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1 16: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形轨道,轨道半径约为6800km,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速度约为7.7km/s。进入圆形轨道后,核心舱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约为(  )
A.0.5h B.1.5h C.2.5h D.3.5h
2.同步卫星相对地而静止不动,犹如悬挂在天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是不变的
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定的 D.同步卫星的周期是不变的
3.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B.轨道半径之比为4∶1
C.周期之比为4∶1
D.角速度之比为1∶2
4.2021年的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并于6时56分完成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次我们的三名宇航员将在太空中驻扎半年之久。已知空间站在距离地球约的高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1天之内将经历16次日出日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知道空间站的周期、轨道高度和引力常量G,可求出空间站质量
B.仅知道空间站的周期、轨道半径和引力常量G,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C.空间站的运行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
D.空间站内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地球对空间站内的宇航员没有引力作用
5.2021年,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颗质量达到木星级别的气态行星,绕银河系内的一顆白矮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绕太阳微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若该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气态行星绕白矮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r。取1年,,,则可估算出该气态行星的角速度约为(  )
A. B. C. D.
6.下图是天问一号运行轨迹示意图,a、b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c是绕火星的“近地”圆轨道,其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在c轨道上运行速率大于
B.“天问一号”在绕火星的a、b、c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关系为
C.“祝融号”火星车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小于在火星表面所受的重力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7.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同步卫星中星9A时出现异常,卫星没有进入预定的静止轨道。通过我国研究人员的努力,经过10次轨道调整,终于在7月5日将中星9A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的静止轨道,完成“太空自救”。如图所示是卫星自救过程的简化示意图,近地轨道和静止轨道是圆轨道,异常轨道和转移轨道是椭圆轨道,P、Q、S三点与地球中心共线,P、Q两点是转移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近似认为P、Q间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的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可以不重合
B.卫星在静止轨道上经过S点与在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相同
C.卫星在异常轨道上经过Q点速率大于在静止轨道上经过S点的速率
D.卫星在近地轨道上的周期与在转移轨道上的周期之比约为1∶4
8.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如图),开始巡视探测。已知“祝融号”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是在火星表面的a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b倍。假设地球和火星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则地球与火星密度的比值为(  )
A. B. C. D.
9.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
A.星球A受到的引力一定大于星球B受到的引力
B.星球A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星球B的向心加速度
C.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星球B的角速度
D.星球A的质量一定小于星球B的质量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如图所示。假设对接前它们在离地面高约为400km的同一轨道上一前一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时“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  )
A.均处于平衡状态
B.向心加速度均小于9.8m/s2
C.运行周期均大于24h
D.“神舟十三号”若点火加速可以追上前面的“天和”核心舱
11.如图,质量相等的两颗地球卫星A、B,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则它们运动的周期与和动能与大小关系分别为(  )
A. ; B. ;
C. ; D. ;
12.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模型,即探究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三体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1772年,拉格朗日在“平面限制性三体问题”条件下找到了5个特解,它就是著名的拉格朗日点。在该点上,小天体在两个大天体的引力作用下能基本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是日地系统的5个拉格朗日点(L1、L2、L3、L4、L5),设想未来人类在这五个点上都建立了太空站,若不考虑其它天体对太空站的引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L1点的太空站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B.位于L2点的太空站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
C.位于L3点的太空站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位于L1点的太空站的向心加速度
D.位于L4点的太空站向心力大小一定等于位于L5点的太空站向心力大小
二、填空题
13.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从月球表面发射,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已知地球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n倍,忽略天体自转的影响,则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
14.如图所示,a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是近地气象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设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请写出a、b、c的运行的速度va、vb、vc;向心加速度aa、ab、ac,的大小关系。
(1)运行的速度∶___________;
(2)向心加速度∶___________。
15.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圆满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基本系统的组网部署。BDS需要几十颗导航卫星,其中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2.2×104km,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3.6×104km,它们都绕地球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则相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轨道卫星的周期________,加速度_______,线速度_______,角速度_______。
16.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若从地球上高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的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该物体,其射程为___m。(忽略星球及地球的自转)
17.地球的同步卫星线速度为、周期为、向心加速度为,地球近地卫星的线速度为、周期为、向心加速度为。则______(填“>”,“<”或“=”);______(填“>”,“<”或“=”);______(填“>”,“<”或“=”).
三、解答题
18.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由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合作得到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引起众多天文爱好者的兴趣。同学们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知道:①黑洞具有非常强的引力,即使以3×108m/s的速度传播的光也不能从它的表面逃逸出去。②地球的逃逸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这个关系对于其他天体也是正确的。③地球质量me= 6.0×1024kg,引力常量G= 6.67×10-11N m2 /kg2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利用高中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求出:假如地球变为黑洞,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地球半径的最大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19.(1)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且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忽略地球的自转。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
(2)若某位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的自转。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20.如果知道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T和它与太阳的距离r,能求出太阳的质量吗?若要求太阳的密度,还需要哪些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B
7.C
8.A
9.D
10.B
11.A
12.C
13.
14. vb>vc >va ab>ac >aa
15. 小; 大; 大; 大
16.5
17. < > <
18.9×10-3m
19.(1);(2)
20.能;还需要知道太阳的半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