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9.3 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
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
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2.举重运动员在2秒内将1600牛重的杠铃举高2米,然后在空中停留了6秒钟,那么他在这6秒钟内做的功为( )
A.1600焦 B.0焦 C.400焦 D.3200焦
3.冬奥项目冰壶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各选项图中的场景均与冰壶运动有关,其中室内冰面可认为是水平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掷球运动员蹬冰脚(通过蹬冰调整人的运动姿态)和滑行脚(用来滑行)的鞋底材料不同,是为了获得不同大小的摩擦力
B.掷球运动员推着冰壶一起向前运动时,推力对冰壶没有做功
C. 离手后的冰壶在冰面上滑动时,冰壶的速度不变
D. 领球队员通过快速刷冰,减小了冰壶所受摩擦力,使冰壶的速度增大
4.如图所示的情境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
A.用力推小车没有推动
B.叉车举着货物水平移动距离
C.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前行
5.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B.搬而未起
C.提着滑板沿水平地面向前走 D.足球运动员将球踢出
6.以下描述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
B.送水工扛着水桶上楼
C.司机推汽车,汽车纹丝不动
D.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保持3s不动
7.在100牛的拉力作用下,重20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2米时,拉力对物体做功( )
A.可能是600焦 B.一定是400焦
C.可能是200焦 D.以上说法均不对
8.公交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下列对公交车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行驶,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水平运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使用宽大的轮胎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公交车内的乘客相对车是运动的
9.如图是某同学在体育考试中抛实心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球离开手之前,人对球不做功
B.在球离开手后上升的过程中,人对球不做功
C.球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D.球落地后仍会向前滚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球做功
10.在下列四种情境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背着书包水平匀速前进 B. 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吊起
C. 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 抱着书本原地不动
11.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从静止开始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乙、丙粗糙程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多
B.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少
C.丙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多
D.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相等
12.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进入周年倒计时,如图所示,下列运动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翔的过程中,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过程中,杆对球不做功
二、填空题
13.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棱长为的正方体物块,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时,物块在水中处于_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 状态;当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__;图乙中的值是__;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是__。
14.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支持力对木箱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工人对木箱做功的功的大小为________J。
15.如图所示,在整修寺庙的过程中,甲和尚用较大的力将一捆木料匀速提到3米高的庙墙上,乙和尚用较小的力将一篮瓦片匀速提到了8米高的房檐上。根据以上情景,小明和小红就甲、乙两个和尚所做功的多少进行了讨论。
小明的观点是:“甲和尚做功多,因为他用的力大”。
小红的观点是:“乙和尚做的功多,因为他提起的距离大”。
你认为小明的观点______,小红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根据现有条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比较两个和尚做功的多少。
16.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如图是我国运动员在往届冬奥会上参加冰壶比赛时的拼搏英姿,冰壶被推出后,在水平冰面上减速滑行过程中,冰壶所受摩擦力______(填“不变”、“逐渐变大”、“逐渐变小”);冰壶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过程中,重力______(填“做功”、“不做功”)。
三、综合题
17.自2020年6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盔”指的是头盔,“带”则是安全带。汽车行驶过程中安全带是人们生命安全的保障之一、如图是某品牌汽车,该款汽车质量为1.6t,汽车静止时轮胎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08m2。(g取10N/kg)
(1)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______带来的伤害;
(2)求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__;
(3)若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此时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力的0.1倍,求牵引力做的功______。
18.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管理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2千克,停放时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0.002米2,摄像机拍摄速度11000帧/秒.在轿车限速120千米/时的某高速公路上,交警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道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
(1)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_____帕.
(2)无人机竖直向上爬升60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_________?
(3)无人机在某轿车通行0.6米的过程中拍摄220帧,通过计算判断该轿车是否超速_______.
19.如图甲为塔式起重机简易示意图,塔式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中材料的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g取10N/kg)
(1)为保持平衡,起重臂的长度越短的塔式起重机,配备的平衡重的质量应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2)图乙为起重机钢丝绳穿绳简化示意图,滑轮a的作用是_____.若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104N,则能吊起货物的质量不能超过_____千克.
(3)若将重为2×104N的货物由地面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20m,再沿水平方向移动10m,则此过程钢丝绳做功多少焦________
(4)若该塔式电动机的效率为90%,将重为1.2×104N的货物提升到30m的高度,用时50s,则该起升电动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_________
20.人们在使用电动自行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次性充满电后行驶里程不能达到说明书上的里程数。为了探明原因,小明用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在同一路面进行多次测试,获得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负重G/N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充满电的最大里程s/km 20 16.7 14.3 12.5 11.1
(1)由表中数据可知,一次性充满电后,行驶里程不能达到说明书上的里程数的原因是______。
(2)当电动自行车充满电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由12.5km变为16.7km时,整个电动自行车的惯性______。
(3)某次测试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速度v﹣时间t图象、牵引力F﹣时间t图象。分析可知: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21.黄河母亲像雕塑(如图所示)底部的面积为13m2,质量为39t。小华选用一块与该雕塑相同的石料,测得其质量为52g,体积为20m3,问:
(1)该像的密度为______kg/m3,体积为______m3;
(2)该雕塑对底座的压强是多大______?
(3)在旋转雕塑时,工作人员用吊车把它从地面匀速提高1m,放置在底座上。吊车把雕塑匀速提起的过程中,对它做了多少焦耳的功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推着小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施加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A符合题意;
B.搬而未起,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即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举重运动员在2秒内将1600牛重的杠铃举高2米,然后在空中停留了6秒钟,保持静止,他在这6秒钟内对杠铃有向上的力,但是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他在这6秒钟内没有做功,做的功为0。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A.掷球运动员蹬冰脚(通过蹬冰调整人的运动姿态)和滑行脚(用来滑行)的鞋底材料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是为了获得不同大小的摩擦力,故A正确;
B.冰壶受到推力的作用,并且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B错误;
CD.冰壶被推出后仍向前滑行的过程中需要受到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作用,所以速度不断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A.推小车不动,有力无距离,则力对物体不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举着货物的力向上,运动方向水平,则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力对物体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向上举杠铃,在力的方向上运动,则力对物体做功,故C符合题意;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前行,则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力对物体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但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人给石头一个向上的力,但石头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石头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提着滑板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人给滑板一个向上的力,但滑板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滑板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运动员将球踢出,在踢的过程中有力作用在足球上,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力对足球做了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此时足球不再受到人的力的作用,有距离无力,故人对足球不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送水工扛着水上楼,人对水施加了力的作用,并且水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人对水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
C.司机推汽车纹丝不动,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故人对车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有力但无距离,故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拉力沿水平方向,则拉力对物体做功
若拉力不沿水平方向,则拉力对物体做功不等于200J。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行驶,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故A错误;
B.水平运动过程中,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不做功,故B正确;
C.使用宽大的轮胎是通过增加受力面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公交车内的乘客相对车没有相对移动,故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球离开手之前,人对球有力的作用,且有运动距离,根据
可知,人对球做功,故A错误;
B.实心球抛出后,人对球不再有力的作用,所以人对球不再做功,故B正确;
C.球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过程中,球受到重力作用,有下落距离,根据
可知,重力对球做功,故C错误;
D.球落地后仍会向前滚动一段距离,然后停止,是因为球落地后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对球做功,球最后停止,故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A.背着书包水平匀速前进,书包受到的力沿竖直方向,书包运动的方向沿水平方向,书包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互垂直,没有力对物体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吊起, 货物受到竖直向上的力,且货物沿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拉力对物体做功,故B符合题意;
CD.对物体施加了力,但物体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三幅图中,物体都在力F的作用下移动了s米,力的大小相同,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相同,故做的功大小等于Fs,故做的功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翔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过程中,杆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在力的方向有移动,因此杆对球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13. 漂浮 0.32J
【解析】
【详解】
[1]正方体物块的体积
物块的质量
物块的密度
即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图象可知:当时,水的深度为,大于正方体物块的棱长为;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此时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
[2]当时,注入水的体积
则注入水的重力
因容器为方形容器,且此时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由图象分析可知,当时,物块刚好处于漂浮状态,则
根据可得此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由可得,此时水的深度
[4]在时段,物块上升的高度(等于水面上升的高度)
则该过程中浮力对物体做功
14. 不做功 6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木箱沿水平方向运动,由于木箱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即s=0,故木箱所受支持力对木箱不做功。
[2]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前进了6m,工人对木箱做功为
W=Fs=100N×6m=600J
15. 错误 错误 不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小明和小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根据W=Fs,只明确一个物理量,无法比较做功的大小。
[3]仅知道物体移动的距离,不知道对物体施加力的大小,不能准确比较两个和尚做功的多少。
16. 不变 相互作用力 不做功
【解析】
【分析】
【详解】
[1]冰壶被推出后,在水平冰面上减速滑行过程中,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
[2]冰壶放到冰面上,冰壶给冰面压力,冰面给冰壶支持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过程中,重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垂直,所以重力对冰壶不做功。
17. 惯性
【解析】
【详解】
(1)[1]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2)[2]汽车的重力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3]汽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力的0.1倍,汽车受到的阻力
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牵引力做的功
答:(2)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3)牵引力做的功为。
18. 1×104 1200J 计算可知该轿车不超速
【解析】
【详解】
分析:(1)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它们的重力相等,根据求出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利用计算无人机竖直向上爬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3)利用速度公式求出该轿车的速度,然后与最大限速相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1)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无人机竖直向上爬升60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3)由题知,摄像机拍摄速度11000帧/秒,已知某轿车通行0.6米的过程中拍摄220帧,则轿车运动的时间:该轿车的速度:,因为,所以,该轿车不超速.
答:(1)1×104;
(2)无人机竖直向上爬升60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1200J的功;
(3)计算可知该轿车不超速.
【点睛】此题考查压强和功的大小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关键是知道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它们的重力相等.
19. 小 省力 5×103kg 4×105J 8×103W
【解析】
【详解】
(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由此可知当阻力臂和动力不变时,阻力与动力臂成正比,即动力臂越大,阻力越大;动力臂越小,阻力越小,故为保持平衡,起重臂的长度越短的塔式起重机,配备的平衡重的质量应越小;
(2)图示中滑轮a为动滑轮,其作用是省力,可以省一半的力;由题意可知该滑轮组承担总重的绳子有2段,故G=2F=2.5×104N×2=5×104N,由G=mg可得:=5×103kg;
(3) 钢丝绳做功:W=Fs=Gh=2×104N ×20m=4×105J,由于水平移动时,重力方向上没移动距离,故水平移动过程中钢丝绳没做功;
(4) 电动机的有用功:W有用=Gh=1.2×104N×30m=3.6×105J,电动机的总功: =4×105J,电动机的实际功率: =8000W.
20. 电动自行车的负重越大,摩擦力越大,所需牵引力越大,而储存的电能不变,根据W=Fs可知,行驶的最大路程越小 变小 35
【解析】
【分析】
(1)由表中数据得出最大行驶里程与负重大小的关系;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增大时,所需牵引力也会增大,而储存的电能不变,根据W=Fs判断行驶的最大路程的变化情况。
(2)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根据行驶的最大里程的变化分析整个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变化,从而分析惯性大小的变化情况。
(3)根据图象结合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电动车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据此求出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负重越大时,最大行驶里程越小,原因是电动自行车的负重越大,摩擦力越大,所需牵引力越大,而储存的电能不变,根据W=Fs可知,行驶的最大路程越小。
(2)[2]当电动自行车充满电连续行驶的最大里程由12.5km变为16.7km时,由表中数据可知,负重变小了,即电动车的总质量减小,所以整个电动自行车的惯性会变小。
(3)[3]由v﹣t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在71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在712s内受到的牵引力为35N,则电动车受到的摩擦力
f=F=35N
由v﹣t图象可知,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做加速运动,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所以在0﹣2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35N。
21. 2.6×103 15 3×104Pa 3.9×105J
【解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得,一块与该雕塑相同的石料的密度为
即该石像的密度为
[2]石像的质量为
则石像的体积为
(2)[3]由题意可知,雕像对底座的压力为
雕塑对底座的压强为
(3)[4]雕像被从地面匀速提高1m,此时吊车的拉力和雕像的重力二力平衡,即
则吊车做的功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