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折射
一、单选题
1.关于光现象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色散
B.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C.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
2.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光P和Q,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折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点沿OF方向射出,则在该玻璃中
A.P光束的折射率比Q光束的折射率大
B.P光束的频率比Q光束的频率小
C.P光束的波长比比Q光束的波长小
D.P光束传播时间比Q光束所需时间长
3.某种单色光在两种透明介质中传播,对真空的临界角分别为C1、C2,且C1>C2,由此可知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n1、n2及光在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1、v2的大小关系是( )
A.n1>n2 v1>v2 B.n1> n 2 v1C.n1v2
4.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镜,它的两个底角都为30°,棱镜的折射率为,两条平行光线垂直于棱镜底面入射,如图所示,两条光线由棱镜射出时所成的角度为( )
A.30° B.60° C.90° D.120°
5.如图所示,用三块完全相同的两面平行的玻璃板组成一等边三角形,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一细光束平行底面BC从AB面射入,由AC面射出,则从AC面射出的光 ( )
A.分成两束,上边为蓝光,下边为红光
B.分成两束,上边为红光,下边为蓝光
C.仍为一束,并与底面BC平行
D.仍为一束,并向底面BC偏折
6.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果要保证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
A.30 B.40 C.50 D.60
7.如图所示是一观察太阳光谱简易装置,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M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七色光带.逐渐增大平面镜的倾斜角度,各色光将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以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红光→紫光,红光 B.红光→紫光,紫光
C.紫光→红光,红光 D.紫光→红光,紫光
8.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光线1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光线2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OP=R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据此可知( )
A.光线2在圆弧面的入射角为45°
B.玻璃材料的折射率为
C.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
D.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
9.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色光1的频率比2的低 B.射出后的两束单色光平行
C.在真空中单色光1的波长比2的长 D.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比2的大
10.甲,乙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他们按正确实验操作各插了四枚大头针,其中大头针a、b、c的位置均相同,但最后一枚大头针的位置不同,甲、乙分别插在d,e两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入射角应小些
B.甲测得的玻璃砖折射率比乙的大
C.乙在插第四枝大头针时,使e挡住a、b的像和c
D.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1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经三棱镜后分开成a、b、c和d四种单色光。用这四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金属钾板,其中c光恰好可从金属钾板上打出光电子;也可以用这四种单色光分别作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光的频率最高
B.d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最大
C.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宽度最大
D.a光打出的光电子的遏止电压最大
1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且物距大于焦距,用红、紫、白三种光照射物体,在镜另一侧的一个可动光屏上分别形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光照射成的像最大 B.紫光照射成的像最大
C.白光照射成的像最大 D.用白光照射成的像最清晰
13.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偏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从真空射向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约为1.73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60°
二、多选题
14.如图所示,一束色光从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穿过玻璃后从侧面射出,变为两束单色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对光的折射率较大
B.在玻璃中光的波长比光短
C.在玻璃中光传播速度比光大
D.减小入射角,光线有可能消失
15.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为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一束白光从AB面入射后由AC面出射( )
A.光在三棱镜中已发生色散
B.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相等
C.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的速度大小相等
D.各种色光从AC面出射时紫光更靠近C点
16.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的折射情况,由图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大于它在介质Ⅱ中的波速
B.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
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Ⅰ可能是钢铁,Ⅱ可能是空气
D.介质Ⅰ中波速v1与介质Ⅱ中波速v2满足:
三、填空题
17.一束光从真空进入某介质,方向如图所示,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18.某同学测量玻璃破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O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观察到A、B两个光点,读出OA间的距离为20.00cm,AB的间距为5.77cm,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d1=10.00cm,取玻璃砖厚度d2=5.00cm.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v=______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m/s,tan30°=0.577).
19.“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四、解答题
20.一列简谐横波沿细软长绳从P向Q传播。时,P点正好到达最高点,Q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已知两点在传播方向上的距离为42 m。
(i)若时Q点恰好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波长大于9 m而小于12 m,求波速;
(ii)若时Q点恰好到达最高点,求波速。
21.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的玻璃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AB是过圆心的一条水平直径.从激光源S发出一条与AB平行的细光束,入射到玻璃圆柱体上,光束到顶部的距离h=2.68cm,折射光束恰好过B点,经B点反射后从圆柱体中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①求玻璃的折射率;
②求此光束从射入圆柱体到射出圆柱体所用的时间.(只考虑一次反射)
22.如图所示,一个透明圆柱的横截面半径为R,AB是一条直径,一束光平行于AB方向与AB相距处射向圆柱体,经折射后恰从B点射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光在透明圆柱中传播的速度;
②光在透明圆柱中传播的时间;
③从B点射出的光线偏离原入射方向的夹角.
五、作图题
23.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读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海市蜃楼”是远处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经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故A错误;
B.影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正确;
C.玻璃幕墙表面非常平整,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上,反射光是平行的,光线非常强,因此会“晃”着人的眼睛,故C正确;
D.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物距为1.5m,像距也为1.5m,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故D正确。
本题选错的,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A.由图看出,单色光Q的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玻璃对单色光Q的折射率较大,故A错误。
B.折射率越小,光的频率越小,所以P光束的频率比Q光束的频率小,故B正确。
C.由c=λf,知光的频率越小,波长越长,则P光束的波长比比Q光束的波长大。故C错误。
D.由 分析得知,P光在玻璃传播速度较大,所以P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比Q短。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对七种色光折射率与波长、频率、光速等等关系的理解,这是考试的热点,可结合光的色散、干涉等实验结合进行记忆。
3.D
【解析】
【详解】
根据全反射公式可得
再由可得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作出光路图如图
由棱镜材料的临界角
代入数据解得
从题图由几何知识可知,光线从棱镜内射向另一侧面时的入射角,所以光线从侧面折射出去,根据折射定律
得
则
同理可知,第二条出射光线的折射角也是45°,从光路图中的四边形可求出
,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和折射定律相结合进行求解.
5.C
【解析】
【详解】
当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时,经过两次折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由于红光的折射率小于蓝光的折射率,则蓝光通过平行玻璃砖后侧移较大,所以从AB射出后光束分成两束,仍与BC边平行,上边为红光,下边为蓝光.经过AC后,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光束又重合为一束,仍与底面BC平行,故C正确,ABD错误.
6.B
【解析】
【详解】
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入射光线SA和反射光线AB,如图所示:
设入射光线SA与平面镜MO的夹角为β,则反射光线AB与平面镜MO的夹角也为β,当第二次入射的时候,原来的反射光线AB即为入射光线,则AB与平面镜NO的夹角为α+β,反射光线BC与平面镜NO的夹角为α+β,与平面镜MO的夹角为180°-2α-β,光线CD与平面镜NO的夹角为180°-3α-β,要使不发生第5次反射,则180°-3α-β≤α,而β最小值为,两式联立解得α≥4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详解】
由于水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太阳光从空气射向水面时,红光的折射角最大,紫光的折射角最小,如图所示: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根据反射光路的对称性可知,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排列的顺序是红光→紫光;由临界角得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逐渐增大平面镜的倾斜角度时,折射光线经反射后射到水面的入射角增大,紫光最先发生全反射,从七色光带中消失,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水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时,由折射定律确定七种色光的折射角大小,根据光反射的对称性,分析七色光带从上到下排列的顺序;紫光的临界角最小,紫光最先发生全反射,由此分析最先消失的光,据此解答.
8.B
【解析】
【详解】
光线AB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入射角设为θ1,折射角设为θ2,则根据几何关系得:,则入射角θ1=30°.故A错误.因OP=R,由数学上余弦定理得 BP= =R,而OB=R;解得:BP=R;
则知 OB=BP,所以折射角 θ2=2×30°=60°;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故B正确.该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故C错误.光线1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做出规范的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求出入射角与折射角;记住光速与折射率的关系n=c/v.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图可知,两束单色光的入射角i相等,单色光1的折射角小于单色光2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
可知,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于对单色光2的折射率,单色光1的频率大于单色光2的频率,A错误;
B.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折射光线射到平行玻璃板下表面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光线射出下表面时的折射角等于射入上表面的入射角,故两条出射光线平行,B正确;
C.由可知,真空中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C错误;
D.根据可知,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小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为了减小角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些,A错误;
B.因为甲和乙的入射角相同,根据折射率的公式,即
甲、乙分别插在d,e两处,故可得甲测得的玻璃砖折射率比乙的小,B错误;
C.根据光线的折射规律可知,乙在插第四枝大头针时,要使e挡住a、b的像和c,C正确;
D.根据几何知识可知,若入射角太大,光不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光的频率越大,在棱镜中的折射率越大,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折的越厉害,所以a光的频率最高,d光的频率最低,d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最小,A、B错误;
C.由
可得a光的波长最短,由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宽度最小,C错误;
D.由光电效应方程
和动能定理
联立可得
a光的频率最高,a光打出的光电子的遏止电压最大,D正确。
故选D。
12.A
【解析】
【详解】
因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经透镜折射后的焦距最长,即物体更靠近红光的焦点位置,则所成的像最大,故选项A正确,BC错误;因白光是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成像的位置不重合,则图像最不清晰,选项D错误;故选A.
13.B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光线的入射角为i=30°,折射角为r=60°,所以光线从介质进入真空,选项A错误;
B.根据折射定律有
选项B正确;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选项C错误;
D.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
根据几何关系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选项D错误。
故选B。
14.BD
【解析】
【详解】
A.如图所示,b光的偏折程度大于a光的偏折程度,知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故A错误;
B.根据知,b光的频率大,则b光的波长小于a光的波长.故B正确;
C.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由v=c/n知在玻璃中b光传播速度小于a光,故C错误;
D.减小入射角i,则折射角减小,到达左边竖直面时的入射角就增大,如增大达到临界角则发生全反射,a、b光线消失,故D正确.
15.AD
【解析】
【详解】
A.光在三棱镜中,因不同的单色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则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选项A正确;
C.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的速度大小不相等,红光最大,紫光最小,选项C错误;
B.若光线垂直于AB射入时,则各种色光在棱镜中的传播距离相等,根据可知,时间不等,选项B错误;
D.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程度最大,则各种色光从AC面出射时紫光更靠近C点,选项D正确。
故选AD。
16.AB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介质Ⅰ对波的折射率小于介质Ⅱ对波的折射率,由可知,n越小,波的传播速度越大,由此可知,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大于它在介质Ⅱ中的波速,故A正确;
BC.由图示可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介质Ⅰ对波的折射率小于介质Ⅱ对波的折射率,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故B正确,C错误;
D.由相对折射率公式可知,介质Ⅰ中波速,与介质Ⅱ中波速满足
故D错误.
故选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声波的折射现象,声波的折射与光的折射遵守相同的折射定律,分析清楚波的传播过程图,应用折射定律可以解题.
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 介质的折射率
[2]根据
18. 2.12×108
【解析】
【详解】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知:i=45°,DE=AB=5.77cm
且有:,则得 r=30°
所以玻璃的折射率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19.
【解析】
【详解】
井底的青蛙之所以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当井灌满水时,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光由空气射向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据此可作出青蛙的视野图.
20.(i);(ⅱ)
【解析】
【详解】
(i)时Q点恰好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
解得
横波沿P向Q传播,有
其中为自然数,有
解得
只能取3,得
波速
解得
(ⅱ)时Q点恰好到达最高点,则
波速
又
解得
其中均为自然数。
21.(1) (2)
【解析】
【详解】
①光线SC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有
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
玻璃的折射率为
②根据对称性知CB=BD=2Rcosβ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
光束从射入圆柱体到射出圆柱体所用的时间为
s
22.① ② ③60°
【解析】
【详解】
①由几何关系可知,sini=,光线在C点的入射角i=60°,则折射角为r=30°;
折射率:,
光在透明圆柱中传播的速度
②光在透明圆柱中传播的时间
③由
可知光线在B点的折射角为β=60°,由几何关系知,射出的光线偏离原入射方向的夹角为60°.
23.
【解析】
【详解】
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