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5 搭石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全能反映人物美好品质的一组词是( )
A.鞠躬尽瘁拾金不昧舍己为人
B.任劳任怨大公无私自私自利
C.助人为乐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间隔(jiàn) B.谴责(qián) C.平衡(héng) D.人影绰绰(chuò)
3.下面是一个关于礼让的典故,请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在文中横线上。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夺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___________。家人接信后十分惭愧,让出三尺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
A.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B.岂懂秋阑霜后冻,唯有梅蕊雪中藏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
4.下列词语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名 山洪 收工 B.暴发 赶集 访友
C.唯独 懒惰 平稳 D.协调 示意 召手
5.依次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②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③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④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春天的雨,__________;夏天的雷, __________;秋天的风, __________;冬天的雪, __________。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二、填空题
6.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这是普遍的真理,( )任何时代都适用。(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中受到启发。人( )吃了苦头,得了教训,( )懂得谦虚的好处。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呼( )而过 ( )所当然 难以( )信
狂风( )号 乌云( )布 ( )草不生
我还能写两个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使用“漾漾、绰绰”这样的叠词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律美,提升渲染力度。请你用叠词补全下面的内容。
北方的气候四季分明,春天鲜花_____,夏天树木______, 秋天落叶______,冬天白雪_____, 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按要求改写句子。
9.妹妹说:“我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我吃晚饭了。”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
大自然像_________,等着_____________;
大自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白云”造句,使句子分别表达褒义和贬义的意思。
褒义: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链接台。
每当你出去游览,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树木花草,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
人不也是这样吗?哪位英雄的背后,没有默默支持他们的人?奥运会得奖牌的运动员,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他们的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了吗?他们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运动员,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他们不像泥土吗?
13.“一切之源”中的“源”的意思是______
14.短文赞美了泥土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赞美了哪些具有泥土精神的人?除了课文中所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泥土精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搭石》片段,回答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6.解释“理所当然”的意思。
理所当然:________
17.在短文( )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8.用文中“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是理所当然的事”应该怎样理解。( )
A.乡亲们自古以来都背老人过搭石,已成民情民俗。
B.年轻人不得不遵守道德已成的民情民俗,必须背老人过搭石。
19.文中“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是( )
A.人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就过桥。
B.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可以慢一点儿。
20.“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看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是点睛之笔,实际上作者巧借________任人踩踏,赞美了________的精神,这是人性美的表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如:________。我认为这也是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成语的积累。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作答。
鞠躬尽瘁,汉语成语,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拾金不昧,汉语成语,意思是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会风尚。
舍己为人,汉语成语,意思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任劳任怨,汉语成语,意思是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大公无私,汉语成语,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助人为乐,汉语成语,意思是以帮助他人为快乐。
视死如归,汉语成语,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
坚贞不屈,汉语成语,意思是坚定而有尊严,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
自私自利:汉语成语,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是贬义词。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和辨析。B项中,“谴”的读音是“qiǎn”,其他选项读音正确。本题选B。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本题是关于礼让的,要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是否合适。A项讲的是长城还在,但修筑长城的人已经不在了,说明不要计较;B项讲的是梅花藏雪中,说明了梅的谦虚;C项说的是忍让;D项是苏洵的《自尤》中的诗句,讲的是自己的品质。综合来看,A项无论在意思上还是韵律上都比较恰当。本题选A。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
本题中字形不正确的是D项,召手——招手
5.A
【解析】
【详解】
按照四季搭配的物体进行下句的选择。
春天的雨应是轻柔一些的,夏天的雷是猛烈的,秋天的风凉爽,冬天的雪温厚。
6. 因为 所以 但是 一旦 就
【解析】
略
7. 啸 理 置 怒 密 寸 晴空万里 大雨倾盆
【解析】
略
8. 朵朵 葱葱 纷纷 皑皑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叠词的运用。
作答时,可以想一想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如鲜花数量多,可以填“朵朵”;树木苍翠茂盛,可以填“葱葱”;形容落叶可以是“片片”;形容白雪可以从平时积累的词语中选择,如“白雪皑皑”等。
9.妹妹说,她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她吃晚饭了。
10.这件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11. 一面镜子 我们去发现美景 一把梳子 等着我们慢慢梳理
12. 白云一朵朵,如盛开的雪莲,多么美丽,多么高雅,多么圣洁!(合理即可) 白云是黑暗的帮凶,遮挡光明,给大地投下一片森冷的阴影。(合理即可)
【解析】
略
13.事物的根由。
1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15.清洁工 交警 人民子弟兵
【解析】
13.略
14.略
15.略
16.按道理应当(应该)这样。
17.如果 就
18.A
19.B
20. 搭石 无私奉献 清洁工人扫马路
【解析】
【分析】
16.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结合“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可知本文指家乡人民的淳朴民风“尊老爱老”已成自古以来形成的民情民俗。
17.
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与“会掉进水里”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
18.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结合“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可知,“理所当然的事”指的是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从中能看顾到这种事在乡亲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由此可体会到乡亲们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品质,并且这已成自古以来形成的民情民俗。
故选A。
19.
本题考查理解俗语的含义。
紧走搭石慢过桥,意思是: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可以慢一点儿。故选B。
20.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本文作者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的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点明了中心,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生活中的美这样的美如清洁工人扫马路、教师教导学生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