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奇妙的透镜》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奇妙的透镜》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2 22: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5节奇妙的透镜同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2.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3.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5.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
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
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6.对下列各图所示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潜水艇内人员通过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都是一致的
B.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D.通过放大镜看图片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7.如图所示,小明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课本与水杯的距离,他不可能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8.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B.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一定是会聚光
C.放大镜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的
D.教室里的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9.在天宫一号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我们看到了她的“倒影”,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球上的“倒影”是虚像
B.此“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此“倒影”成在王亚平和水球之间
D.利用此“倒影”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之一是照相机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B.指针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D.透过放大镜成的像
11.用一个放大镜看一个60°的角,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 )
A.60° B.600° C.120° D.无法确定度数
12.下列面镜、透镜中,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凹镜、凹透镜 B.凹镜、凸透镜
C.凸镜、凸透镜 D.凸镜、凹透镜
1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4.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1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二、填空题
16.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
17.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8.如果长时间就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
透镜的眼镜。
19.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_反射;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凸透镜到鼠标垫的距离为7mm,光学感应器距凸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0.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_镜,使太阳光 ____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21.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 。
22.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2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 透镜。
三、作图题
24.完成图示的光路图,平面镜过焦点。
四、综合题
25.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5节奇妙的透镜同步检测卷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解析:解答:A、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
B、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
C、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
D、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
故选C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A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凸透镜另一侧焦点,错误,A图不符合题意;
B图中入射光线通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错误,B图不符合题意;
C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正确,C图符合题意;
D图中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光路显示凹透镜对光线起到了会聚作用,错误,D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知A、B、D对光是发散的,故是凹透镜,C对光是会聚的,故C是凸透镜。
故选C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论是平行光还是发散光甚至是会聚光,都有会聚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由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色光,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象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5.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
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
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解析:解答:甲光斑比透镜小,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乙光斑比透镜大,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也有可能是凸透镜,若是凸透镜,则纸应距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
故选B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6.对下列各图所示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潜水艇内人员通过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都是一致的
B.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D.通过放大镜看图片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A.潜望镜是由两个相互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的平面镜组成的,物体经两次反射后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潜水艇内人员通过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都是一致的;
B.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是平面镜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D.通过放大镜看图片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故选A
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原理;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手的影子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放大镜是成的虚像。
7.如图所示,小明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课本与水杯的距离,他不可能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可当作放大镜,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A可能;
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说,它的放大效果是横向会变长,纵向不变,所以CD都有可能,只有B图不可能出现;
故选B
分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B.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一定是会聚光
C.放大镜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的
D.教室里的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主要部件是两面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凸透镜的特点是会聚.比如在焦距上的点光源,如果没有凸透镜,则是发散光;有了凸透镜,则是平行光,故B错误;
放大镜成的可以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随着物距的变化,成像也会变化;故C错误;
幻灯机原理是将胶片放到距离镜头的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光学元件对光的的作用分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9.在天宫一号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我们看到了她的“倒影”,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球上的“倒影”是虚像
B.此“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此“倒影”成在王亚平和水球之间
D.利用此“倒影”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之一是照相机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解析:解答:“水球”相当于凸透镜,水球上的“倒影”是实际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实像,A错误;
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二者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物体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C错误;
由题可以知道,水球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和照相机原理相同,D正确。
故选D
分析:“水球”相当于凸透镜,水球上的“倒影”是实际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实像。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B.指针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D.透过放大镜成的像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A.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指针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
C.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
D.透过放大镜成的像,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11.用一个放大镜看一个60°的角,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 )
A.60° B.600° C.120° D.无法确定度数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放大镜是由凸透镜构成的,利用放大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能放大线段的长度,但不能放大角的度数。
故选A
分析:放大镜能放大线段的长度,但不能放大角的度数。
12.下列面镜、透镜中,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凹镜、凹透镜 B.凹镜、凸透镜
C.凸镜、凸透镜 D.凸镜、凹透镜
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凹面镜和凸透镜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而凸面镜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故选B
分析:凹面镜和凸透镜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而凸面镜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A
知识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解析:解答:在纸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最亮的光斑,透镜的焦距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l。如果焦距大于l,则透镜在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然后再变大。如果焦距小于l,则透镜在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
故选A
分析: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凸透镜和纸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14.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A
知识点: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由于透明塑料瓶中间凸,里面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太阳光通过它后会会聚于一点,可能引起火灾。
故选A
分析:由于透明塑料瓶中间凸,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解析:解答: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图中乙视野中的物象头朝右方,是图甲旋转90°后得到的物像.因此如图甲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使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变成如图乙所示。
故选B
分析: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关键。
二、填空题
16.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
答案:前|实|右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由于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光线提前会聚,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所成像是实像;
成实像时,物像在透镜两侧,所以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右侧。
分析:凸透镜成像特点: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物与像在凸透镜的两侧。
17.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放大|靠近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由条件可知是实像,且物距小于像距,所成像是放大的,所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小,因此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分析:由条件可知是实像,且物距小于像距,所成像是放大的,所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8.如果长时间就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
透镜的眼镜。
答案: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
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凸出,对光的会聚能力强,使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一下,而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透镜为凹透镜。
19.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_反射;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凸透镜到鼠标垫的距离为7mm,光学感应器距凸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漫|实
知识点: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光照射到粗糙物体的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由于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本题考查漫反射和凸透镜成像,属于基础题。
20.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_镜,使太阳光 ____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答案:凸透|会聚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解析:解答:留在车身上的小水珠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将太阳光会聚到较小的范围内,在会聚的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分析:留在车身上的小水珠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21.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 。
答案:会聚|焦距.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相交于一个点,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太阳离凸透镜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像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非常接近焦点的位置上,因此本题中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我们就认为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分析:太阳离凸透镜很远很远,可以看成平行光。将太阳光正对凸透镜,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斑,纸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
22.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答案:会聚|发散
知识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对光有发散作用。
分析:透镜可以分为两种,即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使原来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凹透镜的对光有发散作用,即使原来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
2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 透镜。
答案:发散|凹
知识点: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解析:解答: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分析: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三、作图题
24.完成图示的光路图,平面镜过焦点。
答案: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光线通过凸透镜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的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如图:
光线过凹透镜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时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凸透镜的焦点,如图:
分析:依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图。
四、综合题
25.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光路图如图: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透镜的光路图 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过入射点F做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以确定对应的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
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分析即可解答。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