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要做具有独创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时代感非常强的材料作文题。本题由三段材料构成:
第一段:从个人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例举生活中共享的点例,同时指出“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便是指出独创独有的重要性,而独创独有便是“思考、体验、匠心””。
第二段:从国家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是例举共享一个方面,而“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便是“独创”。而“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5月28日上午开幕,领袖出席会议并发表的重要讲话:“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可见,本段从国家角度肯定了独创的意义。
第三段:点出本题中心:生活不乏共享者,但是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
由此得出本次作文的重心是论证“当代中国青年与独创的关系”。
学生应该综合三段材料,整体理解材料,从而得出材料的中心,不能脱离“时代青年与独创的关系”,只写“独创”“创新”或者只写“青年”“时代”,或者写“共享的重要性”视为偏离材料。
1.有无更换材料中的关键词“独创”
2.标题直接体现“青年”“独创”字眼了吗
3.行文中有无紧扣材料“独创”“青年”“国家”
4.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衔接吗
订正注意事项
1.开篇引用材料,指出在共享的大背景下独创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观点。
2.论述独创精神对新青年个人的重要性。
3.论述独创精神对国家的重要性
4.具有独创精神的新青年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5.总结
写作结构
问题标杆卷
论创新
一考生
(题目太大,小作者难以得“贪天之工”。再说,盯着“创新”一个词语,那么,作文题目的材料中的“共享”“独创”为何视而不见呢?)
这是个科技发达的年代。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科技发展进步程度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这是创新的成果,但在这个年代,我们最缺乏的也是创新。
创新是什么?创新可以是在旧的领域打开新的局面,新的方式,创新也可以是直接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领域。(也具有阐释概念的能力,说明作者具备比较高的写作能力,但是,题目的材料中“共享”和“独创”“独有”为何成为透明的存在?)
汽车取代了马车,电子邮件取得了飞鸽传书,我们再也不必为了思念亲人、思念友人托人送一封“值万金”的书信,写一首思念诗,视频通话将距离万里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技创新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联想与拓展生活的能力也是不错的,还有引用的好写法,更是让人觉得作者有写好的可能,也更让评卷者可惜!)
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国家。我认为这离不开创新二字。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了许多创新性的言论、思想。而其中的儒家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司南,也就是后来的指南针,没有它,也许现在我们还认为地球上只有几个国家,东汉的蔡侯纸让我们不用背负百斤重的竹筒,而唐朝的科举取士让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那科举制度也一直沿用至今,演变成了高考。反观清朝时代,僵硬的思想,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国人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当八国联军带着洋枪洋炮侵入时,清政府还在组织军队带着刀枪前去抵抗,后果自然不必多说。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这一段历史“数来宝”,就让文章往低处走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十分自豪,因为我们有袁隆平老先生的高产水稻,我们也有便捷的移动支付,我们有许多新创新的产品。但同时我也很担忧。我们没有一枚走在国际前列的电子芯片,我们没有得到世界认可的操作系统,我们缺少的还有很多。但我相信,那是机会,那是留给我们的创新的机会。(与上一段一样,滑入浅层例证的路子。)
八零后们已然迈入迈进三十岁的大门,九零后们正在路上奋斗着,而零零后的我们也即将踏上这一条道路。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有什么的未来。所以,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让我们努力成为未来的探险者,创新者吧!(结尾把写作者定位于青年,很好。可惜也是无视题目要求的高调。)
评语:本文以“创新”为中心展开论述,完全抛弃了“共享”,题意理解残缺。在行文中,论据选择恰当,对“国家”和“青年”两个关键词都有所涉及,态度明确。
评分:13+12+12=37
典型问题卷三:
只眼但识“创新”面,却冷落了“共享”好伤心
创新之风,繁荣九州
近年来,知识创权不断的进入公众的视野,而中国也在大力宣扬自主创新。在此我认为,创新之风,繁荣九州。(这一段进入观点非常生硬!是典型的“材料粘贴观点”式的开头。对于话题作文尚且生硬,对于这类多概念关系型作文,其生硬更上一层!)
所谓创新,即创造出新的事物或对旧事物加以改进。(简单阐释概念)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中国高铁。中国的引领者们用自己的大脑与双手,为中国刻画了一张经久不衰的名片,独创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诚然,引进或者购买都更为地方便与快捷,其付出的代价也十分微小。倘若是一些急于求成、想着一步登天的功利之人,也许会采取这种办法。但是最核心的关键技术是无法用钱买来的,把柄将会始终被别人握在手中。而我们的引领者用自己的心血取得突破,不仅仅是一次科学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独创与仿造战争中的一场胜仗。让天下之人看到,创新才是繁荣的根本。(本段显出作者段略写作的能力很强。你看,作者用了多少个关联词呀:“诚然”“倘若”“也许”“但是”“而”“不仅仅”“更是”“才是”,这说明作者的写作分析能力具备得高分的可能。但是,为什么不看清作文材料的多概念关系内容呢?)
我 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引领者,没有独创思想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创新艰难,也很困苦,远不如使用别人已经想好的东西那么轻松,可是若每个人都只想着抄袭,终究有一天会被有会有被抄完的那一天。倘若没有人愿意创新,就不会有创新事物产生。抄袭终将灭亡。创新固然苦,可是当静下心来去把他们打磨好,创新出全新的东西将会获得无法想象的满足感,远比超靠抄袭得来的令人激动。同时它不会像跟风而来的产物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它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更是写得好!同样关联词以群体式爆发,但是,共享的缺失,让文章落得下风!)
当然合理的借鉴并非不可。当别人的优秀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融合,也许就会产生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的产物。(终于出现了“借鉴”,有“共享”的意思,那么,文章的前半部分为何对“共享”只字不提!)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即将步入大学的校园,只有学会创新,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领袖说过,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胜则民族盛。倘若我们青年人学会创新,则民族则会创新。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才能使祖国更加繁荣。(写作主体意识和对象意识都很强,这说明写作者的写作观念很符合当下高考写作。)
让我们都成为时代的创造者,让创新之风,繁荣九州。(套路结尾,虽俗套,却也没多大毛病。不过,为什么就没有材料里所说的“独创”“独有”,当然,更重要的是引入话题的那个“共享”呢?)
评语:本文中心论点明确,论证过程紧扣题意,层次清楚,论据有时代感、但略欠准确丰富。
本文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关键词“共享”,单一写“创新”,对题意的理解不全面。另外,概念不清。行文中同时出现了“独创”“创造”“创新”多个相关词语。
评分:14+15+13=42
优秀范文
共享看天下,独创走天下
(题目包含关键词“共享”、“独创”,扣题鲜明;一“看”一“走”,明显看出二者地位关系不同,前者被动,后者主动。)
雏鹰可以依靠母亲的羽翼飞翔天际,但要生存于苍穹之下,必须学会飞翔,独立飞行;果实可以依靠树发育成熟,但要完成繁殖使命,必须脱离本体带着种子,远走高飞,独立成长(借自然现象,引出拥有“独立”能力的重要意义,精炼,而且形象感强。)。也许新时代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共享,但是其中奥秘却不能共享,例如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共享可以让我们看遍天下,但真正要独立于世界,离不开独创。(简洁提点材料内容,从而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也阐释了题目。)没有独创,我们就没有资本,只能靠别人的共享度日,岂不危险?
为何说共享依赖有危险,而独创走天下都不怕?当年美国凭借科技方面的实力,不给中兴提供芯片,中兴面临破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依赖是一种把柄,若我们过分依赖共享,没有独立生产的能力,那便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他们可以凭借这个给你施压。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别国的科技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当我们靠共享发展越来越繁荣,我们离悬崖也就越来越近了。相反我们有独创,我们就有了资本,不用看人脸色,有底气,独创能力,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由企业到国家,递进一层是很好的,可惜并没有国家层面的事例。好在作者很老道的用正反对比说理来补足。)
共享可以说是别人的WiFi信号,而独创却是自身的。别人的总有连不到的时候,只有自己的才靠谱。共享带来的好处,就像汤上的油,往往只浮于表面。只有独创,我们才能深深受益。(巧用比喻论证,新鲜恰切,令人耳目一新,进一步解说了共享的不可靠和独创的“靠谱”。)二战后,原子弹的威力震慑世界,有能力生产原子弹的国家就有威慑力。为了维持国家稳定,维持世界和平,我国投入大量资金,终于研制成功,让中国立于东方。国人出门昂首挺胸,北斗升空,国人拥有自己的GPS,让外国对中国技术刮目相看,正所谓共享看天下,独创走天下。只有独创,我们的强大才不会浮于表面,才能立于东方,大步向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最高领导人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变革。即使不穷,我们也应未雨绸缪。国家发展亦如逆流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投身潮流,更应引领潮流。国家的发展绝离不开青年,青年有独创之观念、之信心,助力国家前行。(兼顾“国家”与“青年”,紧贴时代。)
乘奔御风,扶摇万里,看直下山河!发展的脚步,因共享飞驰,但更需独创为其添点踏实(二者关系,剖析得清楚明白)。我们的山河,流得过溪流,也流得住江海(这句有点奇怪?)。共享中独创已是我们发展的目标,更是我们前进的航向。
【点评】
本文作者谙熟考场作文之道,一入笔即觉行文老练。文章标题包含关键词,观点明确,用对仗句式揭示了“共享”和“独创”二者关系。
本文的开头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先借自然景物雏鹰、树种,形象化开篇;再引材料,合乎考题写“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感悟的要求;最后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三个步骤,可谓材料作文“凤头”开篇的典范。
便利可以共享,未来只能独创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发展使便利有了共享的机会。然而,我们也清楚,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等等这些独创的事物,但恰是这些独创的事物在不断的创造着我们的未来。因此,我认为美好的未来只能独创!
青年要学会独创。我们的生活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也在呼唤着更多的年轻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时代发展,共享经济走上世界舞台,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之类的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确,共享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我们可否想过,这便利之后的是什么?没错,是独创。可以说,一切的新兴事物都是来源于独创,包括共享模式也是来源于此。作为时代青年的我们,更是要肩负起时代责任,开启我们的独创之路。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独创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小做起,先培养独创意识,再逐步通过努力独创出美好的未来。因此,青年要学会独创。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独创,则国独创。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可以共享到别国的科学发展成果,但是却难以共享到别国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国家也是十分清楚,便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支持时代青年们进行独创。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给我们给予了厚望,我们更不能辜负自己,辜负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部署要在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当时,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是一片空白。但是程开甲担负起了他的责任,接受使命,最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美完成任务。我们青年一代要向程开甲学习,接受使命,为国家独创美好的未来。
当今社会,毅然担负起时代责任的青年不为少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大学生王子安为了能为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毕业后归乡打铁,带领乡亲们独创出一条致富之路;村官秦玥飞秉承“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思想,为乡亲们干实事,独创一片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也要尽早走上独创之路。
便利可以共享,未来只能独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青年一代生逢其时且重任在负。”愿我们广大青年能接受使命,独创出美好的未来!
青年中国说
梁任公昔有《少年中国说》,名之“少年”,意不在年龄而在精神;今步任公后尘而为“青年中国说”,意自不在出新而在自警。任公曰:“少年强则国强!”我则思考:青年何以强?中国何以强?
青年何以强?不强在共享之乐,而强在独创之思,独有之成。中国何以强?不强在共享成果,而强在独创立国,强在核心关键技术。
青年可乐于共享,更应该钟情独创。青年之于少年,多了许多智慧,长了更多见识;有了独立于世的资本,富于独创的精神与力量。这都为自我独立提供可能。创造或创意,可以脱离现实的平庸,发掘生活的可能,显示生命的价值。古今中外,诸多科学名家,其立世根基,早在青年时期奠定;即便如厚积薄发、大气晚成之辈,其成功也源于青年的创造动力,毕竟,平庸的开始难以带来奇崛的结局。
(以“独创”承接前段,过渡自然。接着从两方面切入,青年之智识足以为立世资本,青年之追求足以为创业根基。这体现了立足于具体对象的具体分析,突出对象感,也避免了空泛说理。)
从深层里讲,创造或创意庶几为青春之别名。独立于世,自然求立德立功立言之大业。有所立,有所创,这本是青年的内在精神需求。当然,独创之思,独有成果,未必都一定要有冲诺奖的可能,只要是从无到有的开创,人无我有的神思,这都会让青春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这也是重在精神,不在结果。虽然弃可共享而不用,也不是真实的态度,但共享只是时代的福利,却不是时代之专利。正如美文可共享而思考不能,美图可共享而体验不能,时装可共享而匠心不能。“拿来主义”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拿来之后的超越与独创;唯独有思考、有佳构和有创意的青春,方能体会出其间的幸福与快乐、意义与价值。
青年如此,中国亦然。中国不强在共享成果,而强在独创立国,强在核心关键技术。其间道理,并不是今天我们才明白,先辈们在政治封锁与技术壁垒中,有了两弹一星的卓著功勋,有了民族的自强与自信。今天,我们同时代的科学家,同样秉持独创精神,才有畅游月背之“嫦娥”,深潜大洋之“蛟龙”……
(由“青年”过渡到“中国”,衔接紧密;以“独创立国”与前面独创立身的对应,思路贯通。举例时由昔至今,视野开阔,避免了单一,以事实服人。)
青年与中国不可分开,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青年们从好莱坞大片可以共享出视觉盛宴,中国电影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科幻传奇;现代通讯技术让中国通达全球,中国青年也可以用5G方式打开世界……
(本段在前面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论证了青年与中国的关系,层层推进,思路贯通。)
世界上创世文明有几多,至今得以传承的,独有中国一个。什么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因子?答案只能是独创,只能是洋溢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青春创造激情。梁任公借《少年中国说》宣告“老大帝国”的死亡,少年中国的新生。于此,借这篇短文,承任公“少年强则中国强”之说,续言“青年强则中国更强”,期待青年更强,中国更强!
(此段用意在“升华”:一是主题上的升华,放眼世界,纵观历史,强调“独创”、“青春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因子;二是情感上的升华,借用梁启超之文,表达自己的期待。结法可为示范。)
是为“青年中国说”。
(收拢全文,点明题意,简短有力。)
1.路漫漫,吾将创新而求进
2.国之巨轮,载动独创青年远航
3.独创心,未来新
4.莫让共享便捷洪流冲刷独创匠心思考
5.成为“独创”青年,与国携手未来
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
两弹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
这是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正面登陆后,中国再度探索月球,而且是背面,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墨子“传信”
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卫星,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抗衡外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
北斗组网
别了,GPS。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意味着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来了,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5G敢为人先
2018年2月1日,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宣布,湖北首个室外5G试验基站在武汉正式开通,这意味着5G技术在湖北的规模组网规模试验已进入攻坚阶段。
5G引领万物互联趋势,掌握核心5G领先技术,将保证我国未来起码十年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跨海大桥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外媒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海底沉管隧道技术难度极高,中国曾想让荷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然而对方漫天要价,世界上其他经验又无法照搬套用。于是中国选择从零开始,自主攻关。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桥梁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桥梁震惊世界的缩影。中国桥梁已开启了超级建设时代!
“天眼”探空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比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了约10倍!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
神州飞天
2017年4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作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重要节点,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正式下水。
在许多人眼中,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是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而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可燃冰开采
2017年5月18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正式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蛟龙”潜水
2017年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无人码头
2017年5月11日,一座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新码头在青岛港正式启用。这不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码头,在这里,颠覆了延续几十年的集装码头作业和管理模式,整个码头作业现场“空无一人”,机器人来回穿梭,集装箱全自动装卸......
高铁奔驰
2017年9月21日,在京沪高铁线路上开始投入运营的“复兴号”最高时速达到355公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复兴号”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人脸识别
两名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学生在2014年本科尚未毕业时就一起组建了“第六镜”科技公司。
2017年8月,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和人脸检测数据库FDDB上,第六镜在LFW无限制条件下人脸验证测试(unrestricted labeled outside data)中提交的成绩为99.83%,FDDB人脸检测测试中提交的成绩为98.82%,两项成绩均刷新世界纪录,取得全球第一的成绩!
参与测试的还有谷歌、百度、腾讯、商汤、Face++、小米、360、平安科技Face++等团队。
1、金句名言: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5月28日上午开幕,领袖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①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②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④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⑤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
⑥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⑦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青年典范:长沙理工大学2015级研究生。出身贫寒的他自幼患有肾炎,现已进入终末期,每天用4次透析维持生命。申请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项。提交了“共享打印机”“智能机器人的导航方法与导航系统”“多源融合定位系统”、“激光雷达自建实时地图软件”、等6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4、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