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2 10: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下册第十六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选择题
1.“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首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这种外交胸怀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B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A B.B C.C D.D
3.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亚洲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在( )
A.万隆 B.巴黎 C.纽约 D.柏林
4.从发展模式来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中国所走的发展道路是( )
A.霸权 B.扩张 C.结盟 D.和平
5.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德黑兰会议
6.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以联和国为中心开展外交
7.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以下哪一原则的提出
A.“求同存异” B.“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边倒”
8.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导致1951-1953年建交国家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49 1950 10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美国等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C.中印缅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9.下列对万隆会议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B.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C.周恩来在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10.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1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称霸亚洲的外交政策
C.联苏抗美的外交政策 D.与亚非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
12.2020年6月,100多人的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趁夜越线,企图把蚕食我方的领土变成既成事实。我边防军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先礼后兵,越境的印军,在被重创之后,仓皇逃跑。在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违背的是当年双方都同意的(  )
A.联合公报的规定 B.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如下图是一幅见证中苏友谊的照片,照片中的历史性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中苏正式建交 B.中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苏结成抗美援朝同盟 D.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4.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有辉煌亦有屈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材料一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1)结合中国古代史,请举一例说明我国是“海洋强国”。“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很重要的教训是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2)上图签订的“饱受屈辱”的条约是如何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西方的什么事件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舞蹈,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的是什么?中国的什么外交成就在反西方战线上“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反映中国融入世界的愿望;本次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为“一起向未来”,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现出中国愿意肩负大国责任、与各国一道开拓未来的信号。
—— 新加坡《联合早报》
(4)请问21世纪初中国为了融入世界加入的国际组织是什么?这表明中国积极顺应当今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15.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的重要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参加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根据材料三,“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便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基本准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的外交胸怀,B项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了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但两者都不是首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平等相待、和而不同”的外交胸怀,排除AC两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无法体现中国“平等相待、和而不同”的外交胸怀,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解析】
【详解】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又加以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项正确;清王朝统治结束于1912年2月12日,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排除B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亚洲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A项正确;巴黎、纽约、柏林也曾经召开会议,但不是亚非国家1955年召开会议的地点,排除BCD项。故选A项。
4.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引导各国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冲突走向合作,倡导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D项正确;ABC项与事实不符,故排除。故选D项。
5.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在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排除B项;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所以出现了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比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外交新局面,C项正确;“一边倒”政策是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排除A项;各国使者来华并不意味着各国赞成社会主义,而是基于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B项;1955年新中国还没有重返联合国,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项正确;“求同存异”和“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排除A和D项;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 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排除B项。故选C项。
【点睛】
8.B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1-1953年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政策,使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急剧减少,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有利于解决邻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排除C项;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比如对历史事件的定性,对历史事件的评价等。“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是万隆会议意义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和C都是万隆会议历史史实的描述,排除。故选D项。
【点睛】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限定时间是“1965年”,中苏两国从1959年开始破裂,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所以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B项正确;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排除A项;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C项;当时还没有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正确;新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没有称霸亚洲的政策,排除B项;联苏抗美的外交政策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排除C项;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题干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违背的是当年双方都同意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正确;题干这一事件与“联合公报的规定、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无关,排除AB项;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新中国给予重要支持。之后,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于1950年2月年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照片中的历史性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项正确;1949年10月中苏正式建交,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排除B项;“中苏结成抗美援朝同盟”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4.(1)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郑和下西洋等(任意一点即可);闭关锁国。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蒙运动;三民主义。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全球化。
(5)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等。
【解析】
(1)
宋朝时期,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造船技术进步,海外贸易繁荣。明成祖时期,中国国力强盛,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有这些,说明我国是“海洋强国”。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受到了限制。清朝与世隔绝。既者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
(2)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所以引发了如图图示事件。近代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先进表现是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和革命’,”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3)
1953年,中国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联合国成为伸张正义的舞台,打破美国的外交鼓励和封锁。
(4)
开放的世界离不开中国,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等角度作答。
15.(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解析】
【分析】
(1)
根据“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得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
根据“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3)
根据“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概括得出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