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7.7、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7.7、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2 06: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7.7、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会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推力作用
2.下列有关惯性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悬停,此时宇航员惯性消失
C.锤柄撞击硬物后,锤头会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一扇木门能挡住飞来的铅球却不能挡住飞来的子弹,说明子弹的惯性更大
3.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
D.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在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取得9枚的金牌的好成绩,下图是冰壶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鞋的底部凹凸不平,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
B.滑动的冰壶最终停下来,说明运动需力来维持
C.掷出去的冰壶继续滚动,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水平冰面的冰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没有惯性
6.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如图是环卫工人驾驶洒水车洒水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
B.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
C.洒水时,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如图所示,棋子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尺将Q快速水平击打出去,则(  )
A.击打前,Q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Q在P的下方滑动时,P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惯性逐渐减小
D.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8.如图所示,是重庆八中宏帆中学趣味运动会的“趣味球”项目,这个项目要求同学们同时用力拉着圆布的边绕,通过有节奏的收、放,让球在布上跳动,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力
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力
D.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足球没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在汽车紧急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10.下列现象中,为了防范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列车进站前撤去动力 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
二、填空题
11.小明同学在学完了“惯性”知识后,知道了“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但是却始终没有弄明白“惯性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问题。为此,老师给小明画了一个推理框图,请你仔细阅读推理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由推理框图中的假设和推论1,可以推理出推论2:静止的物体,__惯性(选填“有”或“没有”)。
(2)推理框图中的推论2和“规律: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__矛盾(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假设:惯性取决于物体速度的大小”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或“d”)。
13.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增加手握住水瓶的力,则手对水瓶的摩擦力将______,在松开手的瞬间,若水瓶所受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水瓶将处于______状态。
14.如图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心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________。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_______ (选填“静止”、“沿a方向运动”、“沿b方向运动”或“沿c方向运动”)。
15.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板上运动,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0.8s,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车经过点后的运动情况是______。
三、综合题
16.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作圆周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阻力,某时刻细绳断,小球速度为v。过一段时间小球出现在P点,速度为v’(如图)。V_____v’(选填“>”、”=”、“<”),作图找出细绳断时小球的位置,用点在轨迹图上表示________。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安全带
现代汽车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在高档轿车上,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着安全气囊系统,一旦发生严重撞击,气囊会自动充气弹出,使人不致撞到车身上.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速度越小,惯性越小
C.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2)如题图甲所示,紧急刹车时,人向前运动拉长安全带,人的动能_____,安全带的________能增加.
(3)如题图乙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同时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作用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安全带
现代汽车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在高档轿车上,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着安全气囊系统,一旦发生严重撞击,气囊会自动充气弹出,使人不致撞到车身上.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速度越小,惯性越小
C、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2)如图甲所示,紧急刹车时,人向前运动拉长安全带,人的动能减少,安全带的___________能增加.
(3)如图乙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作用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所受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匀速拉动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测力计所受A的拉力)就等于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即F′=f.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时,冰面受到运动员作用力的同时,运动员也受到冰面的反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速度的大小不变,而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故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而惯性不是力,“受到惯性的作用”这一说法错误,故C错误;
D.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的大小不变。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远时,由于惯性,运动员跳起时具有更大的速度,从而使运动员跳的更远,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悬停,此时宇航员仍具有惯性,故B错误;
C.把锤柄在硬物上撞击,当锤柄遇到硬物停下后,锤头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C正确;
D.一扇木门能挡住飞来的铅球却不能挡住飞来的子弹,说明子弹的速度大,动能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人的稳定性,不能增加压力;故A错误;
B.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C正确;
D.人和滑板在地面滑行,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滑行,滑板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而不是惯性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A.运动鞋的底部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滑动的冰壶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掷出去的冰壶继续滚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故C错误;
D.水平冰面的冰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动能,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A错误;
B.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故B错误;
C.由于惯性,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前倾,甚至会飞出窗外,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故C正确;
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洒水时,车的重力在减小,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力等于重力,所以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随压力的减小而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洒水车刹车时受到刹车片阻力的作用而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棋子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Q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P对Q的压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共三个力,Q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不平衡,故A错误;
B.Q在P的下方滑动时,Q与P之间存在压力,发生了相对滑动,所以P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惯性不变,故C错误;
D.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平衡;但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上运动,球脱离圆布后,布对球就不再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物体加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所以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有惯性,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先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向前的速度,利用惯性使自己跳得更远,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
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汽车行驶时乘客和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急刹车时,汽车速度突然减小,由于乘客具有惯性,乘客会继续向前运动使乘客向前倾倒,故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列车进站前撤去动力,还能继续前行一段距离,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拍打窗帘前,窗帘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窗帘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窗帘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急刹车或减速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使用安全带,避免造成人体伤害,是为了避免惯性造成的伤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没有 存在 错误
【解析】
【详解】
(1)[1]由推理框图中的假设知道,惯性与速度大小有关,而得出推论1是:速度越小惯性越小,所以,当物体静止,速度为0时,则惯性最小,应为0,即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2][3]由于推论2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存在矛盾,说明最初的“假设”是错误的,即“惯性取决于物体速度的大小”不成立。
12. 不能 b
【解析】
【详解】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和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不受外力是一种理想情况,是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的。
[2]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的,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会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b。
13. 摩擦 不变 静止
【解析】
【详解】
[1][2]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增加手握住水瓶的力,水瓶仍处于平衡状态,重力的大小不变,则手对水瓶的摩擦力也不变。
[3]原来水瓶是静止的,在松开手的瞬间,若水瓶所受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水瓶仍保持静止。
14. 惯性 沿a方向运动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实心球被抛出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实心球主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在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但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然运动,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实心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沿a方向运动。
15.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由图知
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
[2]长木板是光滑的,小车不受任何阻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6. =
【解析】
【详解】
[1]因为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在细绳断掉和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v=v’;
[2]小球离开细线后将沿圆周运动轨迹的切线运动,故反向延长P点速度的延长线与运动轨迹接触点即为断绳处,如图所示

17. C 减小 弹性势 气囊对模型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C正确为答案.
如题图甲所示,紧急刹车时,人向前运动拉长安全带,人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人的动能减小,安全带的弹性势能增加.
如题图乙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气囊对模型也有作用力.
18. C 弹性势能 气囊对模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故应选C;(2)刹车时,安全带会受到人向前的拉力,使安全带产生弹性形变,所以安全带的弹性势能会增加;(2)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同时气囊对模型也有作用力.
19.证明:当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即F=f;而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F′,所以F′=f.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分析物体A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然后再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分析弹簧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与物体A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平衡力大小的特点、相互作用力大小的特点以及利用等效替代法进行证明.
【详解】
证明:当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即F=f;而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所以.
【点睛】
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之处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会利用二力平衡的大小相等、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以及等效替代法证明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