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战争的爆发与扩大》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战争的爆发与扩大》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22 14: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9张PPT。波 兰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走向战争1938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面爆发1939突袭波兰控制欧洲扩大1941苏德战场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偷袭珍珠港
本节课知识结构时空示意图太平洋战场苏台德区 一、幕尼黑阴谋1、历史背景:①德国吞并奥地利②对捷提出土地要求2、幕尼黑会议的召开①时间:1938年9月②代表:英法德意首脑③内容: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作为德军进攻苏联的代价.3、实质: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署德军开进苏台德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法西斯气焰更加嚣张慕尼黑阴谋使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西方国家绥靖政策在战前达到顶峰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4、《慕尼黑协定》的影响 ①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次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②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地位,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协定签定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之苦,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 慕尼黑阴谋示意图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慕尼黑
阴谋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绥靖政策1、含义:二战前及战初,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国家的姑息养奸的做法,统称为“绥靖政策”
2、原因: (1)英法等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力相对较弱。(2)英法等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对弱小民族的漠视。(3)英法等国存在着和平主义思想,也促使政府对法西斯的纵容政策
3、实质:通过牺牲小民族利益,以维护自身利益
4、内容:避战自保,祸水东引
5、形式:国联名不副实的制裁,不干涉政策、中立法
6、顶峰:慕尼黑协定
7、破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荒唐的伴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苏 联捷克斯洛伐克慕 尼 黑
会 议(纵容)(祸水 东引)(牺牲)(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1.质问张伯伦:
你,你为什么执迷不悟大搞绥靖政策?
你知道绥靖政策的危害有多大吗?2.拷问达拉第:
你们耗资费时,构筑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为何不能阻挡德国法西斯的铁蹄? 马其诺防线岂不是军事史上的笑柄和悲剧?3.逼问斯大林: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你们为何与狼共舞,同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你们是不是也搞绥靖?你们建立的所谓“东方战线”难道不也是侵略行径吗?4.审问希特勒:
你这个战争恶魔,玩火者必自焚!要知道,二战是世界人民反对你们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如何理解二战的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1、德、日两国要求打破“凡——华”体系,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3、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4、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讨论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爆发
德国突袭波兰(1939.9.1),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
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①德军集重兵实施“闪电战”。
②波军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③英法“静坐战争”,坐视波兰灭亡。德国突袭波兰(1939.9.1.)惨遭德机轰炸的波兰城镇希特勒在华沙举行阅兵式“静坐战争”德国空降兵在荷兰上空作战德国空降兵在奥斯陆街头德军装甲部队突破阿登山区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侵占波兰、芬兰和罗马尼亚的一些土地,把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入苏联,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苏联建立东方战线三、德国西线的进攻和法国沦陷 1)西线形势:1940年4—5月,德军在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等国。英法军队被迫敦刻尔克大撤退。 2)法国沦陷:1940年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对法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抵抗。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5.26—6.4.)法国投降德军占领巴黎强忍亡国之痛的马赛市民 讨论? 为什么号称欧洲最强大陆军的法国竟然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迅速溃败,以至亡国了呢?由此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3)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马其诺防线)
临战指挥落后,无法形成统一力量抗敌
与英、荷、比军队缺乏有效的配合马奇诺防线(示意图)马奇诺防线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 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4、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抗战 1940年7—10月,德军对英国发动了“不列颠大空战”,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是德国开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失败。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
控制欧洲后
进攻莫斯科二战初期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苏德战争爆发苏 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四、苏德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定《柏林协定》。三国约定:三国在战争中,“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三国正式结成轴心军事同盟。在德国的胁迫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相继加入轴心联盟。不久,德国侵入巴尔干和北非,把整个巴尔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的建立苏 联1941年6月德军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初战失利大片领土沦陷。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2、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
苏联初战失利的原因
德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突袭和全面进攻
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大量优秀指挥员被清洗
缺乏充分的临战准备
苏军的防御战略思想不当,对德军闪电战认识不足,把主要兵力和军用物资配置在国境线附近,损失了大量军事装备。
3、莫斯科保卫战(1941.10-1942.1) 1941年秋,苏联军民的英勇斗争,使德军的闪电战破产.德军缩短战线,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爆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团结一致,于1942年1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一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苏德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日美矛盾的激化
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进行贸易禁运。美日矛盾激化,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突袭,重创美过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2、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大东亚共容圈”计划1940年
确 立日美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法西斯国家侵略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引起世界人民反对。 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等国利益受损,苏、美、英等国感到只有合作才能维护自身利益,战胜法西斯。美英放弃绥靖政策。 2、形成的政治、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打败法西斯 经济基础:美国实施《租借法案》 3、形成过程 1)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和苏联等国的援助。 2)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8)。 3)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4)中苏美英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 4、性质:世界性的政治、军事、经济同盟 5、意义:壮大力量,鼓舞斗志,加速胜利 6、历史启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德 意 日 法 西 斯 集 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选择题:
1、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德意日三国将爆发人民革命。
D、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扰。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AB3、促使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C、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4、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5、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D、苏联的参战。6、下列国家最早被德国吞并的是(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丹麦 D、奥地利
7、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特点( )
A、德突袭波兰B、德突袭苏联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进入巴黎
8、下列关于绥靖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英法等国实施 B、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 C、慕尼黑把它推向顶峰D、削弱反法西斯力量
9、慕尼黑协定的直接受害者是( )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丹麦10、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事件是( )
A、德突袭波兰B、德突袭苏联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进入巴黎
11、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B、科技迅猛发展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
12、20世纪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国家是( )A、英法 B、美日 C、英日 D、法德
13、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出现"静坐战争" D、苏德战争18、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日本企图独霸中国 C、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D、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19、二战的性质是( )
A、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B殖民战争 C帝国主义战争 D、民族战争
20、慕尼黑图谋的实质( )
A、英法牺牲小国利益纵容法西斯进攻苏联 B、解决苏德地区的民族纠纷 C、英法联合制止德国侵略
21、导致二战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①德国侵略苏联②太平洋战争爆发德突袭波兰④国际法西斯联盟形成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③ ④ C ② ③ D ① ②22、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浩劫是(  )
A、一战 B、二战 C、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慕尼黑阴谋
2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美对日宣战②苏德战争爆发③英法对德国宣战④太平洋战争爆发
A① ② ③ ④ B ② ④ ① ③ C、 ③ ② ① ④ D ④ ① ② ③ 15、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苏德战场上与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阿拉曼战役24、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任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地址中写的是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作业】 1、慕尼黑协定的签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2、结合一战后的有关史实,简要回顾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对你有何启迪? 4、如何正确认识法西斯主义(提示:国家、统治阶级行为)和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提示:个人极端行为或非法的极端组织的行为)?●结合一战后的有关史实,简要回顾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美国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增强实力。
②30年代初,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的考虑,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国盟,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教材P54)
材料一:必须静待德国的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
英法联军总司令的命令
材料二:要是法国军队在广阔的战线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么,他们几乎毫无疑问会突破边界。
一个纳粹将军的自白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有关史实,分析英法在波兰迅速沦亡过程中的作用?
①英法坐视德军侵略波兰,致使波兰孤军奋战,波兰的抵抗意志受损,加速了波兰的灭亡。
②德军的侵略野心受到鼓舞,集中全力对付波兰,加大了侵略力量。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请回答:(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的?

(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
50坐失良机:“慕尼黑阴谋”;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静坐战争。自食其果:法国溃败;不列颠大空战;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等;联合反击:四次会议(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中国战场大反攻;苏联对日作战等。 中、埃、西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孤立无援相继失利终至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联企图祸水西推,最终也难逃厄运。
从这段历史的迷雾中走出,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迪?讨论 ■ 历史启迪:●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面对恶势力,绝不可姑息养奸,正义的力量应尽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三 、见解(新颖): 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获取历史启迪 ■ 中、埃、西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孤立无援相继失利终至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联希图祸水西推,最终也难逃厄运。
从这段历史的迷雾中走出,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迪? ■ 历史启迪:●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面对恶势力,绝不可姑息养奸,正义的力量应尽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1941、6 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绕过马奇诺防线德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