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找规律
难点名称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习题,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规律,领悟规律的内涵,学生较难以理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所以结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难点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2、在教学手段上,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图文结合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同学们,今天咱们做一个动作接龙游戏,第一个人,双臂上举,第二个人双臂伸展,第三个人双臂下垂,第四个人和第一个一样,第五个人和第二个人一样。以此论推。(学生表演动作)
(上课开始,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引入,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增强了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合作探究,寻找规律 1、看图找规律 (1)创设情境:“六一”到了,学校组织联欢会,这是同学们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然后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联欢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在课件辅助下,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2)学生找到图中有规律的事物之后,再去分别找出主题图中小旗、小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轻而易举。(课件出示)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这些图形、物体和小朋友都是两个为一组,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就是有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逐步发展其动手、观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规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规律的高潮。】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尝试练习,应用规律。
课件逐步出示:
1、猜一猜。后面一个是什么颜色的? 2、摆一摆。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图形为一组,它是按什么规律重复摆排列的?
2.涂一涂。请同学们同桌交流,并说一说他是按什么规律重复排列的,应该怎样来图。
4..填一填。我们发现这两组图不仅从物体上找到规律,从数字也可以找到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给定的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猜一猜、摆一摆、涂一涂、填一填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学生们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相互间交流,创造性的找出多种方法,在操作和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在活动中又一次感知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 (五)课堂小结,欣赏和畅谈规律 1、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播放课件) 只要我们留心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比如斑马身上有规律的条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保护自己;马路上的斑马线,提醒我们过马路的时候注意安全;还有春天生机勃勃,夏日晴空万里,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大雪纷飞,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四季有规律的变换等等。 2、拓展练习,创造规律。
小朋友们,你们说的可真好,那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设计一下你的作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