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洞、孔隙、外洞的特点。
领悟游记的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双龙洞的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歌曲导课,走近双龙洞
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美不美?大家知道这首歌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双龙洞的出名不光是唱出来的,它更因一篇游记而名闻天下,这就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齐读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释题:“记”就是将游览过的景观记录下来。这篇课文其实是一篇游记,学习游记类的课文一定要理清作者的游览及写作顺序。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任务进入“整体感知,初识双龙洞”环节。
整体感知,初识双龙洞
学生按导航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认读词语,理解“蜿蜒” 处理多音字“转”,画游览路线图。
请一组同学齐读词语。出示多音字“转”,还可以组什么词?
出示“蜿蜒”:其实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哪篇课文见过?(出示图)你们看,这就是蜿蜒的长城,那蜿蜒是什么意思呢?在这篇课文中,用蜿蜒写什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小组合作画出游览路线图。开始吧。巡视学生学习情况,请一名学生上台画出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示意图,并说一说作者的游览路线。
一路美景,前往双龙洞
学生按导航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巡视并指导学习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说说作者路上都看到了哪些美景?(指名上黑板边说边点击图片)
这满山的红花绿叶令作者的眼前一片——明艳,作者不但大饱了眼福,他还听到了什么呢?播放溪流声。你从这溪流声中听出了什么?谁能把这时缓时急的溪流声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这么美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看一看?播放2、3段录像。
细读品味,感悟双龙洞
游外洞,品宽大(1)指生读学习要求后,(板画外洞),板书:外洞教师巡视。(2)汇报交流: ①学习课文,谁愿意读一读第4自然段,(指生读)思考:这段写出了外洞的什么特点?(指生答)(板书:宽大)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外洞的宽、大的?③(出图)这两个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外洞的宽、大?把什么比作了什么?④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进入外洞一游(录像)⑤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表格)我们刚才是按照什么方法学习外洞这一段的?小结: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抓特点,找句子(板书)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抓特点,找句子”的学习方法,根据导航提示合作学习孔隙这一部分。
2.游孔隙,悟窄小(1)指生读学习要求,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板画孔隙,板书:孔隙)学生学习中,巡视查看学生学习情况。(2)汇报交流: ①指生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段写出了孔隙的什么特点?(指生答,窄小)板书:窄小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孔隙窄小的特点?(指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A.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你从哪里感受到孔隙的窄小?(出图)B.“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你从哪里感受到孔隙的窄小?点击:观看游人进入孔隙视频。C.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两同学表演贴贴换成靠、挨行不行,为什么?)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你从哪里感受到孔隙的窄小?
3.游内洞,赏奇美(1)指生读学习要求,学生按导航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板画内洞)板书:内洞,教师巡视.(2)指生读第6、7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写出了内洞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3)汇报交流①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写出了内洞的什么特点?(指生答,黑、大、奇)板书:黑、大、奇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指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③体会内洞“黑”: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④体会内洞“大”: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理解词语:十来进⑤体会内洞“奇”: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A.内洞的这些奇特景物其实都是——石钟乳和石笋,(出图)生简介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成。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千奇百怪,再加上颜色各异,人们把它们想象成了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等等,(出图)名目有四十多,有的还起上了好听的名字呢,你想不想看一看?让我们说出他们的名字吧。C.我这里还有几幅图片,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取上好听的名字?(出图)名字起的太好了,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了不起!D.我们再一起欣赏欣赏内洞奇异的景象吧。出示内洞视频。E.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内洞。师:你们的评价真精彩。小结:课文学到这我们明白了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采用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描写的方法为我们写清了双龙洞这一景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双龙洞的神奇、美丽。这是写游记类作文必须做到的两点。其实这篇课文中还有一条线索,就隐藏在涓涓细流中,同学们快找一找文中描写溪流的句子
4.寻溪流,探暗线(1)交流出示文中描写溪流句子,自读,想一想溪流下山线路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②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③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④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⑤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2)出示游览示意图:让学生上黑板划出溪流线路,明确暗线。小结:作者采用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的方法将游览双龙洞的过程清晰写出来,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今后我们要学习。像金华的双龙洞这样的溶洞奇观在大千世界还有很多处,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请点击进入拓展延伸环节,在这里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溶洞奇观、神奇自然和游记欣赏三个板块,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板块自主学习,并在“我的感受”板块里写出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探究双龙洞(1)学生按导航提示进行自主学习(2)交流观后感受
(六)课后作业仿照《记金华的金华双龙洞》的写法写一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