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八章压强专题训练综合计算(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八章压强专题训练综合计算(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2 06: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专题训练 压强综合计算
1.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海底,进行深海科学考察。潜水器上的观察窗的面积约为。若潜水器中的仪表显示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海水密度近似取,g取求:
(1)潜水器所在的深度是多少?
(2)观察窗承受海水的压力是多大?
2.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求:(g取10N/kg)
(1)瓶内水的质量为多少;
(2)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3)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3.冬天,河面结了一层较厚的冰,测得它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0×104Pa,小张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的着地面积相同,均为200cm2,g=10N/kg,求:
(1)小张站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2)为了能安全在冰面上行走,小张最多能背多少千克的物体?
4.如图所示为某饭店购买的送餐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80kg。空载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5Pa;该机器人最多可负载20kg的重物,g取10N/kg。求:
(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2)图中机器人空载时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设接触面积未变)。
5.如图所示,装有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与圆柱形物块乙等高,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中水的深度为0.1米,底面积为0.02米2,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
(3)若水的深度是容器高度的,甲的底面积是乙的2倍,乙的密度是水的3倍,现将乙放入容器甲中,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的比值。
6.底面积为S1的圆柱体甲和底面积为S2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S1:S2=4:5,如图所示。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将物体A缓慢放入容器乙中,并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物体A与容器乙不接触,无液体溢出),甲对桌面的压强和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ρ甲=0.8×103kg/m3)求:
(1)p0;
(2)液体的密度。
7.如图所示,一柱形容器重10N,底面积为200cm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当容器内注入0.4m深的某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该液体产生的压强为6×103Pa。(g取10N/kg)求: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2)距容器底0.1m处A点的液体压强多大?
(3)该实验装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8.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m,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g取10N/kg)
(1)若水的质量为2kg,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液。
9.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3kg,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10-4m2求:
(1)A的重力为多大?
(2)则A对B的压强是多少?
(3)B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10.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求:
(1)圆柱体甲的高度为多少cm?
(2)当切去部分高度为5cm时,圆柱体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Pa?
(3)当切去部分高度为时,圆柱体甲、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均为,的值为多少Pa?
11.A、B两物体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将B物体叠放在A物体上,如图甲所示。若沿竖直方向将B物体切去一部分,A对地面的压强与切去部分的宽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0cm、10cm。求:
(1)A物体的密度;
(2)B物体的重力;
(3)现将A、B两物体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丙所示。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若叠放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k的值为多少
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它们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已知甲、乙容器底面积分别为S1、S2(S1 < S2),水的深度为0.1米。
①若水的质量为4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
②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现将一实心小球A放入甲或乙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沉底且浸没,发现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判断小球放入的容器并说明理由,同时求出小球的密度ρA(用S1、S2、ρ水等字母表示)。
1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3m、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ρA=0.2×103kg/m3,且物体A、B、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物体B的密度;
(3)现将物体C分别放置于物体A、B中央,为了让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放上C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只将A沿竖直方向切下质量或者只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则与比值为多少?
参考答案
1.(1);(2)
2.(1)0.28kg;(2)1.04N;(3)3.5×103Pa
3.(1)1.25×104Pa;(2)10千克
4.(1)800N;(2)0.008m2;(3)1.25×105Pa
5.(1)980Pa;(2)2kg;(3)4∶11
6.(1)400Pa;(2)0.5×103kg/m3
7.(1)1500kg/m3;(2)4500Pa;(3)6500Pa。
8.(1)2×10-3m3;(2)800Pa;(3)0.8×103kg/m3
9.(1)30N;(2)6×104Pa;(3)9×104Pa
10.(1)20cm;(2)5000Pa;(3)4000Pa
113.(1)0.4×103kg/m3;(2)10N;(3)
12.①4×10-3m 3;②980Pa;③小球放入甲容器中,
13.(1);(2);(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