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15: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1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过 关 演 练
一、单选题
1. 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越大,质量一定也越大
B.物体的动量越大,速度一定也越大
C.物体的动量越大,质量与速度乘积一定也越大
D.同一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受到的力一定越大
2. 质量为m的某质点在恒力F1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出发,当其速度为时立即将F1改为相反方向的恒力F2,质点总共经历时间t运动至B点刚好停下。若该质点以速度v匀速通过A、B两点时,其经历的时间也为t,则( )
A.无论F1、F2为何值,均为2v
B.随着F1、F2的取值不同,可能大于2v
C.F1、F2的冲量大小不相等
D.F1、F2的冲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精确地测出了电子电荷量e=1.602×10-19 C
B.电子电荷量的精确值是卢瑟福测出的
C.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4. 如图,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另有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置在斜面顶端,且B的上表面水平,A、B一起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直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中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运动中物块B对A的弹力等于A的重力
C.运动中物块B对A的作用力不做功
D.运动中斜面对A、B系统的冲量为零
5.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毛皮摩擦过的PVC管靠近一细水流,发现细水流向靠近PVC管的方向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可以创造更多电荷
B.下雨天,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C.PVC管所带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代替本实验的PVC管,细水流会向远离玻璃棒的方向偏转
6. 如图所示,一侧为弧形轨道的物块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底端切线水平,一小球由静止开始从物块A的最高点沿轨道滚到最低点,在此过程中,小球受到重力的冲量的大小为IG,受到物块A的作用力的冲量的大小为IA,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的大小为I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IG>IA>I合 B.IG>I合>IA
C.IA>I合>IG D.IA>IG>I合
7. 一重量为G的物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撤去拉力,再经过时间t停止运动。物块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F大小为( )
A.μG B.2μG C.3μG D.4μG
8. 拍篮球是大家都喜欢的强身健体的大众体育活动项目。已知篮球质量为0.6kg,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开始向下拍球使球做匀加速运动,拍球作用距离为0.2m,在离手时获得一个竖直向下4m/s的速度。若不计空气阻力及球的形变,,则在拍球过程中手给球的冲量为( )
A.1.2N·s B.1.8N·s C.2.4N·s D.3.0N·s
9. 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动量的方向
B.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可以肯定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10.如图为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过程的示意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运动过程记为Ⅰ,运动员入水后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记为Ⅱ,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 )
A.过程Ⅰ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零 B.过程Ⅰ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C.过程Ⅱ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零 D.过程Ⅱ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二、多选题
11.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可看作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s内与1s~2s内物体动量变化率之比为3∶1
B.0~2s内物体动量变化量为5N·s
C.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为4W
D.第1s末与第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4∶9
12.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 )
A.F1的冲量等于F2的冲量
B.F1的冲量小于F2的冲量
C.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
D.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小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
13.载人飞船完成任务后,载有航天员的返回舱要返回地球,为了保证字航员的安全,在距离地面1m左右启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某次返回舱在距地面1.05m时的速度为10m/s,开始启动发动机,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2m/s。近似认为返回舱从触地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恒为0.1s,航天员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自身重力的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启动发动机后,下落过程中宇航员受到合外力的冲量方向向下
B.若不启动发动机,宇航员着陆时受到的冲击力将超过其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力
C.不启动发动机和启动发动机两种情况下,宇航员着陆时受到的冲击力之比为11:3
D.不启动发动机和启动发动机两种情况下,宁航员着陆时受到的冲击力之比为4:1
14.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别作用在a、b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 )
A.水平推力F1、F2大小可能相等
B.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C.水平推力F1对a物体的冲量小于水平推力F2对b物体的冲量
D.摩擦力对a物体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做的功
15.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
B.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动量也保持不变
C.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则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的金属块沿直线垂直右侧墙面向右运动,到达A点时速度大小为,到达点时速度大小为,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与墙壁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返回点时速度大小为,分别求金属块由A到、与墙壁碰撞前后、由A到返回的动量变化量。
17.物理问题的研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当我们研究水流、气流等流体问题时,经常会选取流体中的一小段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能够得出一些有关流体的重要结论。某同学应用压力传感器完成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他将一根均匀的细铁链上端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调整高度使铁链的下端刚好与压力传感器的探测面接触。剪断细线,铁链逐渐落在探测面上。传感器得到了探测面所受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图2)。通过对图线分析发现铁链最上端落到探测面前后瞬间的压力大小之比大约是N1:N2=3:1,后来他换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铁链重复该实验,都得到相同结果。请你通过理论推理来说明实验测得的结果是正确的。(推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理量的字母请自行设定)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1节动量和动量定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C D B B C B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BC BD CD AD
三、解答题
16.,方向向左; ,方向向左; ,方向向左。
17.设单位长度的铁链质量为b,铁链的总长度为L,当铁链的最上端落在探测面上时,选取铁链最上端的一小段为研究对象,其质量为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可知
取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探测面受到铁链最上端的压力为
此时除最上端外,其余部分的铁链已经落在探测面上,对探测面的压力为:N=mg 其中:m=bL则探测面受到的总压力为
当铁链的最上端落在探测面上后,探测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由此可得:N1:N2=3:1,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