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7.3、重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小明利用重垂线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平的情景。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为了把画挂平,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画的左边调低一些
B.把画的左边调高一些
C.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桌面垂直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C.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3.对于下列有关物理量的大小的估计,其中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20km/h 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00g 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7m
4.中国女运动员常馨月是中国跳台滑雪历史上第一次闯入冬奥会的女子运动员。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A点为人的重心,O点为地心。下图中标出人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关于重力和重心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B.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撑面向下
D.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而且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7.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B.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35℃
C.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2m/s
D.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7dm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初三学生百米平均成绩约8s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80dm D.一名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m/s
9.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C.空中的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10.如图所示,小孩沿滑梯下滑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A.沿滑梯表面向下 B.沿滑梯表面向上 C.垂直滑梯表面向下 D.竖直向下
1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聪同学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m
B.大多数人每分钟脉搏跳动约70次
C.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m/s
D.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12.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B.两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效果就相同
D.重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二、填空题
13.图中所示的墙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14.2020年12月17日凌晨携带着2公斤珍贵月壤的嫦娥五号返回器穿过大气层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5.如图所示,沿着倾斜的木板往卡车上推油桶,用力的示意图把油桶在木板上时所受重力表示出来__。将油桶放倒推上去这样做的目的是 __。
16.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N,量程为_______N;该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的重力时,指针指在图中所示位置,则物体A的质量是________kg。(g取10N/kg)
三、综合题
17.某物体的质量为300g,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它受到的重力____?
18.请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不倒翁,它的形状与鸡蛋相似,用手能轻轻地将不倒翁按倒,但只要松手,它还会顽强地立起来,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将它“打倒”。那么不倒翁“屹立不倒”的奥秘是什么呢?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当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时,物体的重心就会偏向质量大的位置。不倒翁的上半部分是空心的壳,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实心的半球,质量较大,所以不倒翁的重心在下半部分的半球体之内,重心很低。当不倒翁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失去平衡,而在外力撤去后,不倒翁便会自己回到竖直状态,这说明它具有抵抗外力干扰而保持平衡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平衡的稳定性。
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有这样一件展品——空中自行车(如图),你可以亲自骑上去试一试,体验一下空中表演的刺激。当你骑上自行车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钢丝绳下方。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重心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使用配重来提高稳定性了。明代航海家郑和在帆船的底舱里放置了大量的砂石当配重压载物,降低了船的重心,提高了船的稳定性,在惊涛骇浪中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访问了30 多个国家。
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四个物品中,采用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的是_____(多选)
(2)某同学在测液体密度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他认为这种方法比老师设计的借助烧杯测液体质量的实验方案操作更简单,你认为他的方案有何不足之处:_____。
19.一辆载重汽车,车和货物共重5×104N,当行至某桥头时,司机发现桥头矗立着如图的提示牌,请用两种方法判断这辆车能否从该桥上安全驶过。(g=10N/kg)
20.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分析表中数据,1 kg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微重力
2016年4月6日凌晨1点38分,“实践十号”卫星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落的电梯、飞机等,不过这只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这些家伙在不停地坠落,却又一直没有掉落到地面,这真是好极了!
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这个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
微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显然不是!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
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
那么,大众媒体所说的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因为它主要是由其它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等。
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力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3.6s,而且每天只能进行2次实验。
相比之下,“实践十号”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星为基础的“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学们也许知道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
(2)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3)“实践十号”微重力水平为10-5g,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一般为10-3g,___________(选填“实践十号”或“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果这幅画的长边和重垂线是平行的,则画是竖直的(即放正),否则画不竖直;所以为了把画贴正,应调整画的位置,使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也就是需要将画的左边调低一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的方向,故A错误;
B.弹簧被拉伸,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原状时产生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对重物产生拉力,故B错误;
C.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子对手有反作用力,故C错误;
D.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即左右,故A估计不可能,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2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所受的重力约为1N,故B估计可能,不符合题意;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00g,故C估计可能,不符合题意;
D.教室的高度大约为3.7m,故D估计可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运动员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运动员身上,方向竖直向下,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人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大致指向地心O,人受重力的作用点在A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让物体受到的力,因此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正确;
B.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篮球,故B错误;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且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重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0.5N,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23℃,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2m/s,故C符合题意;
D.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d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重力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A不符合题意;
B.世界男子百米的平均时间约为10s,那么初三学生百米平均成绩不会达到8s,约为15s,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那么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故A错误;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位置(纬度和高度)有关,即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空中的气球也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
D.粉笔在使用中会逐渐变短,所含的物质变少,故质量变小,重力也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小孩沿滑梯下滑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70次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
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受到的重力为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所以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
B.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故C错误;
D.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故D错误。
故选A。
13.左
【解析】
【详解】
如图,重锤线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在竖直方向上,由图可以看出墙体左上角比左下角偏出,故墙体向左倾斜。
14. 重力 地球
【解析】
【详解】
[1][2]地球周围的物体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5. 省力
【解析】
【详解】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油桶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倾斜的木板形成了一个斜面,故将油桶放倒推上去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16. 0.2 0~5 0.16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N,平均分成了5小格,每小格为0.2N,即分度值为0.2N。
[2]如图所示,该测力计的能量程的最大力为5N,故量程为0~5N。
[3]如图所示,其读数为1.6N,即物体的重力为,所以物体A的质量为
17.能.因为m=300g=0.3kg,g=9.8N/kg,所以物体的重力为G=mg=0.3kg×9.8N/kg=2.94N,而2.94N<5N,所以能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它受到的重力.
【解析】
【详解】
能.因为m=300g=0.3kg,g=9.8N/kg,所以物体的重力为G=mg=0.3kg×9.8N/kg=2.94N,而2.94N<5N,所以能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它受到的重力.
18. CD 量筒的重心偏高,稳定性差,放在天平上易掉下来摔碎
【解析】
【详解】
(1)[1] A.茶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不是采用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公道杯是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的,不是采用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密度计的下方装入适量重物,重心降低,增加了稳定性,故C符合题意;
D.落地灯的底座很重,可以重心降低,增加了稳定性,故D符合题意。
(2)[2]根据实验方案操作知道,存在不足之处是:量筒的重心较高,稳度小,放在天平上易倾倒。
19.能安全驶过
【解析】
【详解】
解:第一种方法,根据标志牌求桥能够承受的重力,比较它与车和货物总重的大小。桥能够承受的重力
G=mg=6×103kg×10N/kg=6×104N
6×104N>5×104N,故这辆车能从桥上安全驶过;
第二种方法,根据G=mg求出车和货物的质量,比较它们与桥能够承受的质量的大小。车和货物的质量
5t<6t,故这辆车能从桥上安全驶过。
答:通过两种方法比较,这辆车能从桥上安全驶过。
20.木星和海王星
【解析】
【详解】
根据1kg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9.8N;比较实验数据可知:重力比9.8N大的数据有22.9N和11.0N,即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木星、海王星.
21. 受到 94 实践十号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材料可知,即使是距离地球几百千米的人造地球卫星也受到重力。
(2)[2]由材料可知,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
(3)[3]“实践十号”微重力水平为10-5g,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一般为10-3g,根据G=mg可知,物体在实践十号上所受重力更小,所以实践十号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