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期中专区
高一下学期
【对点解密变式练】必考点04 解三角形 学案(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对点解密变式练】必考点04 解三角形 学案(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3 20:14:53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点04 解三角形
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题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a,b,c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C=120°.
(1)求边长a;
(2)求AB边上的高CD的长.
【解析】(1)由题意得,b=a+2,c=a+4,
由余弦定理cos C=得cos 120°=,即a2-a-6=0,所以a=3或a=-2(舍去).所以a=3.
(2)法一:由(1)知a=3,b=5,c=7,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absin∠ACB=c×CD,
所以CD===,
即AB边上的高CD=.
法二:由(1)知a=3,b=5,c=7,
由正弦定理得==.
即sin A=,
在Rt△ACD中,CD=ACsin A=5×=.
即AB边上的高CD=.
例题1(2019·全国卷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sin B-sin C)2=sin2A-sin Bsin C.
(1)求A;
(2)若a+b=2c,求sin C.
[【解析】(1)由已知得sin2B+sin2C-sin2A=sin Bsin C,故由正弦定理得b2+c2-a2=bc.
由余弦定理得cos A==.
因为0°
(2)由(1)知B=120°-C,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sin A+sin(120°-C)=2sin C,即+cos C+sin C=2sin C,可得cos(C+60°)=-.
由于0°
sin C=sin(C+60°-60°)
=sin(C+60°)cos 60°-cos(C+60°)sin 60°=.
【解题技巧提炼】
1.已知△ABC中的某些条件(a,b,c和A,B,C中至少含有一条边的三个条件)求边长时可用公式a=,b=,c=,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c2=a2+b2-2abcos C.
2.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R及角,可用公式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提醒] 已知△ABC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边时可用正弦定理,但要对解的个数作出判断,也可用余弦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得.
涉及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时若转化为边求解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或二次函数;若转化为角求解可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
1.已知△ABC中某些条件求角时,可用以下公式sin A=,sin B=,sin C=,cos A=,cos B=,cos C=.
2.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R及边,可用公式sin A=,sin B=,sin C=.
[提醒] (1)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π)的应用.
(2)解三角形中经常用到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形状
例题1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 C+ccos B=asin A,则△ABC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1)法一:因为bcos C+ccos B=asin A,
由正弦定理知sin Bcos C+sin Ccos B=sin Asin A,
得sin(B+C)=sin Asin A.
又sin(B+C)=sin A,得sin A=1,
即A=,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
法二:因为bcos C+ccos B=b·+c·==a,所以asin A=a,即sin A=1,故A=,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
例题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c+a)(b+c-a)=3bc,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b=c.
又(b+c+a)(b+c-a)=3bc,
所以b2+c2-a2=bc,
所以cos A===.
因为A∈(0,π),所以A=,
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解题技巧提炼】
[解题技法]
1.判定三角形形状的2种常用途径
2.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的注意点
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一定要注意解是否唯一,并注重挖掘隐含条件.另外,在变形过程中要注意角A,B,C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在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
题型三 三角形面积问题
例题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bsin A.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sin Asin=sin Bsin A.因为sin A≠0,所以sin=sinB
由A+B+C=180°,可得sin=cos,故cos=2sincos.
因为cos≠0,所以sin=,所以B=60°.
(2)由题设及(1)知△ABC的面积S△ABC=a.
由(1)知A+C=120°,
由正弦定理得a===+.
由于△ABC为锐角三角形,故0°
由(1)知,A+C=120°,所以30°
故
因此,△ABC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解题技巧提炼】
1.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1)若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角的大小或该角的正、余弦值),结合题意求解这个角的两边或该角的两边之积,代入公式求面积.
(2)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可先求其一个角的余弦值,再求其正弦值,代入公式求面积.总之,结合图形恰当选择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三角形面积求边、角的方法
(1)若求角,就寻求夹这个角的两边的关系,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
(2)若求边,就寻求与该边(或两边)有关联的角,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
题型四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例题1如图,为了测量两座山峰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山坡上一段长度为300 m且和P,Q两点在同一平面内的路段AB的两个端点作为观测点,现测得∠PAB=90°,∠PAQ=∠PBA=∠PBQ=60°,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
【答案】900
【解析】由已知,得∠QAB=∠PAB-∠PAQ=30°.
又∠PBA=∠PBQ=60°,所以∠AQB=30°,所以AB=BQ.
又PB为公共边,所以△PAB≌△PQB,所以PQ=PA.
在Rt△PAB中,AP=AB·tan 60°=900,故PQ=900,
所以P,Q两点间的距离为900 m.
例题2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电视塔CD的高度,小王在点A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0°,塔底C与A的连线同河岸成15°角,小王向前走了1 200 m到达M处,测得塔底C与M的连线同河岸成60°角,则电视塔CD的高度为________m.
[【答案】600
[【解析】在△ACM中,∠MCA=60°-15°=45°,∠AMC=180°-60°=120°,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AC=600(m).在△ACD中,因为tan∠DAC==,
所以DC=600×=600(m).
例题3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至景点C处有两条线路.线路1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线路2是先从A沿直线步行到景点B处,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同时出发匀速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倍,甲走线路2,乙走线路1,最后他们同时到达C处.经测量,AB=1 040 m,BC=500 m,则sin∠BAC等于________.
[【答案】
[【解析】依题意,设乙的速度为x m/s,
则甲的速度为x m/s,
因为AB=1 040 m,BC=500 m,
所以=,解得AC=1 260 m.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BAC===,
所以sin∠BAC== =.
【解题技巧提炼】
测量距离问题的2个策略
(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求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测量高度问题的基本思路
高度也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解法同测量水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方法是类似的,基本思想是把要求解的高度(某线段的长度)纳入到一个可解的三角形中,使用正、余弦定理或其他相关知识求出该高度.
测量角度问题的基本思路
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
[提醒] 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
题型五 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题1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DA⊥AB,DE=1,EC=,EA=2,∠ADC=,且∠CBE,∠BEC,∠BCE成等差数列.
(1)求sin∠CED;
(2)求BE的长.
【解析】设∠CED=α.
因为∠CBE,∠BEC,∠BCE成等差数列,
所以2∠BEC=∠CBE+∠BCE,
又∠CBE+∠BEC+∠BCE=π,所以∠BEC=.
(1)在△CDE中,由余弦定理得EC2=CD2+DE2-2CD·DE·cos∠EDC,
即7=CD2+1+CD,即CD2+CD-6=0,
解得CD=2(CD=-3舍去).
在△CDE中,由正弦定理得=,
于是sin α===,即sin∠CED=.
(2)由题设知0<α<,由(1)知cos α===,又∠AEB=π-∠BEC-α=-α,所以cos∠AEB=cos=coscos α+sinsin α=-×+×=.
在Rt△EAB中,cos∠AEB===,所以BE=4.
【解题技巧提炼】
与平面图形有关的解三角形问题的关键及思路
求解平面图形中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梳理条件和所求问题的类型,然后将数据化归到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建立已知和所求的关系.
具体解题思路如下:
(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
(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提醒] 做题过程中,要用到平面几何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性质,要把这些性质与正弦、余弦定理有机结合,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题型六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题1已知函数f(x)=cos2x+sin(π-x)cos(π+x)-.
(1)求函数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2)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f(A)=-1,a=2,bsin C=asin A,求△ABC的面积.
【解析】(1)f(x)=cos2x-sin xcos x-=-sin 2x-=-sin,
令2kπ-≤2x-≤2kπ+,k∈Z,
得kπ-≤x≤kπ+,k∈Z,
又∵x∈[0,π],
∴函数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和.
(2)由(1)知f(x)=-sin,
∴f(A)=-sin=-1,
∵△ABC为锐角三角形,∴0
∴-<2A-<,∴2A-=,即A=.
又∵bsin C=asin A,∴bc=a2=4,
∴S△ABC=bcsin A=.
【解题技巧提炼】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综合问题的一般步骤
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 Bcos C+csin Bcos A=b,且a>b,则B=(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sin Bcos C+csin Bcos A=b,
∴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cos C+sin Csin Bcos A=sin B,
即sin B(sin Acos C+sin Ccos A)=sin B.
∵sin B≠0,∴sin(A+C)=,即sin B=.
∵a>b,∴A>B,即B为锐角,∴B=,故选A.
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2B+sin2C=sin2A+sin Bsin C.
(1)求角A的大小;
(2)若cos B=,a=3,求c的值.
【解析】(1)由正弦定理可得b2+c2=a2+bc,
由余弦定理得cos A==,
因为A∈(0,π),所以A=.
(2)由(1)可知sin A=,
因为cos B=,B为△ABC的内角,
所以sin B=,
故sin C=sin(A+B)=sin Acos B+cos Asin B
=×+×=.
由正弦定理=得c===1+.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形状
1.在△ABC中,cos2=(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答案】A
【解析】已知等式变形得cos B+1=+1,即cos B= ①.由余弦定理得cos B=,代入①得=,整理得b2+a2=c2,即C为直角,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2.[在△ABC中,已知=且还满足①a(sin A-sin B)=(c-b)(sin C+sin B);②bcos A+acos B=csin C中的一个条件,试判断△ABC的形状,并写出推理过程.
【解析】由=及正弦定理得=,
即ac+a2=b2+bc,∴a2-b2+ac-bc=0,
∴(a-b)(a+b+c)=0,∴a=b.
若选①△ABC为等边三角形.
由a(sin A-sin B)=(c-b)(sin C+sin B)及正弦定理,得a(a-b)=(c-b)(c+b),即a2+b2-c2=ab.所以cos C==,
又C∈(0,π),所以C=.
∴△ABC为等边三角形.
若选②△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bcos A+acos B=b·+a·==c=csin C,
∴sin C=1,∴C=90°,∴△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题型三 三角形面积问题
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6,a=2c,B=,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6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 B.
又∵ b=6,a=2c,B=,
∴ 36=4c2+c2-2×2c2×,
∴ c=2,a=4,
∴ S△ABC=acsin B=×4×2×=6.
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2b-a)cos C=ccos A.
(1)求角C的大小;
(2)若c=3,△ABC的面积S=,求△ABC的周长.
【解析】(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2sin B-sin A)·cos C=sin Ccos A,
即2sin Bcos C=sin Acos C+sin Ccos A=sin(A+C)=sin B,
∵B∈(0,π),∴sin B>0,∴cos C=,
∵C∈(0,π),∴C=.
(2)由(1)知,C=,故S=absin C=absin=,
解得ab=.
由余弦定理可得c2=a2+b2-2abcos C=a2+b2-ab=(a+b)2-3ab,
又c=3,∴(a+b)2=c2+3ab=32+3×=25,得a+b=5.
∴△ABC的周长为a+b+c=5+3=8.
题型四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1.甲船在A处观察乙船,乙船在它的北偏东60°的方向,相距a海里的B处,乙船正向北行驶,若甲船是乙船速度的 倍,甲船为了尽快追上乙船,朝北偏东θ方向前进,则θ=( )
A.15° B.30°
C.45° D.60°
【答案】B
【解析】设两船在C处相遇,则由题意得∠ABC=180°-60°=120°,且=,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sin∠BAC=.
又因为0°<∠BAC<60°,所以∠BAC=30°.
所以甲船应沿北偏东30°方向前进.
2.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____m.
【答案】10
【解析】如图,OM=AOtan 45°=30(m),
ON=AOtan 30°=×30=10(m),
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得,
MN= ==10(m).
3.为了测量某新建的信号发射塔AB的高度,先取与发射塔底部B的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观测点C,D,测得∠BDC=60°,∠BCD=75°,CD=40 m,并在点C的正上方E处观测发射塔顶部A的仰角为30°,且CE=1 m,则发射塔高AB=________ m.
【答案】20+1
【解析】如图,过点E作EF⊥AB,垂足为F,则EF=BC,BF=CE=1,∠AEF=30°.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BC===20.
所以EF=20,在Rt△AFE中,AF=EF·tan∠AEF=20×=20.
所以AB=AF+BF=20+1(m).
题型五 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1.如图,在△ABC中,D是边AC上的点,且AB=AD,2AB=BD,BC=2BD,则sin C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AB=a,∵AB=AD,2AB=BD,BC=2BD,∴AD=a,BD=,BC=.在△ABD中,cos∠ADB==,∴sin∠ADB=,∴sin∠BDC=.在△BDC中,=,
sin C==.
2.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C,AB=2,BD=,∠BCD=2∠ABD,△ABD的面积为2.
(1)求AD的长;
(2)求△CBD的面积.
【解析】(1)由已知S△ABD=AB·BD·sin∠ABD=×2××sin∠ABD=2,可得sin∠ABD=,又∠BCD=2∠ABD,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BCD∈(0,π),所以∠ABD∈,所以cos∠ABD=.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AD2=AB2+BD2-2·AB·BD·cos∠ABD,可得AD2=5,所以AD=.
(2)由AB⊥BC,得∠ABD+∠CBD=,
所以sin∠CBD=cos∠ABD=.
又∠BCD=2∠ABD,
所以sin∠BCD=2sin∠ABD·cos∠ABD=,
∠BDC=π-∠CBD-∠BCD=π--2∠ABD=-∠ABD=∠CBD,
所以△CBD为等腰三角形,即CB=CD.
在△CBD中,由正弦定理=,
得CD===,所以S△CBD=CB·CD·sin∠BCD=×××=.
题型六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
1.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2a-c)cos B-bcos C=0.
(1)求角B的大小;
(2)设函数f(x)=2sin xcos xcos B-cos 2x,求函数f(x)的最大值及当f(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
【解析】(1)因为(2a-c)cos B-bcos C=0,
所以2acos B-ccos B-bcos C=0,
由正弦定理得
2sin Acos B-sin Ccos B-cos Csin B=0,
即2sin Acos B-sin(C+B)=0,
又因为C+B=π-A,所以sin(C+B)=sin A.
所以sin A(2cos B-1)=0.
在△ABC中,sin A≠0,所以cos B=,
又因为B∈(0,π),所以B=.
(2)因为B=,所以f(x)=sin 2x-cos 2x=sin,
令2x-=2kπ+(k∈Z),得x=kπ+(k∈Z),
即当x=kπ+(k∈Z)时,f(x)取得最大值1.
一、单选题
1.如图,某城市有一条公路从正西方通过市中心后转向东北方,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现准备修建一条绕城高速公路,并在上分别设置两个出口,若部分为直线段,且要求市中心与AB的距离为20千米,则AB的最短距离为( )
A.千米 B.千米
C. D.
【答案】D
【解析】
在中,,
设,
则,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设,则,
又到的距离为20千米,所以,,
故(时取等号),
所以,得,
故选:D
2.某生态公园有一块圆心角为的扇形土地,打算种植花草供游人欣赏,如图所示,其半径米.若要在弧上找一点,沿线段和铺设一条观光道路,则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2500平方米 B.平方米 C.5000平方米 D.平方米
【答案】C
【解析】连接,
,
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故选:C
3.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 )
A.90° B.120° C.60° D.150°
【答案】C
【解析】因为,,,
所以,
由,则,
故选:C
4.已知某圆锥的轴截面是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且该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等于,则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解得,
故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
故选:C.
5.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必为(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A
【解析】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又因为,
所以,即,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为钝角三角形.
故选:A.
二、多选题
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B.是锐角三角形
C.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倍
D.内切圆半径为
【答案】BCD
【解析】A选项,∵,、、,∴,对,
B选项,由于,则中最大角为角,
∵,∴,∴是钝角三角形,错,
C选项,假设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倍,则,
即,
又,即,,不符合题意,错,
D选项,∵,∴,
∴,
设的内切圆半径为,则,
∴,错,
故选:BCD.
7.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
A.若,,则
B.若,,则的面积为
C.若,则的最大值为
D.若,则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ACD
【解析】因为,所以.
对于A,B,若,则,
,解得,
的面积,A正确,B错误.
对于C,若,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大值为,C正确.
对于D,若,则根据三边关系可得即解得,则,的周长为,故周长的取值范围为,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
8.在中,D为的中点,若,,,则______.
【答案】
【解析】
法一:设,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得,即,所以.所以.
法二:由D为的中点,得,所以,即,所以,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9.如图所示,是一座垂直与地面的信号塔,点在地面上,某人(身高不计)在地面的处测得信号塔顶在南偏西70°方向,仰角为45°,他沿南偏东50°方向前进到点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______.
【答案】20
【解析】设塔高,
由题意得在直角中,,所以,
由题意得在直角中,,所以,
由题意得在中,,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
所以,化简得,
解得或(舍去),
所以塔高为,故答案为:20
四、解答题
10.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中的最大值;
(2)求边上的中线长.
【解析】(1),故有,
由余弦定理可得,
又,,故.
(2)边上的中线为,则,
,
,即边上的中线长为.
11.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1)求角B的值;
(2)若,的面积为,求边上中线的长.
【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
,则,,
;
(2),,,
由余弦定理,
得,,
12.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A;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由正弦定理及,
得,即,
由余弦定理,得,
∵,可得.
(2)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
所以,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即面积的最大值为.
1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且.
(1)求的值;
(2)若,,求的大小.
【解析】(1)因为,,且,
所以,即,
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又,,所以,
所以,即,因为,所以.
14.已知向量,,.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
,
则其最小正周期;
(2)
由,且,
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即,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的面积,
所以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15.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B;
(2)若点M在AC上,且满足BM为的平分线,,求BC的长.
【解析】(1)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
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因为,BM为的平分线,所以.
所以
.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
16.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
(1)求角;
(2)若,面积为,求的值.
【解析】(1)由及正弦定理得,
又,
所以,
又,所以,,即,可得,
因为,则,所以,,因此,.
(2)
解:由余弦定理,得,即,
又,则,所以.
17.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A;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中,角A,,所对的边分别为,,,
且,
,
即,
,,所以,
又,;
(2)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
同理可得,,
,
,
,即,
,
由余弦定理可得,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即的最大值为,
面积,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点04 解三角形
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题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a,b,c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C=120°.
(1)求边长a;
(2)求AB边上的高CD的长.
例题1(2019·全国卷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sin B-sin C)2=sin2A-sin Bsin C.
(1)求A;
(2)若a+b=2c,求sin C.
【解题技巧提炼】
1.已知△ABC中的某些条件(a,b,c和A,B,C中至少含有一条边的三个条件)求边长时可用公式a=,b=,c=,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c2=a2+b2-2abcos C.
2.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R及角,可用公式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提醒] 已知△ABC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边时可用正弦定理,但要对解的个数作出判断,也可用余弦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得.
涉及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时若转化为边求解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或二次函数;若转化为角求解可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
1.已知△ABC中某些条件求角时,可用以下公式sin A=,sin B=,sin C=,cos A=,cos B=,cos C=.
2.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R及边,可用公式sin A=,sin B=,sin C=.
[提醒] (1)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π)的应用.
(2)解三角形中经常用到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形状
例题1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 C+ccos B=asin A,则△ABC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例题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c+a)(b+c-a)=3bc,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解题技巧提炼】
[解题技法]
1.判定三角形形状的2种常用途径
2.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的注意点
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一定要注意解是否唯一,并注重挖掘隐含条件.另外,在变形过程中要注意角A,B,C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在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
题型三 三角形面积问题
例题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bsin A.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题技巧提炼】
1.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1)若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角的大小或该角的正、余弦值),结合题意求解这个角的两边或该角的两边之积,代入公式求面积.
(2)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可先求其一个角的余弦值,再求其正弦值,代入公式求面积.总之,结合图形恰当选择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三角形面积求边、角的方法
(1)若求角,就寻求夹这个角的两边的关系,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
(2)若求边,就寻求与该边(或两边)有关联的角,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
题型四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例题1如图,为了测量两座山峰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山坡上一段长度为300 m且和P,Q两点在同一平面内的路段AB的两个端点作为观测点,现测得∠PAB=90°,∠PAQ=∠PBA=∠PBQ=60°,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
例题2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电视塔CD的高度,小王在点A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0°,塔底C与A的连线同河岸成15°角,小王向前走了1 200 m到达M处,测得塔底C与M的连线同河岸成60°角,则电视塔CD的高度为________m.
例题3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至景点C处有两条线路.线路1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线路2是先从A沿直线步行到景点B处,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同时出发匀速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倍,甲走线路2,乙走线路1,最后他们同时到达C处.经测量,AB=1 040 m,BC=500 m,则sin∠BAC等于________.
【解题技巧提炼】
测量距离问题的2个策略
(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求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测量高度问题的基本思路
高度也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解法同测量水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方法是类似的,基本思想是把要求解的高度(某线段的长度)纳入到一个可解的三角形中,使用正、余弦定理或其他相关知识求出该高度.
测量角度问题的基本思路
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
[提醒] 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
题型五 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题1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DA⊥AB,DE=1,EC=,EA=2,∠ADC=,且∠CBE,∠BEC,∠BCE成等差数列.
(1)求sin∠CED;
(2)求BE的长.
【解题技巧提炼】
与平面图形有关的解三角形问题的关键及思路
求解平面图形中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梳理条件和所求问题的类型,然后将数据化归到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建立已知和所求的关系.
具体解题思路如下:
(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
(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提醒] 做题过程中,要用到平面几何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性质,要把这些性质与正弦、余弦定理有机结合,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题型六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题1已知函数f(x)=cos2x+sin(π-x)cos(π+x)-.
(1)求函数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2)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f(A)=-1,a=2,bsin C=asin A,求△ABC的面积.
【解题技巧提炼】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综合问题的一般步骤
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 Bcos C+csin Bcos A=b,且a>b,则B=( )
A. B.
C. D.
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2B+sin2C=sin2A+sin Bsin C.
(1)求角A的大小;
(2)若cos B=,a=3,求c的值.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形状
1.在△ABC中,cos2=(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在△ABC中,已知=且还满足①a(sin A-sin B)=(c-b)(sin C+sin B);②bcos A+acos B=csin C中的一个条件,试判断△ABC的形状,并写出推理过程.
题型三 三角形面积问题
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6,a=2c,B=,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2b-a)cos C=ccos A.
(1)求角C的大小;
(2)若c=3,△ABC的面积S=,求△ABC的周长.
题型四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1.甲船在A处观察乙船,乙船在它的北偏东60°的方向,相距a海里的B处,乙船正向北行驶,若甲船是乙船速度的 倍,甲船为了尽快追上乙船,朝北偏东θ方向前进,则θ=( )
A.15° B.30°
C.45° D.60°
2.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____m.
3.为了测量某新建的信号发射塔AB的高度,先取与发射塔底部B的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观测点C,D,测得∠BDC=60°,∠BCD=75°,CD=40 m,并在点C的正上方E处观测发射塔顶部A的仰角为30°,且CE=1 m,则发射塔高AB=________ m.
题型五 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1.如图,在△ABC中,D是边AC上的点,且AB=AD,2AB=BD,BC=2BD,则sin C的值为________.
2.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C,AB=2,BD=,∠BCD=2∠ABD,△ABD的面积为2.
(1)求AD的长;
(2)求△CBD的面积.
题型六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
1.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2a-c)cos B-bcos C=0.
(1)求角B的大小;
(2)设函数f(x)=2sin xcos xcos B-cos 2x,求函数f(x)的最大值及当f(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
一、单选题
1.如图,某城市有一条公路从正西方通过市中心后转向东北方,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现准备修建一条绕城高速公路,并在上分别设置两个出口,若部分为直线段,且要求市中心与AB的距离为20千米,则AB的最短距离为( )
A.千米 B.千米
C. D.
2.某生态公园有一块圆心角为的扇形土地,打算种植花草供游人欣赏,如图所示,其半径米.若要在弧上找一点,沿线段和铺设一条观光道路,则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2500平方米 B.平方米 C.5000平方米 D.平方米
3.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 )
A.90° B.120° C.60° D.150°
4.已知某圆锥的轴截面是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且该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等于,则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 )
A. B. C. D.
5.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必为(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二、多选题
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B.是锐角三角形
C.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倍
D.内切圆半径为
7.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
A.若,,则
B.若,,则的面积为
C.若,则的最大值为
D.若,则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三、填空题
8.在中,D为的中点,若,,,则______.
9.如图所示,是一座垂直与地面的信号塔,点在地面上,某人(身高不计)在地面的处测得信号塔顶在南偏西70°方向,仰角为45°,他沿南偏东50°方向前进到点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______.
四、解答题
10.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中的最大值;
(2)求边上的中线长.
11.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1)求角B的值;
(2)若,的面积为,求边上中线的长.
12.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A;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1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且.
(1)求的值;
(2)若,,求的大小.
14.已知向量,,.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15.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B;
(2)若点M在AC上,且满足BM为的平分线,,求BC的长.
16.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
(1)求角;
(2)若,面积为,求的值.
17.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A;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