在地球上的占比情况,让人们理解了南极的恶劣条件,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版权所有:21教育】
13.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
首先明确加点词的含义,所起作用;理解语句;最后表明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几乎”指差不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近;句意指“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大多数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但仍有一少部分的问题没有解决;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2)似乎,指好像、仿佛、不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表示作者的推测,因为这里本身就是一种假设,句中表示不确定,似乎应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1·cn·jy·com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⑥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⑦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⑧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⑨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⑩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4.请认真阅读全文,理清行文思路,帮助下面段落A回到最合适的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
A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位置:
理由:
15.分别指出以下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16.本文和《被压扁的沙子》都谈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恐龙”,一篇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另一篇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中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21*cnjy*com
【答案】14.位置:放在第④段后(或第⑤段前)。
理由:因为所选文字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一部分承接前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后一部分用设问引出后文大陆漂移假说。
15.(1)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使地质界以前的不解之谜迎刃而解了,从而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16.示例: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性和严密性,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推测、研究、论证后又有新发现,用科学发现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们也从中受到启发,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2-1-c-n-j-y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段落位置。段落A是一个问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二是恐龙又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根据⑤段“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等内容可知,这是对A段问题的回答。由此可知A段是过渡段,前一部分承接③④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后一部分用设问引出“板块构造”理论。所以,应放在④段后或⑤段前。
15.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从“如火山、地震、岛屿链、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洋深渊等等”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能解决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体现了“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性,具体准确。
(2)把“南极洲”比作“大冰箱”,运用了打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状态以及南极洲的冰在地球上的占比情况,让人们理解了南极的恶劣条件,形象生动。
16.
本题考查启示。
回顾《被压扁的沙子》和阅读本文,可以看出: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研究离不开发散思维,注重推理分析,这是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②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程式,就是联想、推测、研究、论证,这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我们青少年而言也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运用科学的探究过程,锻炼和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本领。
阅读《恐龙无处不在》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2)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4)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7.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18.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地壳是由一个大板块构成的。
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相互缓慢运动的。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俯冲、抬升。
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
20.第(4)段加点词语“大约”有什么作用?
【答案】17.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引出下文具体说明。
18.大陆漂移形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的状况(大陆漂移使恐龙无处不在)。
19.A
20.“大约”是大概的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修饰限制作用,估计推测了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但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解析】
17.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说明文句段作用,要根据原文内容及所在位置思考其作用。
“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通过开篇设置疑问,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第(2)段中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解决了刚刚的疑问,故而首段有引出下文说明内容的作用。
1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说明的主要内容,根据文本中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2)段“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大陆在不断运动)”,第(5)段“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恐龙跟随大陆运动)”,可提炼出答案“大陆漂移造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
19.
本题考查选文内容分析理解。
A.根据文章第(3)段“可以这样比喻,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可知: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汇聚”和“分离”,不是永久的形态;故而“地壳是由一个大板块构成的”太绝对,故错误;
故选A。
20.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
首先明确加点词的含义,所起作用;接下来带词解句,删词解句;最后表明说明文语言特点。
含义:“大约”在本文是“用于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的推测,表示估计的不十分精确”的意思;所起作用:“大约”表程度,起修饰限制作用;带词解句:说明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可能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是一种猜测,不确定;删词解句: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肯定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与原意不符;语言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1*cnjy*com
阅读《被压扁的沙子》节选,回答问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21cnjy.com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 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2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2.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两条?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23.第②段文字中划线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4.第③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案】21.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22.原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依据:“撞击说”和“火山说”。
23.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突出说明语言的严谨。
24.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解析】
21.
由第一段中重点句子“科学家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分析,说明对象是“恐龙灭绝的原因”。本文第①段,说明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争论不休。第②③④段,介绍恐龙灭绝的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第⑤段,说明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巨大意义。所以是逻辑顺序。
22.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找出关键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由“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概括回答即可。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23.
在语境中体会加下划线词语的准确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可能、也许”通常表示猜测,结合第②段“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语境分析即可。
24.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例如,198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由关键词“例如”分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点睛】
14.找说明对象的方法:一看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二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三找结尾段。有的在结尾处揭示说明对象。四归纳总结。15.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16.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 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7.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节选自《恐龙无处不有》)
25.“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6.“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中“那时”指什么?
27.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②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28.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www-2-1-cnjy-com
②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29.本选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25.不能互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运动。所以大陆应该用“漂移”,恐龙用“迁移”。
26.“泛大陆”时期。
27.①“几乎”有差不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但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②“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21·世纪*教育网
28.①举例子,具体说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块构造”理论使地质界以前的不解之谜迎刃而解了,从而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②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29.逻辑顺序。
【解析】
【分析】
25.
解答本题,应首先表明观点——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互换,再根据词语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漂移”与“迁移”两词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漂移”更侧重于在水中移动,而“迁移”则是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大陆应用“漂移”,而恐龙应用“迁移”。
26.
根据前文“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为‘泛大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可知,“那时”指“泛大陆”时期。
27.
为了使说明更加准确,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第①句话中的“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这个理论只是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还有一些无法解决。第②句话中的“似乎”表示这只是一种推测,如果没有“似乎”一词,所表述内容就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相符。这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28.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
①句,由“如火山……等”可以看出,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很多的问题提供了答案这一观点。
②句,将“南极洲”比作“大冰箱”,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29.
阅读文本可知,文章首先说明恐龙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而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大陆(或“泛大陆”)。然后详细说明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据此可以看出,是采用了逻辑顺序。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被压扁的沙子(节选)
①1961年,一位名叫S ( http: / / www.21cnjy.com ).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1)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⑤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2)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⑧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⑩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0.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角度。
31.简要分析节选部分的说明思路。
32.第一段中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33.节选部分说明斯石英如何变成沙子,比说明沙子如何变成斯石英更详细,为什么?
【答案】30.说明对象: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说明角度:以“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为证据进行说明的。
31.首先由科学家的发现引出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英形成话题。然后由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性质得出结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接着,指出事实: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存在大量斯石英。最后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32.⑴列数字和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沙子被挤压后“变得极为致密”。⑵举例子,具体说明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33.因为只有详细说明斯石英如何在高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原成沙子,才可以排除斯石英是从地壳深处随着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的可能。排除这个可能,就可以推断斯石英是因外星撞地球而形成的,从而说明外星撞击是恐龙灭绝的唯一原因。(意思对即可。)
【解析】
30.
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根据末段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分析文本可知,作者在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时,首先分析的是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而且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进而证明了恐龙灭绝是因为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所以本文是以“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为证据进行说明的。
31.
考查写作思路。读文可知,首段由苏联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发现斯石英说起,引出说明的话题:被压扁的沙子。第二段到第八段通过分析斯石英不稳定的化学性质证明了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不会有火山活动。第九段和第十段列举事实,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存在大量斯石英,从而得出结论: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2.
考查说明方法。
(1)句中有准确的数字“一”,并把被压扁的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与普通的沙子做了对比,所以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联系首段中的“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可知,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沙子被挤压后“变得极为致密”的特点。
(2)这句话列举了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这些地方都曾经受过撞击的实例,这是举例子。联系第五段“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可知,具体地说明了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33.
考查文本详略的安排。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详写斯石英变成沙子,具体地说明了只有在极高温的条件下,斯石英才能还原成沙子。地球内部高压,斯石英只能随着火山喷发来到地面,而火山喷发的高温又会把斯石英还原成沙子。这就排除了斯石英随着火山喷发的岩浆来到地面的可能性。那么就剩下了一种可能,地球表面发现的斯石英只能是外星高速撞击地球,在地球表现形成了斯石英,从而推断出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喷发,而是外星撞击。这要安排详略,更有说服力。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恐龙无处不在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34.简要叙述选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35.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6.阅读回答什么是“泛大陆”?
37.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38.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泛大陆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
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答案】34.选文从无处不有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介绍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的过程。
35.举例子 真实地说明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以此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36.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37.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
38.A
【解析】
34.
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段落大意,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括。结合文章第③段内容,“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接着,文章第⑤段提出疑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根据第⑥段内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接着进行分析,“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第 段“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最后文章结尾进行总结“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因此本文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引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恐龙如何到达南极的问题,介绍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的过程,最终发现是大陆自己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35.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答此题,要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然后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结合第②段内容“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可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的例子,从而准确真实地说明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结合下文,第③段内容,“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以及第⑥段内容“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从而提出“板块构造”理论,以此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36.
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题干要求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什么是“泛大陆”,根据文章第⑦段内容“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可以得出答案,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3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⑧段内容“在四十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以及第⑨段内容“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可知,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
38.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A.有误,结合第⑦段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可知,泛大陆并非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
BCD正确,结合第⑥段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可知,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可知,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结合“‘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可知,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灾害;
故选A。
三、字词书写
39.辨析形近字。
膨zhàng( ) 二氧化guī( )
zhàng( )红 菜qí( )
【答案】 胀 硅
涨 畦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必须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仔细观察字形,理解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作答。“膨胀”泛指某些事物扩大或增长。“涨红”指的是头部充血。“二氧化硅”又称硅石,“硅”为“石”字旁。“菜畦”指菜地,所以是“田”字旁。
4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 ) 两栖( ) 二氧化硅( ) 数吨( )【出处:21教育名师】
追溯( ) 岛屿( ) 遗骸( ) 尘埃( )
【答案】 xī qī guī dūn sù yǔ hái āi
【解析】
【分析】
【详解】
潮汐,cháo xī,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现象。
两栖,liǎng qī,在水中和陆地都可以生活。
二氧化硅 , èr yǎng huà guī , 无机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
吨,dūn ,重量单位。
追溯,zhuī sù,本义为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
岛屿,dǎo yǔ,(名)岛的总称。
遗骸,yí hái,指的是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尘埃,chén āi。一指飞扬的灰土;二指犹如尘俗;三指社会的底层;四比喻肮脏或肮脏的东西,五指没有修饰过的含有尘土的地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外壳( ) 缝纫( )
金蝉脱壳( ) 缝隙( )
【答案】 ké féng
qiào fèng
【解析】
【分析】
【详解】
“壳”表示物体的坚硬外皮,用于口语时应该读ké。
金蝉脱壳,jīn chán tuō qiào,比喻用计脱身却不让对方及时发觉。
“缝”释义为用针线连缀时应该读二声,表示“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这个意思时应该读四声。
4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é( )难 yǔn( )石
yǎn( )射 huì( )星
【答案】 劫 陨 衍 彗
【解析】
【分析】
【详解】
劫难,jié nàn,(名)灾难,灾祸。
陨石,yǔn shí,由太空中坠落地球、月球或其他星球的石块或铁块。
衍射,yǎn shè ,光通过不透明体边缘、穿过狭缝或从划有平行直线的表面反射时产生偏折和出现一些彼此平行的亮带和暗带。2·1·c·n·j·y
彗星,huì xīng ,(名)又称扫 ( http: / / www.21cnjy.com )帚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彗星的体积庞大,密度很小。运行的轨道一般是扁椭圆形、抛物线形或双曲线形。彗星解体以后形成流星群。
此题应该注意“陨”的偏旁不要写错,“彗”不要误写作“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密(zhì) 两栖(qī) 骨骼(gé) 臀部(diàn)
B.岛屿(yú) 褶皱(zhě) 彗星(huì) 地壳(qiào)
C.劫难(jié) 撞击(tóng) 携带(xié) 潮汐(xī)
D.衍射(yǎn) 二氧化硅(guī) 追溯(sù) 陨石(yǔn)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检测 衍射 泛大陆 B.膨胀 缓慢 岛屿链
C.漂移 流逝 不解之迷 D.地震 构造 天衣无缝
3.下列词语有错误的是( )。
A.流逝 时间流逝 流失 水土流失
B.熔化 岩石熔化 融化 冰雪融化
C.导致 导致失败 倒置 本末倒置
D.漂移 大陆漂移 飘逸 白云飘逸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褶皱(zhě) 臀部(diàn) 骨骼(g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潮汐(xī) 驮着(tuò) 携带(xié)
C.陨石(yǔn) 衍射(yǎn) 排斥(chì)www-2-1-cnjy-com
D.熔化(ròng) 深渊(yuān) 铱(yī)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2-1-c-n-j-y
B.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出处:21教育名师】
C.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版权所有:21教育】
D.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是错别字,对其修改不正确的—项是( )
(1)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溶化。
(2)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贱到了平流层中。
(3)它的原子相据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4)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邹变形。
A.(1)中的“溶”改为“融” '
B.(2)中的“贱,改为“溅”
C.(3)中的“据”改为“距”
D.(4)中的“邹”改为“皱”
7.《恐龙无处不在》第四自然段举了青蛙、蟾蜍的例子,原因是( )。
A.作者熟悉青蛙、蟾蜍。
B.作者喜欢青蛙、蟾蜍。
C.是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有代表性,简明易懂。
D.作者举不出别的例子。
8.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方位顺序和逻辑顺序。
B.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抒情和描写在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总分式和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大都用递进式结构。
D.说明文中比较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摹状貌、举例子、作诠释等。
9.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B.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C.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恐龙的灭绝呢?是星体撞击呢?还是火山爆发?
D.“毫无疑问,”教授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恐龙无处不在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1教育网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21*cnjy*com
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来源:21cnj*y.co*m】
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0.选文按照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提出说明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都有发现的事实,阐释_________,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证据。21*cnjy*com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涉及的地质学和生物学虽处于不同的领域,但这两个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B.“板块构造”理论为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提供了不解之谜。
C.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南极也有恐龙化石。
D.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12.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www.21-cn-jy.com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⑥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⑦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⑧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⑨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⑩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1·cn·jy·com
14.请认真阅读全文,理清行文思路,帮助下面段落A回到最合适的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
A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位置:
理由:
15.分别指出以下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16.本文和《被压扁的沙子》都谈到了“恐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另一篇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中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恐龙无处不在》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2)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3)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4)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7.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18.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地壳是由一个大板块构成的。
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相互缓慢运动的。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俯冲、抬升。
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
20.第(4)段加点词语“大约”有什么作用?
阅读《被压扁的沙子》节选,回答问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 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21·世纪*教育网
2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2.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两条?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23.第②段文字中划线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4.第③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节选自《恐龙无处不有》)
25.“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6.“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中“那时”指什么?
27.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②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28.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29.本选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被压扁的沙子(节选)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1)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⑤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⑥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2)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⑦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⑧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⑩他们在1989年3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2·1·c·n·j·y
30.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角度。
31.简要分析节选部分的说明思路。
32.第一段中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33.节选部分说明斯石英如何变成沙子,比说明沙子如何变成斯石英更详细,为什么?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恐龙无处不在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34.简要叙述选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35.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6.阅读回答什么是“泛大陆”?
37.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38.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泛大陆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
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三、字词书写
39.辨析形近字。
膨zhàng( ) 二氧化guī( )
zhàng( )红 菜qí( )
4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 ) 两栖( ) 二氧化硅( ) 数吨( )21cnjy.com
追溯( ) 岛屿( ) 遗骸( ) 尘埃( )
4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外壳( ) 缝纫( )
金蝉脱壳( ) 缝隙( )
4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é( )难 yǔn( )石
yǎn( )射 huì( )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