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09: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高中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报道了大学毕业生宫祥瑾回农村老家发展的故事。作为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会主席,宫祥瑾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带着一帮研究生搞起了互联网公司,赚了钱也赚了经验。28岁时,他关掉城里的公司,回乡从事种植业。他本人既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困难。宫祥瑾对记者说,农村的振兴特别需要年轻人。
“毕业后你愿意回农村发展吗?”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微信公众号“青云志”发起的这一话题,收到大量留言。其中,有一条署名为“甄兴”的大学生留言:“我家在沂蒙山区,暑假时跟母亲聊天,想考个村官,还能回去陪着地。没想到母亲非但不领情,反而板着脸训了我一通,认为辛苦供我上大学,就是要到城里去。”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给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大学生“甄兴”写一封信,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署名一律为“项存”。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假如你是甄兴,下面那几封信的开头更能吸引你读下去?
由农村或者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引入,亮出道理。
假如你是甄兴,下面那几封信的开头更能吸引你读下去?
由甄兴留言引入。
假如你是甄兴,下面那几封信的开头更能吸引你读下去?
由甄兴的苦恼引入。
假如你是甄兴,下面那几封信的开头更能吸引你读下去?
1. 由农村或者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引入,亮出道理。
2. 由甄兴留言引入。
3. 由甄兴的苦恼引入。
时评文,有独特的情境,写作时最重要的是置身情境中,分析实实在在的问题,谈实实在在的方法。
何为时评?
时评,即时事评论,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新出现的某种现象以及说法进行分析评说,来明辨是非,表明立场,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为目的的一种写作文体。
对比甄兴原作文和2018年高考二卷作文,说说时评类作文题目有什么特点?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送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如何判断是否为时评文写作
一、看材料本身。材料时间切近当下比较具体,材料内容是新闻时事报道,通常让写时评。材料是寓言故事,或者几个类似材料放在一起,不怎么“时鲜”,写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看作文题中的指引语。如果有类似“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之类的,一般写材料作文;如果有“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谈谈你的想法”之类的,写时评。时评文本质上是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议论文又有显著的不同。
时评类作文的特征
时效性 针对性 准确性 说理性 思想性
时评的几种形式
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一般有三种类别:
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
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
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时评文在写作上的要求:
一、时评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分析:
1. 旗帜鲜明(必须表态);
2. 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
二、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
时评文构思过程
一、审材料,明对象(观点、核心事件等)
二、析事件,明矛盾(引发争议的矛盾点)
三、析矛盾,定构思(立意和行文思路)
时评文行文结构
一、递进分析式
二、七段论(五段论)式
例文赏析
递进分析式:
(1)概述事件,亮出观点
(2)多角度分析
① 析本质
② 谈原因(根源)
③ 论好处(危害)
④ 作比较(联类似)
⑤ 给办法……
(3)总结展望
作文范例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高考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让教育抹去“唯成绩”之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应是饱浸时光的历练与成长,为何今日因成绩单上的冰冷数字就成倍加青睐亦或拳脚相向?不应苛求完美亦不应满足于沦为中庸,呵护成绩背后的成长,让教育抹去“唯成绩”之殇。
  稍有退步就严加责打、稍有长分就大赞特赞,成绩单已成多少孩子的心情“晴雨表”。100分到98分不代表没有努力,55分到61分也不意味着多么用功,但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中,一切解释似乎都苍白无力。
  但就在这样的追求高分中,我们又收获了什么?凭借高分才能进入的大学中犯罪率却逐年上升;《最强大脑》中比赛分数超高的李云龙却在失败面前不堪一击;为追求出勤率的老师竟上演了“你出钱我出勤,你发红包我回心”的闹剧。学生们分数越来越高,但教育却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追溯根源,如此“唯成绩”似是社会结果导向型的映射。成绩好似乎是“一白遮百丑”的工具,忽视过程的付出,只看结果分数的高低。难怪有教育家曾如此评论:“中国的教育是教,把育都拿走了。”教得高分、得满分,却忘了告诉孩子成绩背后的意义。有名校毕业生弑母夺财,有在校研究生批驳教授“垃圾”,难道终究跳不出“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怪圈?
  
概述事件,亮出观点
分析事件
谈危害
谈根源+危害
幸而,《中国老师来了》让我们看到前行的希望。结合完备的评价机制与灵活的应对技巧,中国教育完全可以唤醒每个孩子的潜能,凝聚每个教育者的力量。
  然而,拒绝“唯成绩”论并不意味着“去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检测,成绩的意义在于发下现问题、解决问题。鞭策退步者奋发向前,鼓励进步者再接再厉,教育是从成绩中获取信息,以便更好向前。
  教育应是心灵的共舞,是灵魂的对话,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以人心唤人心,以人情体察人情,让成绩成为助力成长的加速剂,而非扮演喜怒无常的恶人角色。关怀成绩背后的心情浮动、方法偏差、效率高低,勿唯以成绩论英雄。
  既不苛求成绩的完美,也不满足于分数的提高,教育不止这些。挥去“唯成绩”论的阴霾,看杏坛春暖,天心月圆。
联类似
给方法(辩证)
总结展望
例文赏析
递进分析式在运用中要注意:
1.段首过渡句、过渡词要用好、用准;
2.各个角度可分可合,即可以一段一个角度,也可以一段多个角度,也可一个角度分几段;
3.段落不要太碎。
常见结构
七(五)段论:
(1)概述事件,亮出观点
(2)针对观点,分角度论述(主题部分,3-5段)
(3)总结展望
例文赏析
【2015年全国1卷】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给小陈的一封信
小陈:
你好!
我是明华,一个在校学生。前几天偶然间在微博上看到你举报父亲的新闻,我非常认同你的做法,真心为你点赞。
小陈,你毅然举报父亲的做法是出于为父亲、家人的安全着想的目的,是尊重生命的表现。不仅如此,要父亲遵守交通规则,更是对社会公众负责。面对舆论,你应该对自己的做法充满自信。
生命是脆弱的,如水泡般一触即破。
在事故和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在经历过汶川大地震、马航空难和“东方之星”沉船之后的我们,对此应该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尚且不敢损伤,真心善待父母赐予的生命,这是孝顺的开始,那么面对全家的生命安全,作为女儿,站出来举报自己的父亲,你的这种对待生命的敬畏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
规则是严苛的,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规则是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基础,缺少规则,社会将是怎样的混乱不堪 高速路上不允许开车打电话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大众负责。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责任。任何事物都要遵守其规则。北京从连月的雾霾到“AEPC蓝”的成功,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否则,就会发生一个个如同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惨剧,真的是“每一朵雪花都应愧对雪崩”。
自信是必需的,如树根般毫不动摇。
小陈,我非常明白作为当事人的你面对舆论的巨大压力。但是无论怎样你都应该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无愧于天地,心安于平静”,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充满自信,不轻易动摇怀疑自己。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真理、生命面前,不更应充满自信吗 更何况良药苦口利于病!
小陈,感谢你,你用勇气向我们强调了生命的宝贵;感谢你用执着向我们诠释了规则的严苛;感谢你用信念使我们的社会充满了遵守交规的正能量。真心为你点赞!
明华
2015年6月7日
常见结构
七(五)段论:
“分角度论述”是写好这类结构作文的关键所在,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三个大的角度,任选其一展开论述,也可综合任何两种展开。
作业
请从两种结构中任选一种,对“振兴乡村”的考场作文,做出修改,要求写出开头段和结尾段,并列出作文大纲。
题目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
收尾段: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