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过 关 演 练
一、单选题
1. 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电动车在长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P匀速行驶,行驶速度为,两车前后相距.当电动车经过同一路牌后立即以的恒定功率继续行驶,假设电动车运动过程中阻力保持不变,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下一相同路牌的时间间隔为
B.两车之间距离逐渐变大
C.两车之间距离保持不变
D.两车之间距离保持不变
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动能随着位移x的变化而改变,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一个凹形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放置,A、C两点连线水平,B为轨道的最低点,且B到AC连线的距离为h。质量为m的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 = 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已知物体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滑块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B.在B点,滑块处于失重状态
C.滑块一定会从C点滑出轨道
D.滑块一定不会从C点滑出轨道
4. 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5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 )
A.0.1J B.0.2J C.2J D.10J
5.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沿着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固定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下滑,关于A、B两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B.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C.速度的变化相同 D.运动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6. 垫球是排球比赛中运用较多的一项技术。某同学正对竖直墙面练习排球垫球。第一次垫球时,推球出手的位置A距离竖直墙壁的水平距离为s,球恰好垂直击中墙壁于B点,AB间的竖直离度为2s;第二次垫球时,排球出手的位置C距离竖直墙壁的水平距离为2s,球恰好也垂直击中墙壁于D点,CD间的竖直高度为s。O、A、C在同一水平面上,排球运动的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且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乙所示。排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第一次排球出手瞬间的动能Ek1与第二次排球出手瞬间的动能Ek2之比为( )
A. B. C. D.
7. 一质量为 m 的驾驶员以速度 v0驾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某一时刻发现险情后立即刹车,从发现险情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 v-t (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汽车对驾驶员所做的功为( )
A. B. C. D.
8. 如图所示,投球游戏中,某同学将皮球从地面上方O处水平抛出,第一次皮球直接落入墙角A处的空框,第二次皮球与地面发生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入A处空框。已知皮球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第一次抛出的初速度是第二次抛出初速度的3倍
B.两次抛出皮球过程人对球做的功一样多
C.皮球入框瞬间,第二次重力的功率大于第一次
D.从投出到入框,第二次皮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比第一次多
9.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成功飞天,开启历时三个月的太空驻留。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返回舱从工作轨道I返回地面的运动轨迹如图,椭圆轨道II与圆轨道I、III分别相切于P、Q两点,轨道I、III的半径分别为r1、r3;返回舱从轨道III上适当位置减速后进入大气层,最后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返回舱的质量为m。关于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在I轨道上P点点燃反推发动机进入Ⅱ轨道前后,其加速度减小
B.返回舱在II轨道上从P点运动到Q点经历的最短时间为
C.返回舱从I轨道转移到III轨道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为
D.返回舱在II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可能等于在III轨道上运动速率
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推力大小F随位移大小s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 10 m/s2,则( )
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推力减小到零后才开始做减速运动
B.运动过程中推力做的功为400J
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先变小后不变
D.物体的总位移为10m
二、多选题
11.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大小为2 N的水平拉力作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 s后撤去水平拉力,物体共运动10 s停止,已知g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 5 N B.4 s末拉力F的功率为8W
C.物体运动过程中拉力做功为25 J D.物体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2. 5 J
12.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礼记传》中提到:“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箭,箭尖插入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已知两支箭的质量,竖直方向下落高度均相等,忽略空气阻力、箭长,壶口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所射箭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6:9
B.甲、乙两人所射箭落入壶口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4
C.甲、乙两人投射位置与壶口的水平距离之比为9:16
D.甲、乙两人所射箭落入壶口时的动能之比为16:9
13.图甲为排球比赛的某个场景,排球飞行过程可简化为图乙,运动员第1次将飞来的排球从a点水平击出,球击中b点;第2次将飞来的排球从a点正下方且与b点等高的c点斜向上击出,也击中b点,排球运动的最高点d与a点的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两次排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相同
B.两次排球击中b点时的动能相等
C.运动员两次击球后排球具有的初动能可能相等
D.排球两次击中b点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一定相等
14.游乐场有一种儿童滑轨,其竖直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形轨道,BC为轨道水平部分与半径OB垂直。一质量为m的小孩(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滑下,滑到圆弧轨道末端B点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5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
B.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
C.从A到B克服摩檫力做功为
D.从A到B克服摩檫力做功为
15.某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时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段为直线,段为曲线,段是水平直线。设整个过程中电动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电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时间内电动车的牵引力为零
C.时间内电动车的平均速度为
D.时间内合外力对电动车做的功为
三、解答题
16.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绳子(绳子长度为8.5m)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固定在B点,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4m,高度差为0.5m。绳子上挂着一个小动滑轮,动滑轮下面固定一个小木块,总质量为M=2kg,平衡时小木块位于如图所示的C点。在C点的右下方的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弧光滑的形轨道和粗糙的水平轨道,圆弧形轨道的半径为R=11m,圆心角为37°,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为D点,最低点E点与水平轨道相切。水平轨道上E点的左侧距离E点d=5m的位置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球,以v0=13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小球与粗糙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μ=0.25。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E点,滑上圆弧轨道后从D点抛出,到达最高点恰好与小木块相碰,碰撞瞬间完成,碰撞之后小球和小木块粘连在一起,以碰前速度的一半通过滑轮向上滑动,运动到A点的正下方时速度恰好为0。小球和小木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球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E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C点距离D点的高度h和水平距离x;
(3)小球和小木块通过滑轮向上滑到A点的正下方时,滑轮克服摩擦力做功。
17.如图所示,动摩擦因数μ=0.5的水平地面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B、C、D为圆弧轨道上的三个点,B点为最低点,C点与圆心O等高,D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而且D点的切线方向与倾斜传送带平行,已知长度为5R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动摩擦因数也为μ,正以v0顺时针转动,现位于水平面上A处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其质量为m,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1mg,物体运动到C点时撤去外力F,其中AB的距离为L=10R,重力加速度为g,F和v0均为未知。
(1)求水平恒力F的大小。
(2)判断物体能否到达D点,写出判断过程。
(3)讨论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与传送带速度的关系。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A B C B A B D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 AD CD BC AD
三、解答题
16.(1);(2)1.8m;4.8m;(3)12J
17.(1)mg;(2)能到达D点;(3)若v0≥vD,摩擦力总功W总=0,若v0<vD,摩擦力总功W'总=﹣3.36mgR+0.4m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