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浮力》训练卷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一、单选题
1.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浮力变大
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2.游泳可增强人的体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下列关于游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初学者通常使用游泳圈,由于其质量小体积大,完全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能托住人
B.初学者常采用仰泳姿势,两手向下压水,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人不易呛水
C.人在游泳时,即使闷入水中,也能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D.人游泳时,吸气后,人体密度变大
3.将重力为5N的物体放在盛满液体的杯子里,最后溢出液体重力为4N,则可判断( )
A.物体将沉入杯底
B.物体将浮在液面上
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
4.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B.浸泡在水中的桥墩
C.在水中下沉的石块 D.浸在酒精中的铁块
5.右图所示,用调零后的测力计,吊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测力计的示数是1.2N B.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是1.2N
C.物体所受的浮力可能是1.2N D.此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6.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同规格烧杯中,甲球沉底、乙球悬浮、丙球漂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丙>m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F甲=F乙<F丙
C.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D.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丙>p乙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则( )
A.甲液体中的物块所受浮力大 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
C.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D.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8.小明在饮料吸管中塞入一些细铁丝作为配重,并将一端封闭,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当密度计静止时,两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
B.密度计的刻度线,越往上标注的密度值越大
C.密度计放入后,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
D.适当减小配重,可以增大该密度计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9.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已知A重,B受到的浮力为,A、B密度之比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B.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
C.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 D.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10.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水桶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感觉浮力越大,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12.如图所示,将重2.2 N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1.2 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N,方向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将重为10牛的物体A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浸没后保持静止,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6牛,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物体A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______牛,随着浸入水中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________;应用大气压强的是图________;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是图________。[均选填“(a)”、“(b)”、“(c)”]
15.将一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N,石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N,则该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该石块的密度是______千克/米 ,若将石块放入密度为7.5×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石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石块体积的______(填分数)。
16.如图所示,在一个底面积为150cm2的足够深的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零刻度线与1N刻度线之间的间隔为1cm)示数为4N,则该实心塑料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现往容器里缓缓加水,当弹簧秤示数为3N时,容器底部压强比原来增大_______Pa。 (g=10 N/kg)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研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说明了______;(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等于______;
(2)(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4)(d)(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无关。
18.图A、B、C、D、E是探究某圆锥形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
(1)由______两个步骤中可知物体浸没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由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
(3)由步骤A、D、E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圆锥形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已知,);
(5)用弹簧秤拉着圆锥形物体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弹簧秤示数随圆锥形物体浸入深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
四、计算题
19.“郑和七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的吃水深度4.4m,排水量7×103吨,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请计算(ρ海水=1.03×103 kg/m3 ,g取10N/kg):
(1)在海面下3m深度,海水对该船体产生的压强;
(2)满载时,郑和宝船所受的浮力。
20.体积为310﹣3m3、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被固定在水池底部的细线系住,未能浮出水面,如图所示;已知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剪断细线后,待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21.在今年我市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先将重1N ,底面积为100cm2的溢水杯装满6N的某种液体,再把一个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物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把物块浸没在溢水杯中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9N,同时用空小桶收集排开的液体,已知物块的密度为3×103kg / m3, g取10N/ kg ,求:
(1)物块浸入液体前,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小桶收集到的液体的质量;
(3)液体的密度。
2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实心物块,将其缓慢浸入水中,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物块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数据完成下列计算,已知水的密度为:
(1)物块浸没时浮力大小;
(2)物块刚好浸没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
(3)物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C
6.C
7.D
8.C
9.D
10.D
11.体积
12. 1N 竖直向上 水
13. 6 4 不变
14. (a) (b) (c)
15. 2 2.5103
16. 0.8×103 300
17.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18. AE 0.8N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密度 4×103 B
19.(1)3.09104 Pa ;(2)7107N
20.(1)18N;(2)30N;(3)1.210﹣3m3
21.(1)700Pa;(2)0.06 kg;(3)1.2×103 kg/m3
22.(1)4N;(2)1000P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