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近代以来中国面对西方的“冲击——反应”模式西方的冲击 中国的反应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从“偶然”的失败到“必然”的失败
从“零件”的失败到“整体”的失败
民族心态经历了一个从盲目自尊到极端自卑的变动过程。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已被植入全球现代化的历史情境之中。 时代风云的旋律 思想启蒙的战歌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聚焦1915年复古逆流猖獗袁世凯祭孔场面
1915年的另一种思路: 新思想的萌动——现代型人格品质的塑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和组织者——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 蔡元培语录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
“救国不忘读书 读书不忘救国。” 北大校长蔡元培李大钊胡 适鲁 迅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 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新文化运动两大旗帜:
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新文化运动的中西相克之思维方式
文化决定论:生存智慧的范式(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社会进化论:优胜劣汰
中——旧——败——该淘汰
西——新——胜——领潮流中西文化之争的焦点“打 倒 孔 家 店”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承文明、推陈出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 ……
上述八事,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远在异国,既无读书之暇晷,又不得就国中先生长者质疑问难,其所主张容有矫枉过正之处。然此八事皆文学上之根本问题,一一有研究之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草案。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原载1917年1月1日《新青年》2卷5号)
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日夜埋头故纸堆中,所目注心营者,不越帝王、权贵、鬼怪、神仙与夫个人之穷通利达…… ……
吾国文学界豪杰之士……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原载1917年2月1日 《新青年》2卷6号 )
鲁迅画像《狂人日记》封面文学革命的果实1920年,胡适:近代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1年,郭沫若:新诗集《女神》1923年,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提倡民主
与科学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盲从迷信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后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兴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
代表人物:李大钊中国为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国情的相似实践探索的失败和新的尝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意味着中国将走一条列宁式的政党政治(精英)和工农民主革命(大众)相结合来改造社会的道路。这是一条“苏俄”式的新路。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独裁和盲从迷信。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的后期还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以李大钊为主的一些先进分子热情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做了准备。因此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