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课课练
基础提优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雨点儿落在池塘里,池水荡漾起一圈圈小圆晕(yūn yùn)。
2.经过一夏天的烈日暴(bào pù)晒,他的脸变得黑红黑红的。
3.小明学习那么好,却从来不在同学面前炫(xuán xuàn)耀自己。
4.经过长途跋涉(sè shè),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二、查字典,填空。
查“赤”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在( )画;用音序在字法应先在音序( ),再在音节( )。 “赤”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②忠诚;③空无所有;④裸露。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 )
2.小妹妹赤着脚从床上跑下米。( )
3.那位年轻的作家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回到故乡。( )
4.张叔叔赤手空拳,短短几秒钟就把小偷制伏了。( )
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尘垢 ( )水珠 ( )阳光
( )新泥 ( )溪流 ( )阴霾
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近义词,打“√”。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凉快 爽快)又温柔(柔软 温馨)。
(2)不再胆怯(胆小 胆识)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3)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游览 闲聊)。
3. 根据句意用”温”字组词并填空。
(1)细雨像一位( )的少女,滋润着大地。
(2)昆明气候( ),四季如春。
(3)妈妈给我买的新围巾,特别( )。
(4)“学了新课后,可别忘记( )旧知识!”老师嘱咐我们。
课文提优
一、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下列对这儿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抖”字表现了风蝶儿翅膀的灵动。
B.水珠配着风蝶儿“饰彩”的翅膀,在阳光的“暴”照下,分外耀眼。这是非常美妙而贴切的想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悠闲心态。
C.“闲游”表现了凤蝶儿的闲暇,体现了雨后的美好。
D.“智慧书页”形象地描绘了凤蝶儿美丽的翅膀。
2.这几句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 )、( )。
3.这几句诗的韵脚是(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人( )来到雨后的小径上,看到了湿润的( )、泛着新绿的
( )、绽放的( )、闲游的( ),感觉十分神奇、美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拓展提优
一、照样子,把下面这首诗写完整。
勤劳可爱的小蚂蚁,在泥路上来回穿梭,
亲呢地拥抱着,快乐地问候着:
( ),( ),
( ),( )。
二、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田野是多么新鲜!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看,
绿的草原, 微黄的灯光,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看!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1.写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 )、( )、( )、( )。
2.诗人描写的静的事物有( )、( )、( )、( ),动态描写的句子是“( )”,这样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这种写法叫作( )。
3.用“----”画出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4.画“ ”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黎明时田野的( )之情。
5.有人说本诗中的两个“看”字各有妙处.请你结台诗歌进行简要赏析。
日积月累
结合语境,写出相应的诗句。
“雨”是古诗中的个重要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软体。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表达了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 )”, 借雨表达了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 ),( )”,把西湖的晴和之景与雨天之韵都描绘出来了。
语文园地
一、读一读下列词语,完成练习。
A.屈原(qū) 陶渊明(yuān)
B.孟浩然(mèng) 杜甫(pǔ)
C.韩愈(hán) 刘禹锡(yì)
D.范仲淹(zhōng) 龚自珍(gōng)
1.上面的人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上面这些古代人物都是( )类的名人。
A.政治 B.文学 C.科技 D.军事
3.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杜甫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
A.韩愈 B.范仲淹 C.屈原 D.陶渊明
4.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作者是( )。“逼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作者是( )。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并仿照着写一写。
例:春天的早晨, 夏天的正午,
怎样的可爱呢! 怎样的热情呢!
融冶的风, ( ),
飘扬的衣袖, ( ),
静悄的心情。 ( )。
三、读一读例句,注意句中加点的部分,并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
例: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莱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春天是多彩的。你看,( )的油菜花、( )的桃花、( )的梨花都绽开了笑脸,柳树姑娘将她( )的枝条探进了( )的小河……太阳望着这无限的春光,不禁吟诵起来:“等闲识得东风面,( )总是春。”于是,她铺开天空( )的信笺,用( )的阳光,给月亮写下了春的邀请函。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
2.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
3.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诗人真挚的情感。我们小学生不可能会写诗歌。( )
五、根据提示,默写与诗有关的名言。
在诗的国度里徜徉,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艾青说:“( ),
( )。”朱光潜说:“( ),( )。”英国的华兹华斯说:“( ),( )。”
参考答案
基础提优
一、1.yùn 2.pù 3.xuàn 4.shè
二、赤 0 C chì 1.① 2.④ 3.② 4.③
三、1.洗净 抖去 曝着 踏着 涉过 推开
2.(1)凉快 柔软 (2)胆小 (3)游览
3.(1)温柔 (2)温和 (3)温暖 (4)温习
课文提优
一、1.B 2.拟人 比喻 3.ou
二、戴望舒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拓展提优
一、示例: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在天空中上下翻飞 欢快地唱和着 轻快地舞蹈着
二、1.紫蓝 青灰 绿 白 微黄
2.林子 山坡 草原 田野 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动静结合
3.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4.热爱
5.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分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
日积月累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语文园地
一、1.A 2.B 3.A 4.杜甫 刘禹锡
二、示例:鸣叫的蝉 淋漓的汗水 躁动的心情
三、示例:金黄 粉红 雪白 嫩绿 碧绿 万紫千红 湛蓝 金灿灿
四、1.√ 2.√ 3.×
五、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