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4 15: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1. 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了解田园诗的特点。
2. 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意境,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3. 感受诗人的隐士情怀,领悟其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追求。
4.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素养目标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曾做过几年小官。中年时,出任彭泽县令,据说到任第81天碰到郡督邮来检查公务,县吏说:“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说完就挂冠而去,与官场决裂,直到贫病交迫去世。其创作包括诗与文两部分,以诗歌成就最高。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主要作品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另外还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作者简介
陶渊明的诗歌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清贫纯朴的田园生活,开创了自然平淡,真淳隽永的田园诗风,表现出对本真、自由、和谐的人生理想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除了田园诗外,他还创作了不少咏怀诗和言志诗,抒发个人的思想、情怀和志节。此外,他的文章创作也造诣极高,《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归园田居”意思是回到田园中生活,诗歌描写了诗人由官场回归田园以后闲适恬淡的生活及乐趣。“其一”,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其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时官时隐,举棋不定。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任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从此与官场决裂,终老田园。
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常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后悔的念头也冒了出来。而当脱离了官场,回到家中亲自参加耕种和收获时,他感到无限欣悦。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
古体诗与近体诗
古体诗为近体诗形成以前各种诗体的统称。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古体诗不讲求对仗、平仄,押韵较宽,诗句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式自由,适合笔随兴致、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知识卡片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具体有以下区别:
①诗有定句,如绝句有四句,律诗一般有八句。②句有定数,如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每句有五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每句有七字。③平仄有规,每句诗都有平仄规定,如五言律诗的基本句型有四种: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和仄起平收式。④押韵到位,押韵都有固定位置的要求,不管是绝句还是律诗,一般都是隔句押韵。⑤对仗有别。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律诗中间各联必须对仗。近体诗适合表达深沉悲慨之志。
资料链接
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自然,朴实而又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陶渊明的田园诗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格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这一派别的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课文探究
1.试赏析开头两句?
开头两句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傲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2. 试赏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
“误落”一词,既是诗人对自己做官的感叹,又是诗人对“尘网”般的官场的蔑视和厌恶。“误”字显示了诗人的悔恨之深,“三十年”写时间之久。
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两句是如何用比喻表现诗人情感的?
这两句是过渡句。“守拙归园田”一句点明了题目,是全诗的主旨句。“守拙”是对“适俗”而言的,从中反映了诗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4.试从“远与近”“动与静”的角度赏析第二层(9~16 句)的写景艺术。
“草屋”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榆柳”“桃李”写出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这是近景。“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从近景转到远景,画面很淡,却令人心旷神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是静景,“狗吠”“鸡鸣”等是动景,动静结合,使得田园画面活了起来,富有农村生活气息。
5.试赏析最后两句。
“ 樊笼”在这里比喻官场生活,即上文的“尘网”。这两句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呼应了开头,表现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欢喜之情。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叙述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生涯的厌恶和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深入探究
1.《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诗人热爱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更增添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诗中的描写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乡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使这些景物与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柳”“桃李”似乎是含情的。
2.“方宅十余亩”句到“鸡鸣桑树颠”句,描绘了一幅朴素自然、清新恬淡的“村居图”。请反复诵读,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并结合全篇做一些赏析。
描写特色 诗句 赏析
纵横交错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写出了村居环境的层次美。
远近结合 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近景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远景显示出安详、舒缓、柔和。勾勒出村居图的淳朴、宁静,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情操和快慰的心情。
动静交融 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泼起来。
声色并列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出了村居环境浓郁的生活气息。
诗中的意象呈组状排列,第一组大致可归纳为“尘网、樊笼、羁鸟、池鱼、旧林、故渊”,这一组意象所对应的情境是在如“尘网”和“樊笼”里久待的诗人就是那被束缚的鸟儿和鱼儿,想回到广阔无边的森林和河流中去。诗人通过这组意象表现了自己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迫切心情。第二组意象则是“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狗吠、鸡鸣”等,这组意象构成了这幅农家田园生活图的主体。
两组意象叠加,整个意境就凸显出来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在脱离黑暗复杂的官场后,惬意地享受起了清贫但纯粹自然的田园生活。短短几行诗,几个简约意象,就将诗人心中的愉悦和清新描写得自然美好、情真意切;也表现了诗人高洁、率真的人格品质。
3.《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意象呈组状排列,可以分为两组,这两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请加以分析。
①恬淡自然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以为常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事雕琢,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如诗中所写的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手笔,就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②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营造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比如“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中,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的田园画面,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4.有人用“恬淡自然,浑然天成“来评价本诗,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①《短歌行》以表达内心的忧虑为主,抒写的是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情感是沉郁苍凉的,诗歌韵律以沉稳顿挫为主,并且通过合理引用、妙用比喻等技巧表达内心的忧思和对贤才的思慕。
②《归园田居(其一)》以表达内心的快慰为主,抒写的是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厌恶和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的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情感是轻松愉悦的,诗歌韵律以欢快为主,善于写景,情景交融,勾勒了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寄托了诗人美好情操。
5. 请以“忧与游”为话题,比较《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在表达志士之慨和隐士之情时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
①物质条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五柳先生传》中则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由此可知,陶渊明过着贫苦的生活,物质条件贫乏。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放弃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官职,难能可贵。
6.陶渊明弃官归隐之事,经过后世各代的标举,甚至美化,让人以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浪漫之事。查阅相关资料,从物质条件、身体状况、耕读之苦等方面分析陶渊明毅然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的可贵。
②身体状况。对于陶渊明的身体状况,记载的史料不多,但也有记述。如《答庞参军》序云:“本即不丰。”“本”指身体,“丰”是“丰满”的意思。从这句话看,陶渊明应是一个比较瘦弱的人。《宋史·隐逸传》说:陶渊明“躬耕自资,遂抱羸病”。他的好友颜延之也说他是“弱不好弄”(《陶微士诔》)。另外,《晋书》《宋书》和萧统的《陶渊明传》均记载陶渊明有脚疾。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放弃相对轻松的官场职位而从事农业体力劳动,难能可贵。
③耕读之苦。农事劳作是辛苦的,并且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付出辛勤的劳动未必能得到相应的收获。陶渊明在多首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在艰苦的农事活动中读书相比于红袖添香式的读书,不可谓不苦,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可贵可见一斑。
课堂巩固训练
1. 下列加色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暧暧(ài ài) 悠悠(yōu yōu) 呦呦(yōu yōu)
B. 慷慨(kǎi) 羁鸟(jī) 阡陌(qiān mù)
C.樊笼(fán) 吐哺(bǔ) 三匝(zhā)
D. 衣衿(jīnɡ) 掇取(duō) 狗吠(fèi)
答案:A
解析:B 项中“陌”应读“mò”;C 项中“匝”应读“zā”;D 项中“衿”应读“jīn”。
2.下列加色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约束)
B. 契阔谈讌(同“宴”,宴席,宴会) 方宅十余亩(方形)
C. 一去三十年(离开)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D. 对酒当歌(应当) 何时可掇(拾取,摘取)
答案:C
解析:A. 韵:气质,情致。B. 方:四周围绕。D. 当:对。
3. 下列对《短歌行》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开头四句忧叹人生苦短,看上去是要人们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实则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余年渐少而功业未成的感慨,表达出时不我待的急迫之情。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承接前句而来,其中“君”不再指称一个具体的人,泛指曹操心目中的贤才;“沉吟”沉思,深思,指对贤才的思念与渴慕。
C.“越陌度阡”四句,实写客人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举杯畅谈不忘旧谊,因贤才既得而喜不自胜,感情由忧转喜。
D. 全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写忧思,无处不在,难以排解,引人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博大胸怀。
答案:C
解析:“实写”“贤才既得”错误,“越陌度阡”四句是诗人想象贤才来归、主客畅谈的情形,为虚写。
4.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端厌恶。
C. 第二层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屋、榆柳、桃李……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答案:A
解析:“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错,诗人用“羁鸟”“池鱼”来比喻仕宦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而不是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      。”
(2)《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赶快择主而事的诗句是:“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        ,       。”
(4)《归园田居(其一)》中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的两句诗是:“        ,        。”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6.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
要求:① 体现意象特征;②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 不超过60 字。
悠长雨巷  萧萧易水  依依杨柳  流觞曲水
答案:(示例)蒙蒙的春雨轻轻地亲吻着大地,迷茫的春烟温柔地拥抱着小镇,悠长悠长的小巷任由青石板安静地向两头弯曲延伸。
7.用对联概述《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的主要内容,上联已有,请补出下联。
上联:曹操对酒当歌抒壮志
下联:
答案:(示例)陶潜守拙归园露真情
8.有一度假山庄的设计布景,完全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且取名“渊明山庄”。请你写一段赞美(或宣传)“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有意境,能吸引游客,80 字左右。
答案:(示例)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嚣。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解析:要体现陶渊明诗歌中静谧的意境,要突出“渊明山庄”在涤荡人心方面的作用。语言要优美,以吸引游客为目的。
9.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风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回味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词人的不凡气魄,回味这“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人的豪兴傲气,             ,
            ……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答案:(示例)回味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词人的多愁善感回味这“浓睡不消残酒”时文人的悲伤心情。
解析:仿写句子中要有“酒”,要引用有关“酒”的诗词名句,要展现写这一名句时,作者当时的心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