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 7个生字,会写 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难点: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三.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喜欢)是啊,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笔下的宠物儿,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这不,我们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13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课前你们读了几遍课文?(哇,这么认真)那么你们说说老舍爷爷写了几只猫?
2.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完成下面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这是一只( )的猫。 生自渎课文,边读边说。
小结: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从文中找出这么多描写猫的性格特点的词语。
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师:是啊,古怪也好,淘气也罢,在老舍爷爷眼里都非常可爱。把你喜欢(文中最能表现作者爱猫之情)的句子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大家,做得到吗?注意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1)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特点归类,哪些词语写小猫、哪些词语写大猫?
(2)那么描写大猫的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重新排列这些特点。看谁排得最好。(老实)(贪玩)(尽职)(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勇猛)
2.师根据板书相机引导理解“古怪”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词语这间有什么联系?(前后自相矛盾)把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点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难怪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的作用可以渗透讲解----总起句)
3.师:大花猫性格古怪,小花猫又很淘气,面对这样一只古怪而又淘气的猫,老舍爷爷一定感到很头疼吧?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指导朗读:(1)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①“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从这个字读出什么味来?②这个句子读懂了吗?下面我们来演一下,好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爷爷,谁来演猫?(你们看这只猫的动作是多么温柔可亲啊,似乎是一个孩子在向大人撒娇。当猫的身体接触到作者的腿时,作者所感到的不是猫碰了他,撞了他,而像一位温柔可亲的小孩在亲昵他,可见老舍爷爷对猫是多么喜爱啊!其实只要我们对动物充满爱心,人和动物是可以和睦相处。谁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把老舍爷爷的爱猫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我们也一起读一读吧。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或找到不同的句子)(2)比一比,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①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②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一个个脏脚印。(第一句把脚印比作小梅花,多美啊,尽管是猫踩脏了稿子,但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朵朵小梅花,爱猫之情跃然纸上。第二句直说”踩几个脚印”其厌烦之意一目了然。)师指导朗读:你能把这两组句子不同的感情读出来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喜爱表达出来。(4)引导学生想一想猫的叫声“长短不同,丰富多腔,粗细各异。”使作者觉得自己是在欣赏什么?(乐曲,体会爱猫之情。)
师:一只猫,老舍先生用如此富有深情的句子把它描述得栩栩如生。这一切都来自于老舍先生对于猫真挚的感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饱含深情的文章吧!
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师:老舍笔下的猫,充满了灵性,真是惹人喜爱,有个同学想在家里养只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都是脚印。大家能帮他一起来说服他的妈妈吗?为了使你的说服更有说服力,建议你用上课文中的语言。
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