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8 荷花淀
【基础练习】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掂(diàn)记 吆喝 织布穿唆 掠(lüě)着水面
B.柔滑休长 膝(qī)盖 奔(bèn)着 窜进
C.吮(shǔn) 摇橹 横(hèng)样子 撅嘴
D.淀水涨(zhàng) 脸红涨(zhàng) 藕断丝联 隐蔽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带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卦,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B.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予画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C.你们不用掂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付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D.打仗有什么出奇 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扒在那里放枪呀!
答案:C
3.与例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A.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B.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C.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D.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答案:C
4.“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文中本来表述的是物量,却用了两个“不知道”和一个含义广泛的比喻来表述,试简要说明。
(1)这样表述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表述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模糊艺术语言。 (2)使读者想到白洋淀的苇地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白洋淀里芦苇密密麻麻,到处都有,数也数不清,而苇垛犹如绵延不尽的长城,从而突出了白洋淀简直是一个芦苇的海洋。
【能力提高】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甲]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凡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甲乙两文中均有划船水声的描摹,甲文写妇女们寻夫未遇的回归途中轻轻地划船、摇橹,一声一停,水声_______,节奏_______;这水声传达出妇女们_______的情绪。乙文写妇女们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这时划船声一声接一声,一声紧一声,水声_______,节奏_______,形象地表现出妇女们________的品格。
2.甲乙两文都有景物描写,甲文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舒缓均匀 缓慢 轻松而又夹杂少许失意 高亢 急促、整齐沉着,镇静,临危不惧
2.创造了一种平静的富有诗意的气氛,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铺垫作用 暗示一场激烈战斗即将展开,这里将是全民皆兵,严阵以待,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决不能让敌人捉活的,表现了她们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过 河
周 涛
①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眼看着在河对岸的酒厂就要到了,它却在河边突然显示出劣根性:不敢过河。
②它是那样怕水。尽管这河水并不深,顶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光柔和闪动,而宽度顶多不过十几米,但是它却怕得要死。这匹蠢马,这个貌似矫健的懦夫!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仿佛面前横陈的不是一条可爱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限或无底的深渊!
③我怀疑这匹青灰色的马儿对水一定患有某种神经性恐惧症。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的岁月里,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因而这愚蠢的畜牲总结了一条不成功的经验。像一个固执于己见的被捕的间谍似的,任凭你踢磕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词跨过头脑中那个界限。
④我想了很多办法——用皮帽子蒙住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奔驰,然后暗转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备而奋然驰过。结果它却在河沿上猛地顿住,我反而险些从马头上翻下去。不远处恰有一个独木桥,我便把缰绳放长,自己先过对岸去,用力从对岸那边拽,它依然劈腿扬颈,一用力,我又差点儿被它拽下水。
⑤面对如此一匹怪马,我只好长叹:吾计穷矣!但今天又必须过河,我必须去酒厂;倘要绕道,大约需再走二十公里。无奈之下,只得朝离得最近的一座毡房走去,商量先把马留在这里,我步行去办完事再来取。
⑥一掀开毡帐我就暗暗叫苦,里面只有一位哈萨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风沙天的昏黄落日,没有神采;而那身躯枯瘦衰老,连自己站起来也很困难似的。看样子,她至少有八十岁;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谁知哪一刻便灵魂离开躯壳呢 可是既然进了门,总不好扭头便走,我只好打着手势告诉她我的困难和请求,虽然我自己也觉得等于白说。
⑦她听懂了(其实是看懂了)。摆摆手,让我把她从床上挽起来,又让我扶她到外边去,到了河边上,她又示意,让我把她扶上马鞍。我以为老太太的神经是不是也不对劲儿了 我无论怎样钦佩哈萨克人的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这种可笑的打算。
⑧可是当我刚把她扶上马背,我就全信了。她那瘦小的身躯刚刚落鞍,那马的脊背竟猛然往下一沉,仿佛骑上来一个百十公斤重的壮汉,原来的那种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顽劣劲儿全不见了,它立得威武挺直,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强有力的统帅那样。(这马不愚蠢,倒是灵性大得过分了)它当然还是不想过河,使劲想扭回头,可是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转不能,它四蹄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似的转化为前进的力,蹯踏地跃进河中,水花劈开,在它胸前分别朝两边溅射,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后一步竞跃上河岸,湿漉漉地站定。
⑨我把老太太扶下马,又把她从独木桥上扶回对岸。然后在她的视线里牵马挥手告别(我不敢当她的面上马)。她很弱,在河对岸吃力地站着,久久目送我。
⑩此事发生在一九七二年冬天的巩乃斯草原,而天山,正在老人的身后矗立,闪闪发着光。
1.为何我最初觉得马“愚蠢”,后来又说它“不愚蠢,倒是灵性大得过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太太示意“我”扶她上马鞍,“我”却以为她的神经“不对劲儿”,请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段表现“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写法上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条列举出三处对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这位老太太身上有一种令人感动的胡杨树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精神的主要内涵。
相关链接:胡杨树是生长在沙漠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树。作家余秋雨曾经赞美它说,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觉得它“愚蠢”是因为这马不敢过河,怕水;说它“灵性大”,是因为“我”从它的表现看出来,“它完全懂得骑在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谁是真正的骑手;说它“过分”是说“我”觉得它先前是在欺负“我”。
2.示例: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都叫人看着累,竟然“狂妄”得要替我骑马过河,这不是拿我开玩笑吗 我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尚且费尽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让这匹患有“神经性恐水症”的马跨进河水
3.示例:(1)“我”骑着马时,它的前后反应不同,走平原,“极轻快而平稳”,看到河流就不敢走了。 (2)“我”骑它与老太太骑它时,马的表现不同。 (3)老太太在马下和骑在马上的精神状态不一样。 (4)“我”对老太太前后的态度不同。(写出任意三处即可)
4.老太太虽然枯瘦衰老,到了垂暮之年,连上马、过桥都需要别人搀扶,但是,一旦上马,就立刻精神矍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马背上的民族的那种雄强的生命意识,那种无坚不摧的个性精神,那种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执著的气概,让人感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