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莫西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阿莫西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10:41:39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3.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学习难点〗
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
B.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
C.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
D.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2.下列每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密 羁绊 飘移 销声匿迹
B.携带 恬静 流逝 周而复始
C.禇皱 怅惘 彗星 戛然而止
D.褪色 瞳仁 追朔 人情事故
3.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②气候逐渐变冷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为创建全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⑴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⑵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⑶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二、导入新课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 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分析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2.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顺序。
四、合作探究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五、比较阅读
比较《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两文。(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文的说明角度有何异同?
3.两文的说明顺序各是什么?
4.举例说明两文的说明方法。
5.两文主题思想有何共同点?
六、课堂检测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说明的中心是( )
A.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C.斯英石只出现在沙子强烈挤压的地方。
D.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 ;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 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 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 ) 大劫( )难
⑵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⑶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⑷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 ; ② ,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⑸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 。
⑹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 为什么
⑺第③段文字运用了 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册》。
2.课外阅读阿莫西夫科幻作品。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1.B(A项“栖”应读“qī”。C项“陨”应读“yǔn”。D项“蜍”应读“chú”。)
2.B 【解析】A漂移C褶皱D追溯 人情世故
3.A(②与①相比,寒冷的程度要轻,因此排在第一位;④从“植物”的数量角度揭示②“气候逐渐变冷”的后果;③紧承④揭示②“气候逐渐变冷”的后果;①在语意上更进一步,表明变成“冰天雪地”的原因。)
4.D(A.状语“强烈”与中心语“证明”搭配不当,可把“强烈”改为“有力”;B. 逻辑错误,把“不再”改为“再次”;C成分残缺,“成为”前加“这些公园”。)
5.⑴举例子⑵列数字⑶打比方(⑴举例子。抓住“例如”一词,可看出是举例子。⑵列数字。四十多亿年…2.25亿年…数百万年⑶打比方。把“南极洲”比作“大冰箱”。)
三、1.说明对象为“恐龙灭绝的原因”,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2.全文共17个自然段,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2-6)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7-11)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2-17)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由果到因逻辑顺序。
四、1.⑴撞击说: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⑵火山说: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2.“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五、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种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后者: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3.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4.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
第一篇第6段: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恐龙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原因(举例子)。第11段:说明了泛大陆板块的分裂过程(列数字)。第14段:说明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覆盖着恐龙化石(打比方)。
第二篇第9段:用斯石英与金刚石作比较,进一步说明斯石英的性质(作比较)。
5.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六、1.A项中的句子统领两篇短文,是两篇短文的中心。
2.大陆漂移假说 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得出的结论
3.然而 由于 所以 从而
4.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5.⑴xī jié⑵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逻辑顺序
⑶①‖②③④‖⑤
一层:科学家对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二层: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撞击说”“火山说”;三层:点明研究“撞击说”“火山说”的深远意义。
⑷答案: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②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依据分别是:“撞击说”“火山说”。
⑸特定称谓 解释说明
⑹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
⑺举例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以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3.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学习难点〗
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
B.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
C.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
D.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2.下列每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密 羁绊 飘移 销声匿迹
B.携带 恬静 流逝 周而复始
C.禇皱 怅惘 彗星 戛然而止
D.褪色 瞳仁 追朔 人情事故
3.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②气候逐渐变冷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为创建全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⑴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⑵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⑶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二、导入新课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 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分析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2.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顺序。
四、合作探究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五、比较阅读
比较《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两文。(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文的说明角度有何异同?
3.两文的说明顺序各是什么?
4.举例说明两文的说明方法。
5.两文主题思想有何共同点?
六、课堂检测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说明的中心是( )
A.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C.斯英石只出现在沙子强烈挤压的地方。
D.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 ;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 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 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 ) 大劫( )难
⑵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⑶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⑷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 ; ② ,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⑸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 。
⑹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 为什么
⑺第③段文字运用了 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册》。
2.课外阅读阿莫西夫科幻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