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16: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过 关 演 练
一、单选题
1. 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方向,DE段为直线),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t4时间内,小球竖直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t0-t2时间内,合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0-t2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一定为
D.t3-t4时间内,拉力做的功为
2. 如图,不计空气阻力,从O点水平抛出的小球抵达光滑斜面上端P处时,速度方向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然后紧贴斜面PQ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比平抛运动时的大
B.小球在斜面运动的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于小球和斜面的总重
C.撤去斜面,小球仍从O点以相同速度水平抛出,落地速率将变大
D.撤去斜面,小球仍从O点以相同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间将减小
3. 如图所示,一篮球从距地面高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作用后再竖直向上弹回,篮球每次与地面作用都会有动能损失,损失的动能为篮球每次与地面接触前动能的10%.已知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的过程中运动的总路程为( )
A. B. C. D.
4.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F阻的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0至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该物体运动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F阻为( )
A.0.5N B.1 N C.1.5 N D.2 N
5. 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质量为m=0.1kg,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一物体B质量也为m=0.1kg,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当A上滑到最高点速度为0时恰好被物体B击中,规定相遇点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A、B运动的高度随动能的变化关系h-Ek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C点坐标为(1.8,-1.8)。(A、B均可看成质点,不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取10m/s2)。则( )
A.B物体的初速度v0=2.4m/s
B.A物体从最低点运动到斜面最高点的时间t=1.2s
C.A、B起始时刻的高度差H=5m
D.B撞击A瞬间的动能Ek=5.4J
6. 在篮球比赛中,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投出,篮球以约为1m/s的速度撞击篮筐。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8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最接近( )
A.1J B.10J C.25J D.50J
7.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颗不同的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内,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若子弹A射入的深度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则( )
A.子弹A的质量一定比子弹B的质量大
B.入射过程中子弹A受到的阻力比子弹B受到的阻力大
C.子弹A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比子弹B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长
D.子弹A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一定比子弹B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大
8. 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恒力F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重物离开地面H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了h。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重力做功为零
B.拉力做功为
C.重物刚落地时的动能为
D.重物克服地面的冲击力做的功为
9. 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10.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当物体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
A.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弹力大小应为mg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在最底点
D.物体的最大动能在弹簧位于原长的位置
二、多选题
11.最近我国连续发射了多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预示着我国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该卫星处于地球的同步轨道,假设其离地高度为h,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则
A.该卫星运行周期为24小时
B.该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是
C.该卫星周期与近地卫星周期之比是
D.该卫星运动动能是
12.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共同确定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没有力就没有加速度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质量决定着惯性的大小
C.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匀速或静止时没有惯性
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外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13.我国“天宫一号”圆满完成相关科学实验,于2018年“受控”坠落,若某航天器变轨后仍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变轨后的周期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航天器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器的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
B.航天器的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
C.航天器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8倍
D.航天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8倍
14.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的a-t图像如图所示,t=0时其速度大小为2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N,则( )
A.t=2s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4N
B.在0~6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396J
C.在0~6s内,合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N·s
D.t=6s时,拉力F的功率为180 W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恒量,因此,加速度为恒量的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总与速度垂直,因此,加速度方向总与速度垂直的物体一定要做匀速圆周运动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竖直面平面内有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点。一小滑块自圆弧轨道A点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在B点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到水平地面C点。已知小滑块的质量为m=1kg,C点与B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m,B点离地面的高度为1.25m,圆弧轨道半径R=1m,g取10m/s2,求滑块
(1)在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沿圆弧轨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7.如甲图所示,长为4m的水平轨道AB与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BC在B处平滑连接,有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与位移x的关系按乙图所示规律变化,滑块与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B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冲上斜面,则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多大。(sin37°=0.6)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A B D D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D AB AD BC BD
三、解答题
16.(1)14N;方向竖直向下;(2)8J
17.(1),(2)最终距离0.64m
PAGE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