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对厨房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电冰箱门时,发现大量“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做菜时,揭开锅盖,锅盖内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锅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用煤气炉烧开水时,水温没达到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煤气炉的火力太小了
D.用湿手拿冰箱里的冻肉时,手会被冻肉“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华放热缘故
2.如图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吸盘
C.用滴管吸取液体
D.裂桶实验
3.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牛顿 D.欧姆
4.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情景,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变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放置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升
C.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做实验
D.将装置到山顶上做实验
5.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后党和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科学施救,在采取的救护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救援人员用一种大剪刀将钢筋剪断,刀口很锋利,它可减小对钢筋的压强
B.护士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针筒
C.救援车匀速吊起废墟物体,废墟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D.医生用B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
6.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
B.离心式抽水机
C.船闸
D.注射器
7.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甲图,回水管的水阻隔臭气 B.乙图,拦河坝形状上窄下宽
C.丙图,使用拔火罐治病 D.丁图,孔明灯升空
8.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高
9.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
B.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D.青藏高原上的大气压比海平面的大气压高
10.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描绘的是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看不见的水蒸气
B.水的沸点是99℃,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C.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散失
11.下列关于气体压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小
B.用注射器从药瓶中吸取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
C.用高压锅能更快地把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
1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将两个鸡蛋托起的力约为10N
B.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1000Pa
C.西藏高原上的气压约为1.01×105Pa
D.一个成年人手大拇指甲盖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0N
二、填空题
13.(1)测定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实验,大气压值约为_______帕。
(2)在大气压等于760mmHg高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结果管内水银柱高度为740mmHg其原因是( )
A.管子内径太小 B. 管子上端有少量空气 C.管子太长 D.管子倾斜了
14.如图,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______,当壶中水深 12cm 时,A 点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则壶中的水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倒出来。(g=10N/kg)
15.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意大利科学家______在1米长的玻璃管内装入水银做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若增大玻璃管的长度,则测得的大气压强值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发现鸡蛋在沸水里煮了很久,仍未煮熟。为了探究原因,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a)煮熟鸡蛋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变;(c)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不同,如下表:
序号 水上方气压p() 水的沸点t(℃)
1 0.51 81
2 1.01 100
3 2.03 120
①分析比较序号1~3的数据中p、t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②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信息,指出鸡蛋未煮熟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______。
三、综合题
17.创意改变生活,如图是自带吸管的玻璃杯,杯中装有水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通过玻璃吸管不容易“吸”到水;移开手后,能轻松“吸”到水。请回答:
(1)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___________:
(2)图中A点的压强_______B点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装有水的玻璃杯总质量为0.28千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平方厘米,此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
18.“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
(1)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吸盘内部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______?
(3)擦窗机器人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下运动6s,它运动的距离是多少______?
(4)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多大______?
19.倒装壶,又称倒灌壶,是我国宋辽时期比较流行的壶式。倒装壶虽具有普通壶的外形,但壶盖却与壶身连为一体,因此无法像通壶那样从上面注水(图甲)。这种壶的底部有个梅花形注水口(图乙),使用时需将壶倒转过来(图丙),水由底的梅花形注水口注入壶中,注满水后,将壶放正(图丁),故名“倒装壶”。
倒装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其壶内设计了特殊结构一一有A、B两只隔水管,其中隔水管A与壹底部的注水口相迹,隔水管B是由壶嘴的出水口向上延伸形成。向壶内注水时,若水从壶嘴外流,表明水已注满(图丙);将壶翻转过来,若水面不超过壶嘴出水口和隔水管A的高度(图丁),水将不会流出来,这就是倒装壶的神奇之处。如此设计可谓浑然天成,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丁所示的倒装壶,它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
(2)倒装壶与船闸的工作原理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3)观察图丙所示的倒装壶,从注水口向壶内注水时,壶内装水的多少取决于隔水管______的高度。(选填“A”或“B”)
(4)如图甲所示,倒装壶向外倒水时,若将壶底的梅花形注水口密封,水将______从壶嘴流出。(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20.如图所示,将U型管底C处阀门关闭,再分别灌些水.测出管中A、B两处水面的高度分别是20cm和10cm.请完成以下分析:
⑴估算AC与BC两段水柱向下的压强大小各是多大?(g取10N/kg)
⑵在打开阀门的瞬间,想像在C处有一个竖直方向的液片,其面积为1cm2,求出它所受水柱产生压力的合力,并在图中画出此合力的示意图.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负压病房”
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医院负压病房在救治重症患者及保护医护人员起了 非常大的作用,它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的话,从空气的流通来讲,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这样病房外的地方就不会被污染,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大量感染的机会,这种病房最适合抢救类似非典、新冠这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人。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室内被患者污染的空气经特殊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二是通过通风换气及合理的气流组织,稀释病房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并使医护人员处于有利的风向段,保护医护人员工作安全。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一般由病室、缓冲间、卫生间三部分组成。
(1)负压病房的病房内气体压强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室外 的大气压,空气从_____流向 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
(2)为了防止医护人员在病房内给病人护理时被感染,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呼吸问题,你认为病房内的气压和缓冲间气压的差值最接近的是______,经过治疗后转为轻症的病人呼吸基本不受影响的气压是_____;
A.20pa B.1000pa C.20000pa D.100000pa
(3)在抢救重症患者的时候,给病人插管的医生需要穿上专门的密封防护服,为保护医生,防护服内气压 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病房内的气压;
(4)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
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
C.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
D.人吸气时肺的内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锅盖内的小水珠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液化成的,故B正确;
C.水的沸点低于100℃,与煤气炉的火力无关,主要是大气压影响沸点,故C错误;
D.冻肉温度较低,用湿手去拿冻肉,手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因此会“粘住”,故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盘的工作过程是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故B不符合题意;
C.滴管吸液体的过程是首先将滴管内的气体排出,松手后,橡皮囊恢复原状,内部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界大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被压入滴管,故C不符合题意;
D.帕斯卡裂桶实验,验证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该实验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托里拆利,用到的器材有水银、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水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A.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但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不符合题意;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大气压的大小不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将装置到山顶上做实验,大气压减小,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刀口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钢筋的压强,故A错误;
B.针筒吸药液这一现象中,药液不是吸上去的,而是被大气压压上去的,故B错误;
C.救援车匀速吊起废墟物体,废墟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医生用B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在吸饮料时,细管内的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管内大气压,故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细管中,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当装满水的水泵叶轮旋转后,其叶轮周围的空气变少,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水泵内,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船闸的原理是: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的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符合题意;
D.注射器在吸药水时,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大于其内部的压强,故药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注射器内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甲图,回水管的水阻隔臭气,回水管的水起到了水封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拦河坝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使用拔火罐治病,拔火罐之所以能吸附在皮肤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丁图,孔明灯升空,是因为孔明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气体遇冷收缩,使得瓶内压强减小,使液体沸点降低,液体重新沸腾起来,所以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的气体的压强小,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的沸点低。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托里拆利利用汞柱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青藏高原上的大气压比海平面的大气压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A.水沸腾时,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图乙知,水在99摄氏度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水已沸腾,沸点为99摄氏度,而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摄氏度,水的沸点随水面上方气压减小而降低,所以此处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沸腾过程中,水需要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由于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时造成的热量散失,从而减少实验时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山上的海拔高于山脚的,所以山上的大气压小于山脚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吸取药液是大气压将药液压进注射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压锅能快速煮熟食物,是由于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那么锅水的沸点也升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变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不变,但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重力约为0.5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G=500N,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站立时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0.05m2,所以人对地的压强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标准大气压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约为1.01×105Pa,大气压与海拔高度、天气等因素有关,西藏高原海拔高度变高,气压降低,则西藏高原上的气压小于1.01×105Pa,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成年人手大拇指甲盖的面积约1cm2=1×10-4m2,则指甲盖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托里拆利 1.013×105 B
【解析】
【详解】
[1][2]测定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值约为p=1.013×105Pa,粗略计算时大气压值也可以取1.01×105 Pa或1×105Pa。
[3]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不能混入空气,如果混入空气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但玻璃管的粗细、长短(不少于1m)、是否倾斜都不影响测量结果。由题意知,实验结果偏小,原因应该是管内混入了空气,管子内径太小,不影响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管子上端有少量空气,导致结果偏小,故B符合题意;
C.管子太长,不影响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管子倾斜,不影响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连通器 1200 不能
【解析】
【详解】
[1]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
[2]A点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
[3]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由于外部的大气压大于壶内压强,壶中的水不能倒出。
15.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不变
【解析】
【详解】
[1]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的市长在广场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两个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空里面的空气,然后用两个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
[2][3]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液体水银进行实验,计算水银柱的压强,间接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玻璃管的长度无关,因此,即便增大玻璃管的长度,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也不会改变。
16. 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① [1]分析比较序号1~3的数据知,随着大气压的增大,水的沸点也增大,这就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②[2]气压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由题知,煮熟鸡蛋需要一定的温度,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所以,若高海拔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煮熟鸡蛋所需的温度,鸡蛋将无法煮熟。
17. 大气压 等于 7000P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小科吸水时,吸管内气压减小,管外大气压将杯内水压入吸管,进入口中。
(2)[2]由图,AB两点深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特点,两点压强相等。
(3)[3]装有水的玻璃杯总质量为0.28千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力等于重力为
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平方厘米,此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18. 小于 不变 20N 0.6m 180N
【解析】
【详解】
(1)[1]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后,吸盘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机器人在竖直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作用互为平衡力,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吸盘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
(2)[3]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摩擦力为
(3)[4]擦窗机器人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下运动6s,它运动的距离为
(4)[5]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为
19. 连通器 相同 B 不容易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丁所示,“倒装壶”壶身内的水面通过梅花形注水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因此壶嘴与壶身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连通器。
(2)[2]船闸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倒装壶与船闸的工作原理相同。
(3)[3]如图丙所示,通过梅花形注水口向壶内注水时,如果水面高度超过壶嘴处的隔水管B,水便会从壶嘴外溢,表明水已灌满,所以,此壶能够装的水的多少是由壶嘴处的隔水管B所决定的。
(4)[4]倒装壶向外倒水时,若将梅花形注水口密封,壶内水与外界大气压不相通,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水将不能顺利从壶嘴流出。
20.(1)2000Pa ;1000Pa(2)0.1N ;
【解析】
【详解】
(1)AC段水柱向下的压强为:
BC段水柱向下的压强为:
(2)AC段水柱对C处液片压力为:
BC段水柱对C处液片压力为:
C处液片受到的合力为:
,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此合力的示意图:
21. 小于 室外 室内 A D 大于 D
【解析】
【详解】
(1)[1][2][3]负压病房内气体压强小于室外的大气压,空气从室外流向室内。
(2)[4]负压病房的病室与外界气压差值约为30Pa,缓冲间与外界气压差值为15Pa,所以病房内的气压与缓冲间气压的差值最接近的是20Pa,所以A选项正确。
[5]新冠病人转为轻症后,呼吸基本不受影响的气压应接近常压,即100000Pa。
(3)[6]医生所穿的防护服内的气压应大于病房内的气压,因为负压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常压,而人体内的气压跟大气压相似所以D选项正确。
(4)[7]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其气压大于正常大气压;高空飞行的飞机机舱内气压要大于机舱内的气压,因为高空的空气稀薄,气压较小,而机舱内的气压接近正常大气压;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其气压较大,才能对外送气,所以ABC三个选项都不是负压状态。而人吸气时肺内部的气压要小于人体外气压,空气才能压入肺内,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