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立体图形
学
1.通过对立体图形的复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各个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
习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标
比
课前小测
1.一个时钟的时针长是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走了(
)厘米。
2.把一个圆形纸片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剪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
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圆的半径由5分米变成8分米,圆的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3
B.6
C.39
D.39π
4.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正方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正确率
答题规范
3
□
49
Y I
六年级数学春季课程
0
智
慧
乐
园
假如地球是以一个“正方体”
我们眼中的世界变大了
去过海边或者比较空旷地方的人总会有一种突然看不见的惑觉,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类球形地
面是孤形的,而光线要从地平线后到达你的眼晴必定会发生偏折。
而当地球变为正方体时,我们视野会变的非常宽广,因为我们不在生话在孤形地面上,地平线
至少比你所习惯的遥远千倍!
●
不再拥有丰富的气候变化
地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气候带,就是因为球形地球太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并以越来越倾斜的角
度照射温带、极地。
但一旦变成正方体呢?这就意味着太阳光以同样的角度照射同一个平面的每个点,如果地球是
以面心和体心连线自转,那么在上下两个平面几乎是不可能接受光照的。如果旋转轴是穿过立
方体行星的两个相对角,阳光以45°角的照射立方体的六个面,则整个世界均为温带气候。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的生话不会再那么多变,天气一年四季都差不多
{9
2
知识点1
圆柱、圆锥的认识
一、
图解考点
观察物体
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
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的认识
圆柱、圆锥的认识
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立体图形的计算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锥的体积
二、考点分析
1.立体图形的认识
名称
图例
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
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正方体
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圆柱有3个面,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
圆柱
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一边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另一边长是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圆锥有2个面,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圆锥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表面积:物体表面的总面积叫作物体的表面积。
(2)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3)容积:仓库或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容积叫容积。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当容器所容纳的第11讲数的认识
比
课前小测
1.【解析】解:1104430000
11亿
2.【解析】解:五亿六千零三万零九百零四9
3.【解析】解:(6.6
)>(
3
)>(66%)>(0.06)
4.【解析】解:995
105
知识点
1
典例分析
例1.【解析】解:808800
880800
808008
例2.【解析】解:0.204
0.195
例3.【解析】解:183.15÷(100-1)=1.85
例4.【解析】解:120、180和300的最大公约数是60,即每小段最长是60厘米。
(120+180+300)÷60=10(段)
答:每小段最长是60厘米,一共可以截成10段。
例5.【解析】解:解:设这堆糖果的个数看做是△。
因为:△÷3…2△÷4…3△÷5…4
则:(△+1)是3、4、5的最小公倍数,△+1=60,△=59
答:这堆糖果最少有59颗。
知识点2
典例分析
例1.【解析】解:
10
例2.【解析】解:1220
1
3
24
75
例3.【解析】解:
3C10号,排在中间的数是67%
0.6<13<67%<7<5
20
六年级数学春季课程
举一反三
一、
填一填。
1.【解析】解:940200
九十四万零二百
94万
2.【解析】解:6.363
3.【解析】解:
1
8
4.【解析】解:3
二、判断对错。
1.【解析】解:×
2.【解析】解:×
3.【解析】解:×
三、选择。
1.【解析】解:A
2.【解析】解:AC
3.【解析】解:C
四、知识运用。
1.【解析】解:(1)222000
(2)20202
3)20220
2.【解析】解:1.36米=136厘米0.8米=80厘米,136和80的最大公约数是8
(136÷8)×(80÷8)=170(张)
答:一共可以裁出170张。
3.【解析】解:设减去的这个数是a
11-a4
17-a7
a=3
实战演练
一、填一填。
1.【解析】解:0.01
99
1-5
2.【解析】解:5
3.【解析】解:6
4.【解析】解:210
二、判断对错。
1.【解析】解:×
2.【解析】解:×
3.【解析】解:×
4.【解析】解:×
5.【解析】解:V
●
三、选择。
1.【解析】解:C
2.【解析】解:B
3.【解析】解:C
4.【解析】解:C
四、知识运用。
1.【解析】解: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三个分数的分子化相同
2814×24×7282828
32×4a×217×7’1282a119
128<2a119,a取60、61、62、63
2.【解析】解:15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5
男生分:15÷5=3(组)
女生分:20÷5=4(组)
答:每组最多可以有5人。男、女同学各分为3组、4组。
3.【解析】解:(36-1)×24=840(米)
24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120
840÷120+1=8(根)
答:一共有8根电线杆不需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