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写成于清中期。两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大量的研究著作产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有的现象。
《红楼梦》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
新知导入
···················································································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地位,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的艺术价值。
3.清楚京剧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知道京剧是“国粹”。
4.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学习目标
曹雪芹
曹雪芹生活于清朝初期,名霑,出生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温饱无着。
一、文学:《红楼梦》
1古典小说概况:
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2成书过程: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一、文学:《红楼梦》
《石头记》
《红楼梦》手抄本
3主要内容、主题
内容思想性强①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主题艺术性高②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文学:《红楼梦》
4.艺术特色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5.影响
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语言优美生动,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5.明清时期文化专制加强。
4.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
金陵十二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
《红楼梦》的主题意义该怎么认识?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后羿 白起 项羽 曹操 关羽 夏侯惇 杨戬 孙悟空
以下脸谱是什么艺术的表现形式?
戏曲艺术
昆曲与京剧
1.清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①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代戏剧受到大众的喜爱的原因)
2.清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特点
清代戏曲艺术
3.最有影响的剧种是什么?
②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最有影响的剧种是昆曲和京剧。
1.什么是昆曲?
2.昆曲的发展和衰落?
3.昆曲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4.昆曲的代表作有哪些?
1、昆曲
1.昆曲的由来: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昆曲的发展:
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1、昆曲
3.昆曲的衰落原因: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昆曲特点:
既有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有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明朝的昆曲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泪感叹。
孔尚任和《桃花扇》
1.京剧形成的基础、背景?
2.京剧形成的过程?
3.京剧的发展?
2、京剧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
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
昆剧脸谱
1、京剧的基础、背景?
2、京剧的形成的过程
①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得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②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3、京剧的发展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紫禁城畅音阁大戏台
清代《茶园演剧图》
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
京剧小百科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叫做“行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应由哪一行的演员来扮演。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别、年龄、性格、身分来划分人物的类型。京剧行当的划分,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化而来的。起初号称"十门角色",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剧目的不断丰富,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色的表演需要,遂使原有的行当逐渐被打破。于是,后来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
『四大行当』
生
旦
丑
净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脸谱颜色分的不同寓意
梅兰芳贵妃醉酒
梅兰芳(1894一1961年)
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擅长旦角,是梅派创始人,是“四大名旦”之首。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京剧梅派创始人—— 梅兰芳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 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本课小结
1.下列四大文学名著,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是( )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D
课堂练习
2.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D
3.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牡丹亭》是谁的代表作(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汤显祖
D
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C
4.一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一门传统艺术自清朝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 还体验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这门传统艺术是( )
A. 宋词 B. 元杂剧
C. 昆曲 D. 京剧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