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2、寓言二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2、寓言二则(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22: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寓言二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培养学习寓言的兴趣和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们来看图猜故事吧,这些小故事中都藏着大道理呢!比如......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2课《寓言二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些词语都认识了吗?同桌俩先读一读,哪位小老师来领读?
2.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窟窿、街坊、羊圈,本课还有一个字也是指羊圈,你知道是哪个字吗?(牢 出示甲骨文——楷书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牢”还是羊圈的意思吗?原来,中国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中,不光字形发生了变化,很多字义也改变了,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探究这些汉字的奥秘。
(三)写字
1.学写生字“寓”和“牢”。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要送你一个读帖的小法宝,(课件出示两条竖线),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导读帖
2.范写,生写,评改。
(四)初读课文
1.学习寓言,明白道理,我们会变得更聪明。让我们走进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谁想来读一读课文,我们边听边想“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2.谁能用一句话简单说说“亡”的意思?(注:古今字义不同)。
(五)精读理解
1.这个人丢了几次羊?两次丢羊后,他的表现一样吗?结果怎样?(随机出示思维导图)。2.你能找出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吗?你从街坊的话中听出了什么?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赶紧和感叹号)看哪个邻居更热心,谁再来读。假如老师是养羊人,大家都是街坊,一起来劝我。“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养羊人的意思是......他的心里想什么?谁来读出他的固执、满不在乎。
3.同桌俩分角色读读他俩的对话,选同桌俩到台前加上动作演一演。
4.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此时他心情怎样?这次他是怎么做的?齐读。出示: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认真看这两个句子一样吗?哪个句子更好?换词练习。
5.这次养羊人不敢固执了。(出示图画)看,他正在认真修养圈,从此他的羊......
(六)明白道理
1.你想对养羊人说点什么呢?生说。其实羊圈上的窟窿就像我们身上的缺点或做过的错事,当身上有这样的大窟窿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看见过这样的情况吗?生交流。
2.小结:当我们放眼周围,原来这样的窟窿在生活中有很多,小到每个人,大到全人类的问题,都告诉我们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因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可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啊!(板书)
3.你知道吗?在古代,人们也常说“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原来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在它背后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播放视频)。庄辛用“亡羊补牢”的故事劝说楚襄王,拯救了楚国。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很多谋士在劝谏国君时,直接讲道理不听,甚至有被杀头的危险。将道理蕴含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就很容易让人接受,于是便产生了(寓言)。这真是“小寓言大智慧。”(板书)
(七)运用方法自学《揠苗助长》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故事,明白道理。还知道要学会运用寓言来解决问题。
2.学习活动设计:(1)种田人为什么要揠苗?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他是怎么做的?(2)与小组同学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这个故事。
3.小组合作学习后全班交流。表扬读书认真和表演生动的同学。
4.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禾苗怎样能长高?交流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和事。
(八)延伸学习。
1.这个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位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在这本书中的《揠苗助长》是一篇小古文。大家跟老师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刚才学的课文,你就明白意思了。师生读。孟子借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弄糟。
2.同学们喜欢寓言吗?这些曾经记录在竹简上的寓言故事,为什么历经千年后能流传至今?生说。你知道吗?很多成语都来与寓言故事,谁来领读?寓言和古诗词、神话传说一样都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透过它,我们看到中国人的说话艺术:含蓄委婉,以及做人处事的方法。透过寓言这扇小窗口,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世界!板书:小窗口大世界。
(九)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伊索寓言》,准备寓言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