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1*牛郎织女(二)
一、选择题
1.选择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临:
临门( ) 临摹字帖( )
居高临下( ) 临死之前( )
A.靠近;对着 B.来到;到达 C.将要;快要 D.照着字画模仿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
B.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C.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D.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
3.下列词语中的“节”与“节制”中的“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节气 B.节目 C.节衣缩食 D.晚节不保
4.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与“拗不过”的“拗”读音相同的是( )。
A.违拗 B.拗断 C.拗口 D.执拗
5.字音字形。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节俭(jiān) 稀罕(hǎn) 珊(shān)瑚岛
B.兴衰(suāi) 玉簪(zān) 拗(ào)不过
C.牛虻(mánɡ) 竹筐(kuānɡ) 惩(chěnɡ)罚
D.依偎(wēi) 眼眶(kuànɡ) 裂(liě)开嘴
二、填空题
6.补充古诗并填空。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作品。写的是________的晚上,妇女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节俭——_____ 衰老——_____ 发誓——_____ 败坏——_____
三、语言表达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改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被海力布的事迹感动了。
改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把诗句补充完整)
9.根据提示填一填。
有人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夜里,在葡萄架下面能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的谈话。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谈到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王母娘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未来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段落完成练习
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槽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10.读了画“ ”线的句子,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 ”画出描写织女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她 。
1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联系课文,“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指的是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的写作方法。
13.牛郎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一情节安排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从“只能”一词可以看出___________。
15.用“ ”画出表现牛郎的“心急如焚”的句子,并试着读出牛郎的这种心情。
16.“这一天”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吟诵起诗句:“_________。”
17.读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牛郎、织女会说些什么
(1)谈到儿女,织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到老牛,牛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到王母娘娘,织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丈夫。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你的丈夫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的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18.你听过这个故事吗,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写在文前横线上。
19.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________描写。
A.动作 B.心理 C.语言
20.用“ ”画出短文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情景。
21.从“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你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CD
【解析】
【详解】
略
2.A
【解析】
【详解】
B.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C.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D.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 “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与理解。
A选项,节气:节候。季节,气候。
B选项,节目:文艺演出或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送的项目。
C选项,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D选项,晚节不保: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节制:限制或控制。
结合各词语的意思,ABD三项都为不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C。
4.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拗:[niù]固执;不随和;不驯顺 执~。脾气很~。[ào]不顺;不顺从 ~口。违~。[ǎo]使弯曲;使断;折 把竹竿~断了。
题干“拗”的读音是niù。
A选项中“拗”的读音是ào。
B选项中“拗”的读音是ào。
C选项中“拗”的读音是ǎo。
D选项中“拗”的读音是niù。所以答案是:D。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认读。
题目的要求是选择无误的一项,注意审题, 注意声调、韵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才能加深印象。
A项正确字音是:节俭(jiǎn) 稀罕(han)
B项正确字音是:兴衰(shuāi) 拗(niù)不过
“拗”:[ niù ]固执;不随和;不驯顺:执~。脾气很~。[ ào ]不顺;不顺从:~口。违~。[ ǎo ]使弯曲;使断;折:把竹竿~断了。
C项正确字音是:牛虻méng 惩(chénɡ)罚
6.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唐 林杰 七夕 向织女星乞求帮助提高刺绣缝纫技巧
【解析】
【详解】
略
7. 节约 苍老 许诺 破坏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节俭:节约俭省。
衰老:体貌老化,精力耗损。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败坏:指损坏;破坏;行为不符合社会准则。
8. 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是他的救命恩人,他要报答猎人。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容易吗? 大家没有一个人不被海力布的事迹感动了。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是紧急事啊。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解析】
略
9. 牛郎说:“孩子们越来越大了,我一定让他们好好读书,长大了过上幸福的生活。”织女说:“我多么想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呀!” 织女说:“她虽然很顽固,但是已经同意我们每年见一面了,她也在慢慢改变。”牛郎说:“她的心真是太狠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感化她。” 织女说:“我们一定要一起努力,说服王母娘娘,让我们生活在一起。”牛郎说:“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的场景、情景、情节与人物,作出合乎情景、合乎情理、合乎身份的答案。语言的表述要简洁、紧凑而有层次。补写语言连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补全对话,注意语言通顺,无语病即可。
10.我感受到了王母娘娘专横霸道、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11.织女心里很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不愿回到天庭,留恋人间的幸福生活
12. 老牛死前,嘱咐牛郎将它的皮留着,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 前后照应
13.这一情节的安排,既与上文写老牛死前所说的话前后相照应,又为下文披着牛皮救织女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情节不突兀,每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顺畅。
14.他们渴望能相聚,但又无力违抗王母娘娘。
15.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
16.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7. 瞧,咱们的一双儿女 长得多可爱呀! 多亏了老牛让咱俩结为夫妻,可惜它早就不在了! 外祖母真是狠毒啊,要不是她咱们就能团团圆圆的,多好啊!
【解析】
10.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王母娘娘专横霸道、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答案为:我感受到了王母娘娘专横霸道、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11.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能力。织女心里很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这句话写的是织女,从中可以看出她不愿回到天庭,留恋人间的幸福生活。答案为: 织女心里很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不愿回到天庭,留恋人间的幸福生活
12.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联系课文,“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指的是老牛死前,嘱咐牛郎将它的皮留着,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这是一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答案为:老牛死前,嘱咐牛郎将它的皮留着,好在紧急时刻派上用场。前后照应。
13.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领悟能力。牛郎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一情节的安排,既与上文写老牛死前所说的话前后相照应,又为下文披着牛皮救织女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情节不突兀,每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顺畅。答案为:这一情节的安排,既与上文写老牛死前所说的话前后相照应,又为下文披着牛皮救织女做好了铺垫,使得文章情节不突兀,每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顺畅。
14.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从“只能”一词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能相聚,但又无力违抗王母娘娘。答案为:他们渴望能相聚,但又无力违抗王母娘娘。
15.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这句话写出了牛郎“心急如焚”答案为: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
16.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运用能力。“这一天”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吟诵起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答案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7.考查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合理即可。答案为:瞧,咱们的一双儿女 长得多可爱呀!②多亏了老牛让咱俩结为夫妻,可惜它早就不在了!③外祖母真是狠毒啊,要不是她咱们就能团团圆圆的,多好啊!
1.孟姜女哭长城 2.B 3.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
4.修筑长城死了很多人。
【解析】
【详解】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