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5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5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2 18:1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季风环流
重难点: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分析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分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1月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一月七月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块状分布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2)季风环流及成因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①概念:②成因:(主要原因)季风的成因与风向60?N30°N一月七月冬夏冬赤道夏东亚季风(温带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南亚季风(热带季风):夏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小结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
夏炎热多雨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和少雨
夏炎热多雨 1、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遇冷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 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2、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
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练习反馈√√3、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及其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A. 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印度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C. 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亚洲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6、读某节气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
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