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 动量专题复习
1.随着我国技术的领先,无人驾驶汽车已在多地试验成功。现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辆进行对比,两车出发位置相同,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车位移大小分别为、x2,所受牵引力大小分别为、,牵引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牵引力做功大小分别为、,则( )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倾角为的粗糙固定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θ的正弦值为
B.物块从t=0时刻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C.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
D.不能求出3t0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多选)甲、乙两物体以相同的初动量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在此过程中( )
A.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1
B.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
C.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D.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如图,质量为、长度为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有一水平恒力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经过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物块的动能为
B.此时物块的速度为
C.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产生的内能为
D.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
5.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是很危险的行为。如图,马路上有一辆以行驶的重型车,车斗长,车质量,车斗中间载有质量的金属模具,距车斗前壁,模具尺寸及它与车斗接触面摩擦不计,现发现前方处有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司机立即采取减速措施并鸣笛示警,加速度大小为。
(1)此刻开始计时,行人至少在多长时间内闪开,才能避免危险?
(2)模具由于固定不够牢在此刻立即松脱,它以原来的速度向前滑动,且不影响车的速度变化,模具多长时间后与车斗前壁碰撞?若该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车速为,求模具与前壁碰后瞬间的速度?
6.如图所示,两块小木块和,中间夹上轻弹簧,用细线扎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烧断细线,弹簧将小木块,弹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弹簧原长远小于桌面长度)( )
A.小木块先落到地面上
B.两小木块质量之比
C.两小木块离开桌面时,动能之比
D.两小木块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冲量大小之比
7.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长为5米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如图所示),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的距离是1.25米,则( )
A.M=2m B.M=3m C.M=4m D.M=5m
8.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完成一次α衰变,以速度v发射出一个质量为mα的α粒子后,其剩余部分的速度等于( )
A.v B.-v C.v D.
9.(多选)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固定一个光滑弯曲圆管道,整个小车(含管道)的质量为2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做质点的小球,质量为m,半径略小于管道半径,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小球恰好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然后从管道左端滑离小车。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回到原来位置
B.小球滑离小车时相对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
C.车上管道中心线最高点的竖直距离为
D.小球从滑进管道到滑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动量变化大小是
10.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物体B上部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可视为质点)从圆槽右侧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A能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
B.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
C.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
D.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
11.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上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以后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作用力对槽不做功
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能回到槽上高h处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m的木块A和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上固定一竖直轻杆,轻杆上端的O点系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球C。现将C球拉起使细线水平伸直,并由静止释放C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运动过程中,A、B、C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整个运动过程中,A、B、C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C.当C运动到最低点时,AB的速度为
D.当C运动到最低点时,AB的速度为
13.如图所示,有A、B、C三个物体质量均为m,B和C(不粘连)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让一小球A自光滑圆弧槽B左侧槽口正上方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圆弧槽B左侧槽口相切进入槽内,已知圆弧槽的圆心与两端槽口等高、半径为R,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物块C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B.小球A越过圆弧槽最低点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A满足机械能守恒
C.小球A经过圆弧最低点以后能上升到距圆弧底的最大高度为
D.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圆弧槽的最大速度为
14.在某次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利用红壶去碰撞对方静止的蓝壶,两者在大本营中心发生对心碰撞,如图(b)所示.碰撞前后两壶做直线运动的图线如图(c)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两冰壶质量相等,则( )
A.两壶发生了弹性碰撞 B.碰后蓝壶的速度为
C.碰后蓝壶移动的距离为 D.碰后红壶还能继续运动
15.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4kg,mB=2kg,速度分别是vA=3m/s(设为正方向),vB=-3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速度的可能值分别为( )
A.vA′=-1m/s,vB′=5m/s B.vA′=5m/s,vB′=-7m/s
C.vA′=2m/s,vB′=-1m/s D.vA′=-1m/s,vB′=-5m/s
16.如图所示,五个等大的小球B、C、D、E、F,沿一条直线静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等大小球A沿该直线以v速度向B球运动,小球间若发生碰撞均为弹性碰撞。若B、C、D、E四个球质量均为2m,而A、F两球质量均为m,则所有碰撞结束后,小球F的速度大小为( )
A.v B. C. D.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木板,由一轻弹簧连在墙上,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此过程时间不计),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木块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木块的最大速度为
B.子弹、木块、弹簧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C.子弹损失的机械能为
D.墙对弹簧的冲量大小为
18.(多选)如图所示,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AB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和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C被释放,使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AB也向右运动
B.C与B碰前,C与AB的速率之比为M∶m
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运动
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继续向右运动
19.如图甲所示,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避险车道,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在点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物块A在距O点为处时以速率向斜面滑动,A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忽略物块A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物块A可视为质点。
(1)为使A不与斜面顶端的防撞设施相碰,求斜面的最小高度h;(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
(2)实验中撤掉斜面,在斜面底端O位置放置质量为的物块B模拟小型车辆,A重复上述运动与B发生瞬时正碰,碰后两车一起向前运动,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求碰后B能向前滑行的距离。
20.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管道竖直放置,其圆形轨道部分半径,管道左侧放有弹射装置,被弹出的物块可平滑进入管道,管道右端出口水平,且与圆心等高,出口的右侧接长木板,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长木板质量。质量为的物块甲通过弹射装置获得初动能,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当弹射器中的弹簧压缩量为时,物块刚好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处。当弹射器中的弹簧压缩量为时,物块刚好能滑到长木板的最右端,管道内径远小于圆形轨道半径,物块大小略小于管的内径,物块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取,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物块运动到长木板左端时的速度大小;
(2)若长木板与水平面间光滑,求长木板的长度;物块和长木板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6、7班必做,其他班选做)21.如图为某试验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其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栓接小物块A,A右侧带有锁定装置,A及锁定装置的总质量,弹簧原长时A处于P点;装置的中间是长度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半径为的光滑圆弧轨道,质量的小物块B静置于轨道最低点.现将质量的小物块C从圆弧轨道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下滑并与B发生弹性碰撞。小物块B滑过传送带与A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瞬间两者锁定,以相同速度一起压缩弹簧;返回到P点时锁定装置将B释放、并使A停在P点,此后B与A发生多次碰撞,其过程均满足以上所述.已知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B物块被C碰撞后获得的速度大小;
(2)物块B与A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物块A、B第n次碰撞后瞬时速度的大小。
(6、7班必做,其他班选做)22.如图所示,凹槽的水平底面宽度,左侧高度,右侧高度。凹槽的左侧竖直面与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相接,和分别是圆弧的端点,右侧竖直面与水平面相接。小球(质量)从点由静止沿圆弧轨道滑下,与静置于点的小球(质量)发生弹性碰撞,设。取,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球从圆弧轨道滑至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2)若,求两小球碰撞后第一次落点距离点的水平距离;
(3)设小球的第一次落点与凹槽左侧竖直面的水平距离为,试讨论与的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高二物理 动量专题复习
参考答案
D 2.A 3.AD 4.BD
5.【答案】(1);(2),方向向前
【详解】(1)设所求时间为,车子以匀减速行驶,,代入数据计算得(取最小值,舍掉)。故行人至少在内闪开,才能避免危险;
设模具经与前壁碰撞,碰后速度为,二者位移为、,位移关系,代入数据计算得;车碰前速度为,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代入数据计算得、,故模具后与车斗前壁碰撞,与前壁碰后的速度为,方向向前。
6.D 7.B 8.D 9.BC 10.AD 11.D 12.C 13.ACD 14.C 15.A 16.D 17.BD 18.BC
19.【答案】(1);(2)0.5m
【详解】(1)设物块A至斜面底端O点时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解得
滑上斜面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解得
(2)A与B发生碰撞动量守恒,解得。继续向前运动x,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20.【答案】(1);(2);(3)
【详解】(1)弹射器中的弹簧压缩量为时,物块刚好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处,根据能量守恒有
弹射器中的弹簧压缩量为时物块刚好能滑到长木板的最左端的速度,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
(2)若长木板与水平面间光滑,甲乙组成的系统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设长木板的长度为,取方向为正方向。,根据能量守恒,联立解得。
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3)若长木板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对甲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乙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得。设经过时间物块刚好滑到长木板的最右端,此时它们的共同速度为,则有,位移间的关系为,代入数据解得
21.【答案】(1)5m/s;(2)6J;(3)见解析。
【详解】(1)C下滑过程。B与C碰撞、
B物块被C碰撞后获得的速度大小 ,
(2)B与传送带共速,减速位移 ,,解得。故物块B与A发生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解得。两物体发生碰撞。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返回到P点时锁定装置将B释放、并使A停在P点,B滑上传送带速度,减速到零所需位移
,所以B与A第二次碰撞时速度。A、B碰撞,所以
,所以物块A、B第n次碰撞后瞬时速度的大小m/s
22.【答案】(1);(2),在点右侧;(3)见解析
【详解】(1)依题意,有,解得
(2)和发生弹性碰撞,有:、④、,解得
假设落到平面上,有、,解得。因,假设成立,所以有,在点右侧;
(3)(i)由上知,当时,有。若恰好落在点,有,解得,所以当
时,落在平面上,则
(ii)当落在凹槽底面上,有,其最大抛出速度为,解得。所以当
(iii)当,落在凹槽右侧竖直面上,有
所以,(i);(ii);(iii)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