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一、单选题
1.医学上,光导纤维可以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胃、肠、气管等器官的内部。内窥镜有两组光导纤维,一组用来把光输送到人体内部,另一组用来进行观察。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输利用了( )
A.光的折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全反射
2.如图所示,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一束红光由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进入液体中。当入射角是45°时,折射角为3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B.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C.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时,折射角将小于30°
D.该液体对紫光的全反射临界角等于45°
3.如图所示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五边形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且只在CD和EA上各发生一次反射, 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
A. B.
C. D.
4.如图所示,光线由空气透过半圆形玻璃砖,或光线由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玻璃的折射率为1.5)( )
A.图乙、丙、丁 B.图乙、丁
C.图乙、丙 D.图甲、丙
5.置于水平面上的长方体玻璃砖,折射率为。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图中P为固定在木板上且靠近ab面大头针,PQ为垂直于ab的直线,若分别从另外三个侧面观察大头针P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d面一侧偏下的位置可以观察到P的像
B.dc面沿QP方向观察到P的像离ab的距离比P离ab的实际距离近
C.沿虚线PQ方向调整大头针位置,bc面一侧最终能观察到P的像
D.沿虚线PQ移动大头针紧贴ab面,沿QP方向观察到P的像的位置即大头针实际位置
6.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 )
A. B. C. D.
7.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沿半径方向,则图中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P,沿图示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折射后分成图中的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a光比b光大
B.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b光先消失
9.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半圆,一束平行单色光线垂直于半圆的直径射入透明介质,如图所示,在半圆弧上恰好有一半的弧长有光透出。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
A.3 B.2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闪电过后雷声能轰鸣不绝是波的干涉造成的
B.光导纤维传递信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C.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波的衍射造成的
D.雷达测速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11.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B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束在B点的入射角
B.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
C.光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频率变小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B处发生全反射
12.如图所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POQ,∠OPQ=30°。两束同种平行单色光a、b相距L(小于OQ)从PQ边沿垂直OQ方向射入介质,最终都从OQ边射出。该单色光对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单色光不可能从OQ边上的同一个位置射出
B.两单色光都不可能在介质中发生全反射
C.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单色光b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D.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单色光a和b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差
13.如图,半径为R的玻璃球体,球心为O,AB为水平直径,M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光线BD从D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已知∠AB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
A.此玻璃的折射率为2
B.光线从B到D需用时
C.若减小∠ABD,从AD段射出的光线仍平行于AB
D.若增大∠ABD,光线不可能在DM段发生全反射现象
二、多选题
14.平行板玻璃砖横截面如图,上下表面足够大,在该截面内有一束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从下表面射出时分为a、b两束光,则( )
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C.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斜射入空气,a光的折射角大
D.增大入射光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可能只有一种光从下表面射出
15.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到棱镜界面BC上,棱镜的折射率为,这条光线离开棱镜时与界面的夹角为( )
A.30° B.45° C.60° D.90°
16.如图所示为雨后彩虹的原理图,复色光经过球状小水珠后,颜色被分开,形成a和b两种颜色的光,图乙是这两种颜色的细光束平行入射到两面平行的玻璃砖,ab两束光之间的距离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图中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大,b光进入水珠后可能发生全反射
B.根据甲图可知,看到的彩虹中a种颜色的光在b种颜色的光的上方
C.图乙中b光在PQ界面处可能发生全反射
D.图乙中这两种颜色的光经过玻璃砖后从PQ射出时,两光束之间的距离可能大于d
三、填空题
17.某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为,红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为,波长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该介质对紫光的折射率为,紫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为, 波长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则____;____;1___;_____.(填 , 或)。
18.光导纤维
(1)原理:利用了光的______。
(2)构造: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______,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______。
(3)光导纤维除应用于光纤通信外,还可应用于医学上的内窥镜等。
(4)光纤通信的优点是传输容量______、衰减______、抗干扰性及保密性强等。
19.如图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束单色光由MN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EF上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PQ端面射出。
(1)则该玻璃棒的折射率n=________;
(2)若将入射光向N端平移,当第一次射到弧面EF上时________ (填“能”“不能”或“无法确定能否”)发生全反射。
20.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2的玻璃球半径为R,O点为球心,现将玻璃球切掉一部分,形成一个球缺,球缺的高度为,与球缺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光柱垂直于界面射入球缺.则该光在玻璃球缺里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_____.光第一次能从球缺上方的界面射出的光柱的截面积S=_________.
四、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在透明均匀介质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球状空气泡,单色平行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其中的一束细光束在A点以入射角从介质射入气泡,射出气泡时光线方向偏转了不考虑多次反射的情况,求:
(a)在图中画出一条光路,然后求气泡外介质的折射率?
(b)在介质中能射入气泡的平行光的面积?
22.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圆周的柱状玻璃棱镜AOB,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OA面C点经玻璃砖AB面折射后与OB延长线相交于P点,已知玻璃砖半径,CO之间的距离,P到O的距离。取,,,求:
(1)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2)该单色光向A平移距离OB至少多远时,它将不能从AB面直接折射出来。
23.如图所示,一细光束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三棱镜的AB界面上,在BD界面的中点E发生全反射,并从AD界面射出(不考虑光束在AD界面上发生反射的光线),出射光线与BD界面平行。已知AB长为2L,∠A=90°, ∠B =60°,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②光在棱镜中传播所用时间t。
五、作图题
24.如图是一个用折射率的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的横截面图,其中,,现有一束光从图示的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面上,画出光路图,确定射出光线。注意:每个面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不能忽略。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其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光线只能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折射不出去,是利用了全反射,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输信号,传输能量衰减小,故得到广泛应用,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5°,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不是120°,A错误;
B.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故B错误;
C.同样情况下,紫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折射率,所以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时,折射角将小于30°,C正确;
D.根据
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等于45°,而相同情况下,紫光折射率大于红光,所以该液体对紫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45°
3.A
【解析】
【详解】
设入射到CD面上的入射角为θ,因为在CD和EA上发生全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有
4θ=90°
解得
θ=22.5°
当光刚好在CD和AE面上发生全反射时,折射率最小,根据
解得最小折射率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砖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由临界角计算公式得
入射角50°大于临界角,将发生全反射。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作出从ad面一侧射出的光线如1图中①所示
当入射角i1接近90°时,折射角r最大,r的最大值约为
所以
r<45°
则由几何知识得入射角i2>45°,设临界角为C,则
所以
C<45°
光线射到ad面上将发生全反射,所以在ad面一侧偏下的位置不能看到P的像,同理在bc一侧也观察不到P的像,故AC错误;
BD.作出从cd面一侧射出的光线如图③,则知在cd面一侧偏右的位置可以看到P的像。根据作图2知
在dc面一侧观察到P的像离ab的距离比P离ab的距离近;由此可知沿虚线PQ移动大头针紧贴ab面,沿QP方向观察到P的像的位置不是大头针实际位置,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玻璃折射率为,由临界角公式得
可得出玻璃砖的临界角,则当光线垂直直角边进入玻璃砖,射到斜边上时入射角为45°,光线能发生全反射,故可知B图可产生如图所示的效果,故选B。
7.D
【解析】
【分析】
入射光沿半径指向圆心,在玻璃砖的平直面上一定有反射,也可能有折射,若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详解】
①光线在玻璃砖的平直面上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是可能的;
②光线在玻璃的平直面上一定有反射,此图不可能发生;
③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所以此图不可能;
④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在玻璃的平直面上发生全反射,此光路是可能的.
故①④可能发生,故应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光线在透明介质的分界面上往往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BC.从O点射出时,a光偏折程度较大,折射率较大,频率较高,B错误,C正确;
A.由可知,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a光比b光小,A错误;
D.由可知,a光的临界角较小,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a光先发生全反射,先消失,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入透明介质后,从圆弧面射出时,有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因在面上恰好有一半的弧长透光,则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对应的入射角为,公式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闪电后雷声轰鸣是声音多次反射造成的,故A错误;
B.光导纤维传递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故B错误;
C.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波的干涉造成的,故C错误;
D.雷达测速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几何知识得到激光束在在B点折射角
由
解得
解得
A错误;
B.由几何知识
激光束在玻璃球中传播的速度为
则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
B正确;
C.激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所以该激光由真空射入玻璃球时频率不变,C错误;
D.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激光束从B点进入玻璃球时,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
【详解】
AB.设a光在PQ上经折射后照在PO上的M点,只要OM距离合适,两束单色光可在OQ边上同一点N射出,画出该情况下两束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光路图如图,a光的入射角
i=60°
由折射定律
可得折射角
r=30°
根据
sin C=
可知,临界角C满足
30°由几何关系得
d=60°,α>C
所以a光在M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可得
β=30°
即a光最终从N点射出,选项AB错误;
D.由
n=
可求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根据几何关系及L可求出两束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差,由
Δs=vΔt
可得两束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差,选项D正确;
C.因b光在PQ上的入射点与Q间的距离未知,故不能求出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距离,不能求出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选项C错误;
故选D。
13.B
【解析】
【详解】
A.如图,由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
折射角
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故A错误;
B.BD长度
光在玻璃球内传播的速度
光线从B传到D的时间为
故B正确;
C.要使出射光线平行于AB,入射角必为30°,若减小∠ABD,入射角减小,则从AD段射出的光线与AB不平行,故C错误;
D.由
则临界角
所以若增大∠ABD,入射角能大于临界角,光线可能在DM段发生全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4.AB
【解析】
【详解】
A. 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因为玻璃上下表面平行,当第二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第一次折射入射光线平行。a光偏折较小,b光偏折较大。所以此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根据,则知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故A正确;
B. a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低,波长较长,根据公式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知,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较大,故B正确;
C. 由于a光的折射率较小,折射时a光的偏折程度较小,则以相同的入射角由水中斜射入空气,a光的折射角小。故C错误;
D. 由上知光射到玻璃砖下表面时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一定能从下表面射出,故D错误。
故选AB。
15.BD
【解析】
【详解】
因为棱镜的折射率为,所以临界角C应满足sinC=,所以C=45°。作光路图如图所示。因光线从空气中射到BC界面时入射角为零度,故进入BC面时不发生偏折,到AB面时由几何关系知入射角
i=60°>C
故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射到AC面时,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
α=30°<C
所以在AC面上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由得
,r=45°
所以该折射光线与棱镜AC面夹角为45°;又因从AC面反射的光线第二次射到AB面上时,由几何关系知其入射角为0°,所以从AB面上折射出的光线与AB界面夹角为90°。
故选BD。
16.B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图中b光折射程度大于a光,则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大;b光进入水珠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选项A错误;
B.根据甲图可知,看到的彩虹中a种颜色的光在b种颜色的光的上方,选项B正确;
C.图乙中b光在PQ界面处的入射角等于在MN界面的折射角,则不可能发生全反射,选项C错误;
D.图乙中两束光经过玻璃砖后仍平行射出,如果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则这两种颜色的光经过玻璃砖后从PQ射出时,两光束之间的距离会大于d,选项D正确;
故选BD.
17. < > > >
【解析】
【详解】
[1] 在同一介质的可见光中,红光到紫光,折射率依次增大,故有;
[2] 光从真空中进入介质中,光的频率不变,根据光在介质中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
可得光在介质中的波长为
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因为在真空中红光的波长比紫光大,且红光的折射率又比紫光小,故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波长比紫光大,即有
[3] 根据折射率与速度的关系式
由于,故有;
[4] 由全反射临界角表达式
由于,故有。
18. 全反射 大 全反射 大 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19. 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得
(2)[2]将入射光向N端平移,由于入射角变大,在弧面EF上仍发生全反射。
20. 30°
【解析】
【详解】
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1/n得:sinC=得:C=30°
光线在透光部分的边界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R2=RsinC=R
所以光第一次能从球缺上方的界面射出的光柱的截面积为:S=πR22=πR2.
21.(a) 图片见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路如图所示:
;
由几何知识:可得如图内角,得,则有
恰好发生全反射时,根据
解得
平行光能射入气泡的半径为
可以得面积
22.(1)1.33;(2)3.75cm
【解析】
【详解】
(1)由光路图可知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
设EP的长为,则
联立求解可得
有角度关系可得
由折射率可得
解得
(2)设单色光入射点到OB距离为d,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可知
联立解得
23.①;②
【解析】
【详解】
①光在直角三棱镜中传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光在AD界面的入射角为r,折射角为i ,根据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可得
解得
②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得
解得
24.
【解析】
【详解】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得
所以
根据几何知识,光线在CD边的入射角为30°,发生全反射,在AB边的入射角为60°,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BC边射出。光路如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