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池州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06 15:59:00

文档简介

池州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答题卷
命题人:陈 晨
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 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 2、( ) 3、(  ) 4、( ) 5、( )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6、( )
7、 。
8、 。
9、 。
三、(38分)
10、翻译(12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11、
(1)(4分)
(2)(4分)
12、默写(18分,每空1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       。
四、(17分)
13、(  )( )(4分)
14、(4分)
(1)“人多手杂”指的对象是 。(2分)
(2)“浊气”是指 。(2分)
15、(4分)
16、(5分)
五、(8分)
17、(4分)改后的下联:                    
18、(4分)相反,各级政府如果              ,就会             。
六、(60分)
19、
800
高二语文答题卷 共四页 第1页池州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 晨
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 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埋怨mán 说服shuì 月晕yùn
B.可恶wù 俨然yán 祈祷qǐ 傩戏nuó
C.潜伏qián 兴奋xīng 岑寂cén 付梓zǐ
D.昏厥jué 招徕lái 窸窣sū 胸襟jīng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
C.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12月2日,美国加州财政部长安基里德以中石油旗下吉林石化公司上月的爆炸造成污染为借口,要求加州教师退休基金清空所持约值2 400万美元的中石油股份。基金界一致认为,这是美国以政治手段  外国公司正常商业活动的又一体现。
(2)新华网贝鲁特12月17日电,一封电子邮件写道:“在贝鲁特的一家购物中心将发生爆炸,12名儿童和妇女将因此丧生。”消息一经  ,在贝鲁特市民当中引起了相当大的恐慌。
(3)北京目前规划发展11个新城,都是为了疏解中心城的人口、交通、居住等压力,并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地区。新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  要完善,这既要靠政策引导,也要靠市场的力量。
A.干预  传递  必需      B.干预  传播  必须
C.干涉  传播  必需      D.干涉  传递  必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像众多作品一样,《送你一个希望》饱含了很多人的心血,虽然遭到致命打击,我们还是希望它能起死回生,让“艺术与利益获得双赢”成为最终结局。
B.总统先生喝完了俄国红菜汤之后,又马不停蹄地飞往立陶宛首都。
C.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D.大幕缓缓落下后,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余音绕梁,久久不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B.外地培训机构纷纷入穗,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也挟风靡长三角地区的余威,即将在广州开班,抢占珠三角地区外贸行业的认证培训。
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D.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6、“像那样的感情,……才经历过。”这句话结合上下文来看,反映的是( )
A.沙皇专制统治的长期性、残酷性。
B.沙皇统治剥夺了孩子们享受“完全自由”的权利。
C.对少年美好生活的眷念。
D.一个人必须善于应付不同的场合才能生存。
7、简要概括这几段文章的内容。

8、“局面并没好一点”具体指什么?

9、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38分)
10、翻译(12分,每小题3分)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诗评家认为“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中“老”字用得好,请分析它的妙处。(4分)
(2)仔细品味“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和徐志摩《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诗句,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12、默写(18分,每空1分)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
木欣欣以向荣,      。      ,感吾生之行休。
富贵非吾愿,     。怀良辰以孤往,      。
      ,访风景于崇阿;      ,得天人之旧馆。
披绣闼,俯雕甍,      ,      。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    ,    。
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    ,是以      。
四、(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
豹 尾
  报上将发表我的一篇小说,不知怎么让乡长晓得了,命我拿着底稿去见他。
  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乡长的卧室,心中猜想着某种不吉,头上竟出了冷汗。没想乡长笑容可掬地接待了我,客套之后,便直言相告,想看底稿。
  我慌忙双手呈上,口中谦辞连连:“请乡长不吝指教……”
“拜读拜读嘛!”乡长话音未落,目光早已挪到了稿纸上:
花匠的报酬
  颖河乡新调来一位乡长,年轻气盛,颇有风度。上任不到三天,就把乡政府大院整理了一番。该搬的搬了,该挪的挪了,剩下一堆破砖烂瓦无处放,便命工匠们铺了一条式样古朴的甬道,曲径通幽,还修了几个花圃——菱形的,圆形的,说圆不圆的,花边儿叠沿的……分布在甬道的两旁。临了,乡长派人去请花匠。
  可万没想到,花匠不来。
  乡长捺下怒火,亲自去了。
  花匠是个瘦老头儿,原在县城公园里当花工,儿子接班后,他回乡了。
  乡长跨进门里,自我介绍道:“老同志,我是刚调来的乡长,小路!俺来请您去种几处花儿!”
  老花匠扭过头来,从花镜框子上方像羊低头似的瞅了那么一下,这才慢腾腾地止了捣腾,指了指小方凳儿。
  乡长掏出香烟,递过去,燃了,坐了。花匠只顾深深地抽烟,好一时才说:“怕你弄不成哩!”
  “这个你放心!”
  “大话都会说!我回来了三年,你们换了三任,每任都种花,每任都让我放心!可到头来,钱也花了,工也费了,就是老搞不成!”
  “为啥?”
  “也许人多手杂,摸来折去,浊气污了圣洁!”
  乡长愕然,眉头锁“川”,好一时才又问道:“你能不能再试一次?”
  老花匠望他一眼,沉思片刻,方说道:“——那好吧!”便随乡长出了门。他家与政府隔墙,很近,哈气工夫,二人便悠然而至。乡长又掏出香烟,燃了,说道:“把这些花圃里都种上!种啥不种啥,品种由你定!”
  老花匠听毕,亦不言语,倒剪双手,神色庄严地在甬道上踱了两遭儿。又蹲了下来,抓了花圃里的泥土看了一眼,团散团散,方起身,望着乡长点点头。
  “可以吧?”乡长问。
  “还行!”
  “怎样计报酬呢?”
  “讲不得,讲不得!”
  “不行!怎能空使人呢?”
  “我闲来无聊转一遭儿,不就得了么!”
  “不中不中!养花费神又费力,不能亏你!”乡长认真极了。
  “呃——既然你过意不去,那就别嫌薄气!这活是个散活,不好计工……这样吧,把你们喝剩的酒瓶归我就行!我有用哩。实在羞口,实在羞口!”老花匠双手抱拳,晃了几晃。
   乡长满口答应了,当下寻找伙食会计,认真交代了一番。
   会计管家有方,但极尖刻,听得乡长话落,不由生怒,一拍桌子道:“咦——他可真怪狠哪!去年咱光空酒瓶儿回收就两千多块哩!”
   乡长愕然……   
乡长看完了稿子,停了好一时才说:“还可以!颇有些意义……只是……”
   我的心提到嗓眼儿处,因为他也是刚调来的乡长呀!
   “只是亮色不够!”乡长内行地说,“如果不见笑,我可以再给你添个结尾!”
   “太感谢了!”我心中石头落地,忙恭维道,“没想到乡长对文学也如此内行!”
   “哪里哪里!”乡长说着就掂起了笔,谦虚地说,“恕我献丑了!”说完,便开始笔走龙蛇。待我看去,“结尾”已跃然纸上:
   乡长愕然(省略号改句号)须臾,像悟出了什么,突然大笑道:“今后他会后悔的!”
   消息传到老花匠的耳朵里,他眨了眨小眼睛,一笑,没吭声。只是乡政府院里的花儿越发艳起来……
   我佩服极了!慌忙跑进邮电所,要了张电报纸……
 
13、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颖河乡一年“光空酒瓶儿回收就两千多块”,足见其吃喝风之盛。
B.《花匠的报酬》中的花匠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市侩形象,经乡长添的结尾,就变成善于劝谏的智慧化身。
C.《花匠的报酬》的主题是针砭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D.乡长添的结尾体现了作者对领导联系群众,群众支持领导,干群一心,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局面的期望。
E.文章写法独特,运用象征手法,文中有文,步步伏笔,堪称奇文。
14、文中有“也许人多手杂,摸来折去,浊气污了圣洁”句,结合全文理解加点词语含义。
(4分)
(1)“人多手杂”指的对象是 。(2分)
(2)“浊气”是指 。(2分)
15、《花匠的报酬》中“乡长愕然,眉头锁‘川’……”和结尾处“乡长愕然……”中的“乡长愕然”各有什么含义?(4分)
16、有人说《花匠的报酬》中添上的结尾不仅丰富了其中的乡长形象,也丰富了《豹尾》中的乡长形象,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5分)
五、(8分)
17、下面对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不改字词,请调整语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符合要求。(4分)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家,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吹到三更月有人。
改后的下联:                    
18、根据上文,在横线上续写相关的内容。(4分)
从根本上说,推行政务公开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老百姓谋取利益。因此,政府工作大可不必躲避和惧怕老百姓。即使政府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也要诚心接受老百姓的监督,而不能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相反,各级政府如果             ,就会             。
六、(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种种借口会在现实生活中扎下很深的根须,并且在有些时候所有的借口都会变成一种理直气壮的理由。比如,你没有能力骑自行车在一些时候是真实的理由,因为你确实太小了,太矮了或者技术太差。但是,当这些理由永远是你的理由的时候,那么麻烦也就跟着来了。“我永远也长不大或者永远也不会很成熟”;“我永远也不会骑那种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我属于那种天生就不知道怎样去骑车的人。”
你是这样的人吗?你有时也为自己找种种借口吗?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自行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试卷 共六页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