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1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02 09: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1课时)》
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理优势。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北京市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等资料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4.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二、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理优势。
三、教学难点
1.在地形图上识别北京市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等资料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四、教学策略
北京这节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二是政治文化中心,三是城市建设成就。
教材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首先归纳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河流、气候特点,然后重点讲述了北京综合性的多功能的城市职能,介绍了北京的建设成就、面临问题及发展方向。教材通过正文介绍、阅读材料、活动题、专用地图和景观图片等,分层次进行阐述。在分层次介绍中,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突出了北京在政治、文化和交通三方面的职能,还有北京在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由于2022年正值北京举办的冬季奥运之际,本课我们将其设计为情景背景,以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的优势条件为中心。围绕“天时”、“地利”和“人和”三大条件进行讲解,既符合时代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教案为第一课时。
在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是教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入环节我们使用了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宣传片“不虚此行”,并在了解北京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理解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优越的自然条件,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时”和“地利”,紧接着我们进行教材第二部分的学习,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结合冬奥会,理解为什么说北京举办冬奥会占了“人和”这一优势。
五、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课程引入 【视频展示】播放北京冬季奥运会宣传品“不虚此行”的视频,展示北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图片展示】在播放完视频后,展示北京两届奥运会的图片,并依次提问:冬奥会的选址有什么要求?北京为什么既能举办冬奥会,又能举办(夏季)奥运会? 【过渡】北京奥运会的选址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观看视频,思考和讨论。 引用视频资源和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北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讨论并初步理解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的优势条件。
环节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知识解析】引导学生读图“北京在中国的位置”和“北京地形分布”,明确北京的位置。 (提示: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华北平原北部地区(地形区) 离渤海(海洋)较近。) 【地图展示】北京地形分布 要求学生读图,说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1.经纬度位置。 (提示:位于中纬度、东八区) 2.相对位置。 (提示:东南与天津相邻,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邻。) 教师补充:冬季奥运会一般大多选择在中纬度国家举办、纬度太低或太高都不适合办冬奥,低纬地区没有条件,高纬地区太寒冷影响运动员。 读图、识记、归纳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北京的实际位置和相对位置。并结合情景说明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的位置优势。
2.地形特征
【地图展示】北京地形分布 要求学生读图,找出北京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出北京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提示:地形区:地形区: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地形: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教师补充:北京西北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战略位置好,东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城镇。 【活动】读图,讨论为什么北京要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 地利: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优势互补,保障了冬奥会雪上运动赛场的需求。 (提示: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背靠群山但落差小。张家口不仅有北京稀缺的优质滑雪场,更有落差达800米以上的国际标准赛道。) 教师补充:冬季奥运会所需的地形条件相当苛刻。尤其是高山滑雪的滑降、超级大回转等竞赛项目需要落差800~1000米、适于修建雪道的山体。 读图、 归纳、 思考、 总结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北京地形特点(成为古代都城的地势优势),并引导学生思考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原因,结合情境了解北京的地势特点。
3.河流特征
【地图展示】北京地形分布 找出北京五大水系——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拒马河、泃河,说一说它们的大致流向,想一想,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北京的地势有何关系? (提示:北京河流流向与北京河流流向一致,都是自西北向东南。) 找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说一说这些水利工程的位置特点和主要作用。 (提示:北京水利工程均位于河流上游,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 读图、 归纳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北京的河流特点以及水库位置。
4.气候特征
【地图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了解北京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图片展示】北京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降水量变化图。 了解北京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7、8月份。 天时: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征,分别为2008和2022年的奥运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象(天时)条件。 【活动】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说一说北京年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的主要原因。 (提示:海拔较低,纬度较低) 议一议北京年降水量多于天津和张家口的主要原因。 (提示:相对天津,北京多地形雨,相对张家口,北京离海近) 读图、了解、思考、讨论、辨析 本环节先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再结合情境分析北京适合举办奥运会的气候条件,紧贴教材活动,了解北京气温、降水量与张家口天津产生差别的原因。
环节三、政治文化中心 过渡: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众所周知,举办冬季奥运会除了天时地利以外,还少不了人和。
1.历史文化名城
【图片展示】展示一组反映北京文化的照片,照片反映的内容涵盖北京的衣、食、住、戏剧等方面,展示北京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体现“人和”这一氛围。 【阅读】历史悠久的古都 (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北京自然环境宜居,历史底蕴深厚这一特点。) 【知识解析】展示地图“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和一组北京热门旅游景点图。介绍北京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读图、 了解 通过图片了解北京多民族交流之下产生的文化以及北京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政治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结合教材补充说明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在地,这里设有众多国家机关。有利于为冬奥提供政策支持。 了解 主要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北京是政治中心。
3.对外交流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中国外交部”和“驻华美国大使馆”,结合教材补充说明北京有100多个外国大使馆和许多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是全国对外交流的中心。 了解 主要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北京是对外交流中心。
4.科研中心
【图片展示】展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补充说明这两个科学院为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了解 主要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北京是科研中心。
5.教育中心
【图片展示】图片展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以外,这里还有许多高校,冬奥会的很多志愿者来自这些高校。 了解 主要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北京是教育中心。
6.文化中心
【图片展示】图片展示“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突显北京是国家文化中心,这里有着全国高规格、高标准的文化艺术场所。 了解 主要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北京是文化中心。
结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教材的两个环节的内容,了解了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文化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理解了北京举报冬季奥运会的优势条件,其实,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的优势条件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外还离不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六、当堂练习
1.北京所在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世界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 )
A.法国罗浮宫 B.英国白金汉宫
C.北京故宫 D.南京天王府
4.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众多的四合院和胡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们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
B.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C.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D.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B;C;C;A
七、课程小结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北京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2.地形特征
3.河流特征
4.气候特征
政治文化中心
独特的地理文化
众多的名胜古迹
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九、课后作业
请你思考为什么我国东北的城市哈尔滨也申请过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是没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