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02 09: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特点和相互间的交通联系。
2.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特点的差异。
3.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4.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特点和相互间的交通联系。
2.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特点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
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包括“城市群概况”、“三市的发展差异”和“三市的发展联系”三部分内容。
教材第一部分介绍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位置、自然环境、人口、交通等基本概况。教材的第二部分介绍了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教材的第三部分介绍了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间的发展联系。并且通过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图,直观展现了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协调紧凑发展,逐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课时采取了有关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新闻视频作为课堂导入,紧贴教材的结构,步步推进。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地图来介绍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交通联系和自然环境特点,并设置了相关阅读和课堂活动。第二部分通过大量教学图片,展示了三市的产业特点。第三部分通过网络使用了新闻、政府官网权威资料结合教材讲解了三市的发展联系和“两型社会”的建设。
五、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课程引入 【视频展示】播放“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新闻视频。 【截图】在视频中截出两张图片,展示长株潭三座城市的产业链(工业特点)和2025年长株潭的发展目标。 观看视频,了解长株潭的工业特点和联系。 引用视频资源,使学生对长株潭的合作发展形成初步印象。
环节二、城市群概况 1.地理位置
【地图展示】展示“湖南省在中国的位置”和“长株潭在湖南省的位置”,指出这三座城市的位置和与湘江的关系。 读图、识记、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长株潭的位置。
2.空间关系
【知识解析】读“长株潭城市群城区的交通分布”,读图,说一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位置关系。 (提示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 读图、识记 了解长株潭三座城市的位置关系。
3.交通分布
【知识解析】读“长株潭城市群城区的交通分布”,提问:读图,说一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交通联系。 (提示:读图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水运和铁路等交通线路,了解这里是一个交通设施齐全、发达的地区。) 读图、 思考 了解长株潭的交通建设和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
4.人口
【知识解析】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了解这里是一个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的地区。 读图、 思考 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口概况。
5.地形
【知识解析】读“湖南省地形图”了解长株潭的所在的地形区并总结长株潭的地形特征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读图、 分析 了解长株潭的地形特点。
【阅读】湘江 设置阅读环节,使学生了解湘江的水文特点。 【活动】阅读长沙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判断长沙的气候类型,说一说长株潭城市群的气候特征。 (提示:亚热带季风) 阅读、 思考 了解长株潭地区的河流和气候特点。
小结:总结长株潭地区的优越条件,这里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环节三、三市的发展差异 【过渡】紧贴教材采取阅读活动的方式进行过渡,先总后分。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你认为专家的观点有道理吗?(P65) (提示:有道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定位于支柱产业不一样,三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自侧重,避免雷同,同时又要取长补短,加强协作,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阅读、 思考 对长株潭的差异与联系进行了解并讨论。
2.长沙市
【知识解析】阅读教材内容,整体了解长沙市。 【图片展示】展示“湖南省政府”、“湖南省公安厅”和“湖南省教育厅”等省级行政单位,说明长沙市是湖南省行政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黄花国际机场”、“长沙南”和“长沙火车站”,说明长沙是湖南省交通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电”和“岳麓书院”,说明长沙是湖南省文化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说明长沙是湖南省教育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长沙比亚迪”,说明长沙是湖南省的经济中心、机械之都。 了解 多角度了解长沙市的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特点。
2.株洲市
【知识解析】整体了解株洲市特点,强调株洲市的交通地位—— “火车拉来的城市”。 【地图展示】通过阅读地图“中国部分铁路干线”,了解株洲的铁路交通。 (提示: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大动脉京广、沪昆线在此交汇。)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了解株洲是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了解株洲的物流业与服装业的发展。 (提示:株洲工业发展特点与株洲的交通枢纽地位关联性很大,教师可以将其联系起来。) 了解 了解株洲的城市特点和产业特点。
3.湘潭市
【知识解析】展示湘潭市的地标:橘子洲,说明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湘潭市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湘潭钢铁集团”、“江麓集团”和“步步高”,体现湘潭市制造业的发展。 了解 了解湘潭市的城市特点和产业特点。
小结:通过列表对比长株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环节四、三市的发展联系 1.长株潭一体化建设
【知识解析】本环节学习紧贴教材内容并结合相关图片讲解。 电信部门 结合长株潭三市并网的海报,说明把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三市之间通话按市内标准而不是按长途电话收费,为市民节省电话费。 旅游部门 结合人民网发布的新闻,说明旅游部门把三市的观光旅游项目整合起来,构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旅游圈。 交通部门 结合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闻,说明交通部门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三市之间开行城际公共汽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环保部门 结合湖南省政府颁发的文件,说明环保部门湘江流经三市市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株洲、湘潭和长沙,要明确各个城市的环保责任,严格保护好湘江的水环境。 【补充截图】除了以上例子以外,通过视频截图补充长株潭其它一体化建设内容。 了解、 领悟 这部分内容我们在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网络选取了海报、新闻和政府文件等资料说明长株潭一体化的建设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使课堂更加生动、充实。
【阅读】“两型社会” 通过阅读了解“资源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并指出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阅读、 了解 通过阅读了解长株潭在发展的同时也注意保护环境,树立人地协调观。
【活动】通过教材67页的活动,了解长株潭为建设“两型社会”采取的措施。 阅读、 思考 了解建设“两型社会”采取的策略。
结尾 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范围等地理概况,同时还认识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差异及发展联系。
六、当堂练习
1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 ( )
A.湖南南部 B.江西西部
C.湖南东部 D.湖北南部
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主要的交通方式有 ( )
A.铁路、公路和航空 B.铁路、公路和河运
C.航空、河运和公路 D.海运、河运和铁路
3.关于长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三市中城市规模最大
B.计算机、杂交水稻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
C.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D.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基地
4.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是 ( )
A.设置城市“绿心”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鼓励私人汽车发展 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答案:C;B;D;A
七、课程小结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城市群概况
位置、空间关系和交通
三市的发展差异
发展特点
形成原因
三、三市的发展联系
一体化建设
“两型社会”
九、课后作业
近年来,红色旅游颇受市场青睐,查找资料,了解长株潭地区的红色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