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相交线平行线选择题练习(上海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海市各地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相交线平行线选择题练习(上海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海市各地沪教版七年级数学期中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2 19: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 相交线 平行线选择题
1.(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如图,是直线外一点,过点作于点,在直线上取一点,连结,使,在线段上连结.若,则线段的长不可能是  
A.3.5 B.4 C.5.5 D.6.5
2.(2021·上海市罗南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下列选项中与∠AOC互为邻补角的是(  )
A.∠BOC B.∠BOD C.∠DOE D.∠AOE
3.(2021·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a∥b,a、b被c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2021·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是同位角 B.与是内错角
C.与是同位角 D.与是同旁内角
5.(2021·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七年级期中)已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6.(2021·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两不重合的直线、和,,,则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无法判断
7.(2021·上海市罗南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选项中不一定能判定a∥b的是(  )
A.∠1=∠3 B.∠1=∠4 C.∠2=∠4 D.∠2=∠5
8.(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如图,的内错角是( )
A. B. C. D.
9.(2021·上海松江·七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等于( )
A.150° B.180° C.210° D.120°
10.(2021·上海松江·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
11.(2021·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度是,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D.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相交
12.(2021··七年级期中)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同位角 B.是同位角
C.是内错角 D.是同旁内角
13.(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载,那么内错角相等;②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联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④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4.(2021··七年级期中)如图所知,已知OA⊥BC,垂足为点A,联结OB,下列说法:①线段OB是O、B两点的距离;②线段AB的长度表示点B到OA的距离;③因为OA⊥BC,所以∠CAO=90°;④线段OA的长度是点O到直线BC上点的最短距离.其中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2021·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下列判断:①∠A与∠1是同位角;②∠A与∠B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6.(2021·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④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垂直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7.(2021·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中)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  )
(1)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2021·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是一对内错角 B.和是一对同位角
C.和是一对同旁内角 D.和是一对内错角
19.(2021·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直线AC和直线BD相交于点O,若∠1+∠2=70°,则∠BOC的度数是( ).
A.100° B.115° C.135° D.145°
20.(2021·上海杨浦·七年级期中)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3和∠4是邻补角 B.∠1和∠2是同旁内角
C.∠1和∠5是同位角 D.∠5和∠6是内错角
21.(2021·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下列条件中的 ( )
A. B. C. D.
22.(2021·上海杨浦·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③两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3.(2021··七年级期中)如图,直线都与直线相交,其中不能判定的条件是( ).
A.∠1=∠2 B.∠3=∠6 C.∠1=∠4 D.∠5+∠8=180°
24.(2021·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B.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C.在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在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5.(2021·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
A.B.C. D.
26.(2021·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中)如果∠A的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那么∠A和∠B的数量关系是(  )
A.相等 B.互余或互补 C.互补 D.相等或互补
27.(2021··七年级期中)如图,直线a∥b,AC⊥AB,AC交直线b于点C,∠1=60°,则∠2的度数是(  )
A.50° B.45° C.35° D.30°
28.(2021·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若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A.α+β+γ=360° B.α﹣β+γ=180°
C.α+β﹣γ=180° D.α+β+γ=180°
29.(2021·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结AC,使AC=2AB,P在线段BC上连结AP.若AB=3,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  )
A.3.5 B.4 C.5.5 D.6.5
30.(2021·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所示,若AB∥EF,用含、、的式子表示,应为( )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在线段上,可得,可得答案.
解:由AB⊥BC,垂足为B,AB=3,在线段上连结,,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垂线段的性质求解.
2.A
【解析】
解:图中与互为邻补角的是和,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邻补角,熟练掌握邻补角的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是解题关键.
3.A
【解析】
∠1与∠2属于同位角,因为a∥b,所以得到∠1=∠2的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故选A.
点睛: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4.C
【解析】
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可得答案.
解:A.∠1与∠4是同位角,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3与∠4是内错角,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B与∠3不是同位角,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1与∠3是同旁内角,说法正确,不符而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用旁内角,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出答案.
解:∵,
∴∠1+∠2=180°,
∵∠1 =95°,
∴∠2=180°-∠1=180°-95°=8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析】
根据平行的判定方法: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知.
解:∵,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线平行).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的判定方法,关键是掌握平行的判定方法: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7.B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判断即可得.
解:A、,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此项不符题意;
B、,不一定能判定,此项符合题意;
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此项不符题意;
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此项不符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8.D
【解析】
根据内错角是在截线两旁,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内错角的边构成” “形作答.
解:如图,的内错角是,∠4的同旁内角是∠3,∠4的同位角是∠2,∠4与∠1不具有特殊位置关系.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内错角的定义,正确记忆内错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B
【解析】
解:∵∠DOB=∠AOC,∴∠AOE+∠DOB+∠COF=∠AOE+∠AOC+∠COF=∠EOF=180°.故选B.
10.B
【解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的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即可判断.
A、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说法正确;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说法错误;
C.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此说法正确;
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理解这些知识是关键.但要注意: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两个性质的前提是平面内,否则不成立.
11.C
【解析】
根据垂线的性质: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垂线段最短;同一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即可.
解:A、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原题说法错误;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法错误,应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C、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连接而成的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度是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2cm.说法正确;
D、互相垂直的直线一定相交,说法错误,应为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直线一定相交;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同一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而不是一个图形,也就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
12.A
【解析】
根据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的定义结合图形判断.
解:A、∠GBD和∠HCE不符合同位角的定义,故本选项合题意;
B、∠ABD和∠ACH是同位角,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FBC和∠ACE是内错角,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GBC和∠BCE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正确且熟练掌握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的定义和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13.C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线公理,垂线段的性质定理,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①错误;
∵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正确;
∵联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③正确;
∵如果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还要强调位置关系,
∴④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线公理,垂线段的性质定理,对顶角的定义,掌握上述的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A
【解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垂线段最短逐个判断即可.
线段OB的长度是O、B两点的距离,故①错误,符合题意;
线段AB的长度表示点B到OA的距离,故②正确,不符合题意;
∵ ,
∴ ,故③正确,不符合题意;
线段OA的长度是点O到直线BC上点的最短距离,故④正确,不符合题意;
错误的有1个,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点,根据知识点逐一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15.B
【解析】
①同位角的概念可得∠A与∠1是同位角;②由同旁内角的概念可得∠A与∠B是同旁内角;③由内错角的概念可得∠4与∠1是内错角;④由同位角的概念可知∠1与∠3不是同位角,④错误.故正确的有3个,故选B.
16.C
【解析】
根据所学公理和性质定理,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再计算个数.
①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符合题意;
②应为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符合题意;
④应为如果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垂直,错误,不符合题意,
所以①③两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对公理和定理的考查,熟记公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7.C
【解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解: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1)正确;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2)不正确;
平面内,平行具有传递性,故(3)正确;
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同位角(内错角)相等,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4)正确,
∴正确的有(1)、(3)、(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理解平行线公理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8.D
【解析】
根据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去判定四个选项即可解答.
A选项:和是一对内错角,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和是一对同位角,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和是一对同旁内角,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和不是内错角,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识别,熟练掌握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D
【解析】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2,即可求出∠1的度数,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出∠BOC的度数.
解析 ∵直线AC和直线BD相交于点O,
∴∠1=∠2,
∵∠1+∠2=70°,
∴∠1=35°,
∵∠1+∠BOC=180°,
∴∠BOC=180°-∠1=180°-35°=14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和邻补角,对顶角相等;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和为180°.
20.C
【解析】
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A.∠3和∠4是邻补角,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2和∠1是直线AG、BF被直线AC所截的同旁内角,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
C.∠1和∠5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D.∠5和∠6是直线AC、DE被直线DF所截而得到的内错角,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的意义,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1.A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判断即可.
解:A、是内错角相等,所以,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能使得,不能使得,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因为不是同旁内角,不能使得,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不能使得,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
22.B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公理及推论逐一判定.
解: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故原说法错误;
②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原说法错误;
③两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原说法正确;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原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公理,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3.C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分析即可.
解:A、∠1=∠2可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不合题意;
B、∠3=∠6可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不合题意;
C、∠1=∠4不能得到a∥b,符合题意;
D、∠5+∠8=180°可得∠3+∠2=180°,可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到a∥b,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记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4.C
【解析】
对于错误的命题举出反例说明它不正确即可.
解:∵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的说法错误;
∴A不正确;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说法错误.
∴B不正确;
∵垂线的性质是:经过平面内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经过平面内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说法正确,
∴C正确;
∵在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在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说法错误.
∴D不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为C.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同位角,平行公理及推论,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反例即可.
25.B
【解析】
A、∵AB//CD,∴∠1+∠2=180°.故本选项错误.
B、如图,∵AB//CD,∴∠1=∠3.
∵∠2=∠3,
∴∠1=∠2.故本选项正确.
C、∵AB//CD,∴∠BAD=∠CDA,不能得到∠1=∠2.故本选项错误.
D、当梯形ABDC是等腰梯形时才有,∠1=∠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26.D
【解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A的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解:BD⊥AD,CE⊥AB,如图:
∵∠A=90°﹣∠ABD=∠DBC,
∴∠A与∠DBC两边分别垂直,它们相等,
而∠DBE=180°﹣∠DBC=180°﹣∠A,
∴∠A与∠DBE两边分别垂直,它们互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垂线及角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27.D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与∠1的关系,根据两直线垂直,可得所成的角是90°,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如图,

∵直线a∥b,
∴∠3=∠1=60°.
∵AC⊥AB,
∴∠3+∠2=90°,
∴∠2=90°-∠3=90°-60°=3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角的和差.
28.C
【解析】
过点E作EF∥AB,如图,易得CD∥EF,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FEA=180°,∠C=∠FEC=γ,进一步即得结论.
解:过点E作EF∥AB,如图,∵AB∥CD,AB∥EF,∴CD∥EF,
∴∠BAE+∠FEA=180°,∠C=∠FEC=γ,
∴∠FEA=β﹣γ,∴α+(β﹣γ)=180°,即α+β﹣γ=18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和平行线的性质,属于常考题型,作EF∥AB、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9.D
【解析】
直接利用垂线段最短以及结合已知得出AP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过点A作AB⊥l于点B,AC=2AB,P在线段BC上连结AP,AB=3,∴AC=6,∴3≤AP≤6,故AP不可能是6.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正确得出AP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30.C
【解析】
过C作CD∥AB,过M作MN∥EF,推出AB∥CD∥MN∥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D=180°,∠DCM=∠CMN,∠NMF=,求出∠BCD=180°-,∠DCM=∠CMN=-,即可得出答案.
过C作CD∥AB,过M作MN∥EF,
∵AB∥EF,
∴AB∥CD∥MN∥EF,
∴+∠BCD=180°,∠DCM=∠CMN,∠NMF=,
∴∠BCD=180°-,∠DCM=∠CMN=-,
∴=∠BCD+∠D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