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4 12: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
1.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经历,知人论世。
2. 了解朦胧诗的相关知识,明确诗歌意境,学习象征手法。
3. 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
素养目标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1936 — 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4 岁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 年负伤回国,同年进入河北省荣军学校。1954 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 年到青海文联工作。后长期在农场劳动。1979 年重返文坛。后到青海作协工作。代表诗作有《慈航》《 山旅》《 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绪》等。《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其短诗中的精品。
昌耀一生命运坎坷,社会阅历丰富,对生活与人生思考很深,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出深重的苦难感、命运感和哲学意识。由于长期生活
作者简介
在青海地区,其作品带有高原的民风民情和高原气质。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自五四以来中国新诗探索的成果,从民间文学中得到了许多滋养,又接受了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中的有益经验。昌耀的诗歌大气、豪放,孤绝超拔,沉雄遒劲,有着鲜明的个性风格,诗学界有“昌耀体”的说法。
题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位置。峨日朵雪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从方位上可以模糊地说,青海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在峨日朵雪峰的西南方向。
诗歌写的是诗人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所见所思。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本诗初稿写于1962 年,此时的昌耀,正在距峨堡镇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这时的昌耀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诗人没有消沉,而是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热爱。坎坷的命运和艰苦的生活,磨砺了诗人的意志,更砥砺了诗人的思想。在异常艰苦的岁月里,诗人仍能执笔抒怀。写诗,已成为诗人冷寂孤独的荒原生活中唯一的慰藉。这首创作于早期、并不太著名的诗作,奠定了昌耀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
知识卡片
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曾在当时文坛引起争论。
资料连接
昌耀体:自觉的美学追求和语言铸造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独特的,是他形成了一种独异的、与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如果挪用诗人西川对自己诗歌的一个说法“西川体”,我们可以称昌耀的诗歌为“昌耀体”。正是这种“昌耀体”使昌耀和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有明显的区别,“昌耀体”成为一种独特的强有力的语言存在。也正是因为这种“昌耀体”,昌耀对其“早期诗”进行了重写,而重写的目的之一,是把早期盲目的写作纳入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和语言铸造中来。
“昌耀体”的明显标记,来自与汉语语言传统资源的接通,由此带来了汉语本身的血质、底蕴和调性,带来了文白之间的句法张力,形成了他那时而苍劲恣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的文体风格。
课文探究
① 暗示这个高度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 暗示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③ 暗示着“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
1.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语有何暗示?
2.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引力无穷的山海”这个句子有何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个意象绵密的长句,简单说来就是“我惊异于太阳跃入山海”。诗人选取“薄壁”“峨日朵之雪”“太阳”“山海”等意象,描绘出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的景象,长句写出了日落的张力和动态,给人以辉煌的视觉冲击力。
3.登山者为什么不选择朝阳而选择落日来写?
① 朝阳充满力量感和积极意义,而诗人虽在早年曾经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理想和热情,但是生活却给了他最严厉的答复;选择落日来写,与登山者有“自知之明”的心境相吻合。
② 或许诗人也在暗示我们,不管怎样的高度,都不容易,也都能看到别样的风景。
4.赏析“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这几句由视觉形象转入听觉形象,运用比喻描绘石砾滑坡的嚣鸣,扩大了诗歌的意境,引发读者联想,突出登山者面临的险情,也衬托出日落之壮观。
句中的意象形象地写出了攀登者攀登时脚下的险情,这不仅是攀登者当下即时的场景,更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的写照。
5.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三句的深刻含意?
这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登上了高山,而且它并不宣示什么,它的出现,它的沉默,使一切自以为是和虚张声势都失去了分量。它昭示我们:奋斗固然重要,高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奋斗和高度的态度,这才是真正的难以企及的但又是我们应该具有的精神高度。
诗人了无痕迹地与小蜘蛛取得了默契,一同默享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这里面包含着许多哲理,有对理想的新认识,有对奋斗的新理解,更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参照,诗人从中得到了新的感悟。
内容小结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太阳
雪峰
蜘蛛
背景
形象
山海
石砾
宏阔
自然之美
渺小
众生平等
“我”
高度
坚忍不拔
对比
衬托
主题归纳
这首诗抒写了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峨日朵之雪和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
深入探究
起句非常凝练,“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之后会陆续征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1.诗歌的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有什么深刻内涵?
“雪峰”象征着生命与人生,是诗人生命的缩影与投射。
“太阳”代表所谓的“真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惘中,终于失去原来的高度,要跃入“山海”。
“蜘蛛”是物质世界极为普通的生灵,却能“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说明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的不是外在形式或形象,而是精神、意志和心灵。
2.试分析诗歌中“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的含意。
诗人在第2 节中突然写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3.诗歌第2节中描述蜘蛛的意象有什么作用?
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如峨日朵的雪峰、落日、山海、滑坡的石砾、锈蚀的岩壁、小得可怜的蜘蛛。在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人看到太阳彷徨久之终于突然向一片山海跃入,听到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喊杀声渐远而去;小得可怜的蜘蛛,也登上了高山。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4.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以各种意象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
同:二者都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象征着生命与人生,是诗人生命的缩影与投射;锈蚀的岩壁、滑坡的石砾、棕色的深渊,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雄鹰、雪豹象征强大、勇猛的生命力量或生命的辉煌;小得可怜的蜘蛛象征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
②《红烛》通篇托物言志,借流泪的红烛赞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
5.作为抒情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与《红烛》的抒情方式有哪些异同?
异:
①《峨日朵雪峰之侧》感情的表达隐晦而曲折,诗人表达的是“我”尽力攀登,心中渴望有辉煌壮丽相伴,最终却发现只有小得可怜的蜘蛛与自己分享成功,而小小的蜘蛛代表着微不足道却不断奋斗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同样值得人们去赞美,去热爱。诗人借助意象来抒情,含蓄又深沉。
②《红烛》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感情的表达激越直接,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多用短句。每节都用“红烛啊”作为首句,整首诗使用反复与呼告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自己对红烛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
观点一:这一景象是写实的。诗中的太阳是登山者倾尽全力攀爬到某高度时所看到的壮丽的雪峰落日的景象。太阳的西沉之势已不可逆转,冷热交接之时,迫近冰峰的红日显现出跃赴绝境的决然姿态。诗人通过描绘壮观的落日景象,表达了对登山者勇于攀登、敢于挑战的勇气的赞美及对壮美自然的热爱。
观点二:这一景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诗中的“太阳”象征着那个年代一度被视为永恒的真理的东西。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茫中,它终于失却原来的高度,终于被屡遭愚弄和麻痹的时代心理决绝地抛弃了。那个年代的理想、信念、追求,不过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稳固的“石砾”,当“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它们只能有“滑坡”的下场。虽然仍旧“一派嚣鸣”和一片“喊杀声”,但这是“远去的”,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
6.有人认为诗人笔下的“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的景象是写实的,还有人认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诗歌和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① 视听结合,画面壮阔。
如描写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用了一个婉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来表现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喊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这种视听合一的手法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不但引发读者生理上的紧张,也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
② 对比手法,形成反讽。
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和低矮……然而,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堆砌的石砾,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像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7. 试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