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将水平面上的物体匀速吊起,物体重900N、底面积为200cm2,物体20s内匀速竖直上升1m,牵引车的拉力为4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B.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为75%
C.20s内牵引车的拉力做功为3600J
D.当物体受到100N的拉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Pa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
A.动力臂增大 B.动力臂减小 C.动力臂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重为G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A点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C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杠杆的机械效率为,不计摩擦,则( )
A.仅将测力计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
B.仅将钩码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
C.仅将测力计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F2,则
D.仅将钩码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则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电动机拉力的作下,重为4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8N,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对绳的拉力为12N
B.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2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有用功的功率为8W
5.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21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5s内物体被匀速提升2m。不可忽略绳重和机械部件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B.动滑轮重力大小为90N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67m D.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F功率为40W
6.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瓶起子
C.镊子 D.托盘天平
7.下列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A.食品夹 B.栽纸刀 C.钢丝钳 D.核桃夹
8.如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然后减小 D.先减小,然后增大
9.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分别用拉力F1、F2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拉力F1、F2做的总功相同
B.若,则拉力F2做的有用功多
C.若,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D.若,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11.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若,,则这个杠杆( )
A.一定静止不动 B.可能静止不动
C.一定转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2.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物体M,如图所示。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N,物体M的速度v=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M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物体M的重力为80N
C.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90N
13.甲、乙两台塔吊机器的功率分别为P甲=25kW和P乙=40kW。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比甲做功快
B.乙一定比甲做功多
C.相同时间内两机器做功样多
D.乙的机械效率一定比甲的机械效率大
14.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
F甲 F乙 F丙 F丁 GM GN
5.5N 12N 5.5N 8N 5N 10N
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15.如图,OAB是杠杆,OA与AB垂直,在O的中点挂一个2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 )
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
C.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10N
D.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10N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80N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 是重 15N 的空吊篮,绳子 B 和 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 100N 和 50N,质量为 50kg 的小明同学将 A 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 F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 上升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则第 2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______W,动滑轮重为______N,此装置提升货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____%。
18.学校旗杆顶部安装的定滑轮作用为了___________。
19.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当队员们拿着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______;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桨属于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0.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甲物体是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重为110N,用绳连接在A点且绳拉直,OA=40cm,乙物体重为40N,对杠杆压力的力臂OB=40cm;现用F=5N的水平拉力使乙物体以0.5m/s的速度从B点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让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乙物体能够到达的与O点的最远距离为______cm,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三、综合题
21.(1)一根忽略重力的硬杆,其左端固定于O点,并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距O点距离为10cm的位置A,系上一只氢气球。在距O点距离为40cm的位置B,与沿水平方向为30角的方向上(固中虚线所在方向)作用一个力F,使得该硬杆处干水平位置静止;
①在图中,画出作用力F的示意图,并画出力F的力臂l;( )
②若作用力F的大小为4N,则氢气球的细线对硬杆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2)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拉一重50N的木块到0.3m高处,木块沿斜面向上移动了1m,共耗时5s,已知拉力为30N,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J,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木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
22.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智能系统,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杠杆,肘关节是支点,哑铃的压力是阻力,上臂中的肌肉对前臂施加的力是动力。从以上情形来分析,这个杠杆是一个______(省力/费力/等臂)杠杆,这个杠杆的好处是______;
(2)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那么在4s内心脏做的功是______J。
23.宁夏的沙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滑沙、骑驼、游泳等娱乐设施。其中沙滩越野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沙滩越野车质量为128kg。(g=10N/kg)
(1)一位质量为72kg的游客驾驶越野车在沙滩上前进时,四个车轮与沙滩的总接触面积约为500cm2,求行驶时越野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
(2)越野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0N,则5min内观光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 )
(3)当他坐着越野车玩沙漠冲浪时,正当上坡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______转化______。
(4)在驾驶员驾驶越野车行驶在景区水泥路面时,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司机身体前倾,车身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路面上留下轮胎滑过的痕迹,轮胎温度急剧升高。请根据以上情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物理知识解释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的原因______。
②越野车行驶中不小心陷到沙坑里,若要用最小的力将车拉出,请你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______。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整体外形时尚,没有了链条,外观变得与普通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不同,如图所示。无链条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没有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结合了电子动力和人体动力,此车既可以通过给锂电池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获得能量。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通过车上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之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所以使骑行者更省力,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图中所示这款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锂电池容量一次充满为1.08×106J。若骑行者不踩脚踏板,仅靠锂电池,“电力驱动”可水平正常行驶1.8×104m;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给车提供能量,“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水平连续行驶3.2×104m。与链条车相比,这种新型自行车具备许多优点。比如:省力、耐用、安全、灵便、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修理方便,骑行12000km也无须大修。因此,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城市中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
(1)骑行者踩脚踏板的目的是把踩脚踏板的动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存储。
(2)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前进是通过___________驱动后轮转化成机械能,驱动车子前进。
(3)骑行时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车把龙头相当于_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
(4)文中第二段所提的测试情景,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充满电水平正常行驶时,若仅靠“电力驱动”,获得的平均动力为___________N。若靠“混合动力驱动”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小华骑着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小华松开一半调速板,使车子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过程中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5.长垣市享有“中国起重机械名城”,如图甲为该市产塔式起重机简易示意图,塔式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中材料的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动滑轮重、绳重不计,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起重机为__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原因是___________,图乙为起重机钢丝绳穿绳简化示意图,滑轮是___________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
(2)若电动机用的拉力将重为的货物由地面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则此过程钢丝绳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
(3)若电动机用的拉力将重为的货物由地面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则此过程钢丝绳做的总功是多少?( )
(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26.(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______
(2)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拉力F作用在杠杆B点。请画出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L;______
(3)请组装如图所示滑轮组,达成通过向下拉绳子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______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N。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动滑轮上饶有3股绳子,物体匀速上升,因此有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为
故A错误;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B正确;
C.拉力做功为
故C错误;
D.当物体受到100N的拉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动力时,动力臂最长,因此当动力沿虚线方向拉杠杆时,动力臂L1将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A.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B点时,仍将钩码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高度,由知道,有用功不变;因杠杆的偏转角度不变,杠杆重心上升的高度不变,则由知道,克服杠杆重力做的额外功不变,由于有用功和额外功都不变,所以总功也不变,由知道,机械效率不变,即
故A正确;
B.将钩码移动到B点时,仍将钩码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高度,由知道,有用功不变;因杠杆的偏转角度变小,杠杆重心上升的高度变小,则由知道,克服杠杆重力做的额外功变小,由于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变小,所以总功变小,由知道,机械效率变大,即
故B错误;
C.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B点时,根据图像可知,阻力、阻力臂均不变,动力臂变小,由知道,动力变大,即
故C错误;
D.将钩码移动到B点时,根据图像可知,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由知道,动力变大,即
故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动机对绳的拉力为
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2m
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C错误;
D.有用功的功率
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A选项正确;
B.动滑轮重力大小
因为不可忽略绳重和机械部件间的摩擦,故动滑轮重力大小一定不是90N,故B选项错误;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3倍,为6m,故C选项错误;
D.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F功率为
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A.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股A不符合题意;
B.瓶起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股B不符合题意;
C.镊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股C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使用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A.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但省距离,符合题意;
B.栽纸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1、2位置施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当施加的动力垂直于杠杆时,动力臂最长,因为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所以此时的动力最小;而在1、2位置施力时,动力臂较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较大;所以,从位置1移动到2的过程中,动力F先减小再增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①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②
若F甲=F乙且G甲=G乙,乙的机械效率大于甲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
B.由①②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若F甲=F乙,根据①②,因不知G甲与G乙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甲、乙机械效率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故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③
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则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G=nF-G动
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可知,甲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大,根据③式有
故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故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B.若,且重物匀速提升的高度相同,由可知,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自重做的功为额定功,即,因每个滑轮质量都相等,提升的高度相同,但乙装置有2个动滑轮,故乙做的额外功多,而,所以总功不相同,即 、做的功不相等,故AB错误;
CD.不考虑绳重、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若 ,但甲装置只有1个动滑轮、乙装置有2个动滑轮,由前面的表达式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察图可知,杠杆以O点为支点,力FA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力FB也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杠杆在二力作用下不会平衡,会沿顺时针转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C
【解析】
【详解】
A.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M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忽略绳重和轴摩擦,根据
即
解得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故C正确;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
故D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小,说明乙做功一定比甲做功快,故A正确;
B.不知道做功的时间,所以功率大的乙不一定比甲做功多,故B错误;
C.由可知,相同时间内乙做功更多,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之比,功率的大小与机械效率大小无关,所以由题目条件无法比较甲、乙机械效率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14.A
【解析】
【详解】
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n,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nh,故机械效率
甲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n甲=1,机械效率
乙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n乙=1,机械效率
丙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n丙=2,机械效率
丁图中,使用的是滑轮组,n丁=2,机械效率
当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GM=5N,F丙=5.5N,F丙>GM,是费力的,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D
【解析】
【详解】
AB.因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故AB不符合题意;
CD.加在B点的动力F与OB垂直向上时,动力作用线和杠杆垂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OB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此时动力最小。因为C点是中点,所以
OB>OA=2OC
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OB=G×OC
此时的最小动力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40 不变
【解析】
【详解】
[1]如图,杠杆在A位置,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80N物体,则阻力臂L2=0.5OA,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则动力臂L1=O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L1=GL2
则
[2]杠杆在B位置时,由下图可知: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由三角形相似可得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OA′=G×OC′
则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将变小,但力F的大小不变。
17. 40 5 80%
【解析】
【详解】
[2]由图丙知道,在1~2s内(第2s内)A被匀速提升,由图乙知道,拉力F=10N,由图甲知道,n=2,忽略绳重及摩擦,拉力
则动滑轮重力
G动=2F-GA=2×10N-15N=5N
[1]由图丙知道,第2s内A上升的速度vA=2m/s,拉力端移动速度
v=2vA=2×2m/s=4m/s
第2s内拉力F的功率
[3]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重的增大而增大,且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
18.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9. 运动 水 费力
【解析】
【详解】
[1][2][3]运动员手持船桨奋力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会对船桨施加向前的力,则龙舟就会快速前进,即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运动员用桨划船时,桨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船桨是费力杠杆。
20. 110 2.5
【解析】
【详解】
[1]为了让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乙物体能够到达的距离最远,由此可知:此时绳子对A点的拉力为
设此时乙向右运动到C位置,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2]根据
可得,拉力F做功的功率
21. 8 30J 50% 15N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气球给杠杆的力竖直向上,为使杠杆平衡,作用在B点的力应该沿着虚线方向向下,反向延长画出F的作用线,从支点O画出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O到垂足C的距离为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②[2]由题知,OB=40cm,力F与OB的夹角为30°,由数学知识得力F的力臂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气球的细线对硬杆的拉力大小为
(2)[3]拉力做的总功
W总=F拉s=30N×1m=30J
[4]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物h=50N×0.3m=15J
斜面的机械效率
[5]额外功
W额=W总-W有=30J-15J=15J
木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22. 费力 省距离 6
【解析】
【详解】
(1)[1][2]如图,在人的前臂用力举起一个物体时,其支点在O点,哑铃的压力是阻力,上臂中的肌肉对前臂施加的力是动力,因此,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
(2)[3]根据可得心脏做的功
23. 4×104Pa 1.2×106J 动能 重力势能 刹车时,司机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前倾。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沙滩越野车和游客的总质量为
越野车和人在沙滩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越野车和人的总重力
四个车轮与沙滩的总接触面积约为500cm2
行驶时越野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行驶时越野车对地面的压强4×104Pa。
(2)[2]已知越野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水平方向上,越野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有
越野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
5min内越野车的路程
则5min内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答:5min内观光车牵引力做的功是1.2×106J。
(3)[3][4]车的质量不变,在上坡时,车的速度变小,则动能减小,车的高度增加,则重力势能增加,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5]刹车前,司机和车都是向前运动的,刹车时,车停止了,但是司机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前倾。
[6]要用最小的力拉小车,就要使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最多,所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如下图
24. 电 电能 省力 60 7︰9 C
【解析】
【详解】
(1)[1]“发电机”实现“自发电”的发电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可将骑行者踩脚踏板所产生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2)[2]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前进是由车子的锂电池存储之后,再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再次转化成机械能。
(3)[3]车把龙头看成一个轮轴,轮半径大于轴半径,所以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车把龙头是省力的。
(4)[4][5]不考虑能量损失时,锂电池充满电时获得的能量W=1.08×106J,水平正常行驶的路程s=1.8×104m,仅靠“电力驱动”获得的平均动力
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给车提供能量,“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水平连续行驶3.2×104m,则需要的总机械能
人所提供的能量
所以,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
(5)[6]根据P=Fv可知,当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减小时,其牵引力增大,受到的合力减小,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减少变缓,当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电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25. 费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定滑轮
【解析】
【详解】
(1)[1][2]由图可知,起重机在使用时,动力为平衡重对平衡臂的作用力,阻力为钢索对起重臂的拉力,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起重机为费力杠杆。
[3]图乙中滑轮不随物体一起向上运动,为定滑轮。
(2)[4]由题意可知,此过程钢丝绳做的有用功
(3)[5]由图乙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则钢丝绳做的总功
(4)[6]由以上分析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6. 1.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物体A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画在物体A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2)[2]O点为杠杆的支点,从O点作垂直于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对支点O的力臂l,如图所示:
(3)[3]由于向下拉绳子提升重物,所以手拉绳子的端开始,先绕过定滑轮,然后再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框架钩,如图所示:
(4)[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